【第五波疫情】劉宇隆指社會應要摒棄「群體免疫」概念 倡60歲以上長者打4劑疫苗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 D220306

【第五波疫情】劉宇隆指社會應要摒棄「群體免疫」概念 倡60歲以上長者打4劑疫苗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3/06 11:39

最後更新: 2022/03/06 13:32

分享:

分享: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資料圖片)

本港新冠疫情肆虐,第五波疫情累計逾42萬宗病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表示,社會應摒棄「群體免疫」的概念,認為幾乎要所有人都曾染疫,才可算是有群體屏障。他又說,由於60歲以上人士免疫力較青年人低,建議60歲以上長者應打四針。

劉宇隆今日( 6日)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指,本港疫情仍是在快速上升的軌跡,如未來7至10日仍是每日3至6萬宗確診,就有可能是「見頂」,又指現時難以評估全民強檢所揪出的確診宗數。他又說,「動態清零」只是一個手段而非目的,指其亦不等於確診個案完全清零,而是揪出確診者後如何作分流及隔離,以免出現輕症變重症,甚至死亡。

他表示,接種疫苗效果只會預防重症,市民即使已打針者或曾染疫都可以再次受到感染,認為社會應摒棄「群體免疫」的概念,「幾乎要所有人都曾染疫,才可算是有群體屏障」,又指本港難以在一個月內達至「群體屏障」,原因是因為本港的打針率比其他地方較低,特別是院舍長者方面,「現時沒什麼比提升接種率重要」。

政府早前將長者接種兩劑科興疫苗的間隔時間由28日縮短至21日,他強調縮短接種疫苗期並無任何副作用,目的是希望可盡快讓長者打針,減低染疫後的死亡率。他又指60歲以上長者的免疫力較年人低,故應視他們為免疫力低者,接種4針疫苗,才有足夠保護。

老人家去到60、70、80歲以上,達到的免疫力已經比年輕人低很多。當他是一名免疫力低的人,其實打針便應該「3+1」,因為現時所有政策,免疫力低的人都要「3+1」。

他又說,院舍要篩查長者的感染情況,安排感染人士到安全、穩妥的地方,例如重症人士,就應安排他們到醫管局龍頭醫院;若非重症就應分流至方艙醫院、暫托中心又或應急醫院等,以免院舍出現爆發情況。

至於有研究建議長者在接種兩劑科興疫苗後,第三針轉打復必泰,他認為有關建議沒有問題,指兩款疫苗均有好處及不足之處。他又認為市民毋須在檢測呈陰性才打針,指只要沒有發燒及病徵就可打針,接種後才發現感染亦一樣可以提升抗體,又指現時政府指引康復後一個月才繼續接種疫苗已是很保守的安排。

另外,第五波疫情已有6名兒童及青少年染疫後離世,他表示暫時沒看到Omicron病毒有任何變異,惟留意到今波有部分小朋友出現發燒抽搐情況,而過往幾波是沒有出現過,至於數據方面仍要繼續觀察。

一文看清強制檢測方法及途徑:https://bit.ly/3stkd4p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郭詩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