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所得稅報稅的基本概念. 我總覺的一堆報稅懶人包,寫的都比國稅局的第一手資訊複雜許多。於是在看了許多的資訊… | by Chen Li-Chi (陳立其) | Medium

你應該知道的所得稅報稅的基本概念

Chen Li-Chi (陳立其)
3 min readMay 2, 2020

我總覺的一堆報稅懶人包,寫的都比國稅局的第一手資訊複雜許多。於是在看了基本的資訊後,整理出一些關於台灣的綜合所得稅報稅時你需要知道的基本知識。

如果你嘗試搜尋今年西元年的報稅資訊,例如 “2020 報稅”,只會找出一堆信用卡怎麼繳才划算的複雜表格,或者是一些廣告很多,但內容卻很像農場文,看完還是一無所獲的文章。

這篇文章嘗試用一個簡單報稅入門者的角度,讓你了解台灣所得稅的基本知識。讓你知道大部分的人繳多少稅。

今年報的是去年的稅

年份方面,台灣的公家機關喜歡用民國來計年,舉例來說,如果現在是民國 109 年的 5 月,那你要報的稅就是去年一整年, 108 年的所得產生出來的所得稅。因此,相關的規定,你必須找的是 108 年的稅務資訊。

由於台灣薪資中數大約不到 100 萬,我假設這篇文章面對的觀看者也都是年薪在 121 萬以下的可憐蟲,因此只針對這些人設身處地進行分析。目前只需要分成兩種人。

綜合所得淨額 54 萬以下,以及綜合所得淨額超過 54 萬。

“綜合所得淨額”是什麼

年薪並不完全就是綜合所得淨額。綜合所得淨額指的是全年所得 (年薪) 減去各類型的扣除額,最後得到的數字。假設你是人,或是領薪水的,以及申請撫養父母或子女的等等可憐蟲,都可以或多或少再扣掉一點扣除額。最後算出來的,就是綜合所得淨額。

綜合所得淨額 54 萬以下

假設你的綜合所得淨額是 N 。那麼根據國稅局資料,這時對應的稅率是 5% ,累進差額是 0 。你要繳的稅就是

0.05 * N

綜合所得淨額超過 54 萬

假設你的綜合所得淨額是 N 。那麼根據國稅局資料,這時對應的稅率是 12% ,累進差額是 37800。你要繳的稅就是

0.12 * N - 37800

誰最虧?

上圖是綜合所得淨額對應稅額的圖。由上圖可以看到,在綜合所得稅額 54 萬有個轉折。表示在這之上,就會負擔比較高比例的稅額。但是也沒有賺的比較多,繳的稅卻比較少的狀況,這是因為有累進差額的修正。因此大致反映了綜合所得淨額越多繳越多的趨勢。

大致上來說,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只要繳 10 萬塊以下的所得稅。 10 萬準備好,報稅沒煩惱。

--

--

Chen Li-Chi (陳立其)

希望所有困難事都可以拆成簡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