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傳統金融產業與新興科技結合,突破現有的服務瓶頸,使金融產業得以善用金融科技,創造產品與服務,再造產業的新風貌,是一個攸關保險公司能否在未來順利發展的重要課題。

Q:科技應用及技術進步,也是未來經營上的重大關鍵。對於如何將科技轉化回經營助力,有何具體建議與作法?

行動通訊、大數據、區塊鏈、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及各種金融科技平台快速的發展,導致傳統金融產業的經營受到相當大的挑戰。如何讓傳統金融產業與新興科技結合,突破現有的服務瓶頸,使金融產業得以善用金融科技,創造產品與服務,再造產業的新風貌,是一個攸關保險公司能否在未來順利發展的重要課題。

  藉由「保險聯合資訊中心」的成立,以提升保險核保、理賠及消費者服務品質及效率,防制保險詐欺、有利發展金融創新,以配合金融科技所產生金融服務「行動化」、「數位化」及「客製化」的趨勢,如E化保單存摺、自動化核保理賠、依保戶風險及需求發展的客製化商品,也就是運用金融科技技術,積極為保險業建構健全的經營環境,以及為消費者提供周全的服務,將可讓保險公司得以在金融科技的衝擊下加速轉型,也讓消費者權益得到最佳保全。

科技與保險結合的3大關鍵

  科技與保險結合的發展限制通常不在技術本身,而是在於以下3點:可落地的應用場景、目標族群的接受程度、法規的快速配合與調整。

  保險科技的發展,能否以新科技架構出實際可落地的應用場景,是非常關鍵的一環,能真實應用於產業、大幅提升產業效能,也能發揮數位科技的價值;再者也必須真正感受社會情境、大眾習慣,若數位服務過於前瞻,步伐走得太快,目標族群無法及時跟上,接受新技術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也是枉然。

  而保險科技蓬勃發展下,法規能否因應當下科技的發展而快速配合調整,是整體產業向前推進與否的關鍵。上述3大重點,將決定科技能否在臺灣保險領域創造成功的變革。

  舉例來看:生物辨識技術所能達成的效果能否取代,甚至超越現行KYC的強度,這是科技與法規尚需努力的範圍,但更重要的還是消費客群的裝置及意願能否配合。

  智能客服是降低成本及提升服務的發展趨勢,但回歸到客服的初衷,客戶體驗的回饋才是決定如何推動的要點。

  物聯網未來在新商品及服務的層面將被廣泛的應用,而其核心價值在於與大數據及AI技術的結合發展,這個領域的發展最有可能顛覆數百年來保險業奉為圭臬的計價基礎。

  而區塊鏈確保安全不被竄改,加上約定條件自動執行的特性,將有機會昇華被動的保險契約成為主動執行的契約。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