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防疫險陰霾 產險第一季 幾乎全都賺 - 日報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走出防疫險陰霾 產險第一季 幾乎全都賺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走出防疫險賠本理賠的陰霾,產險業幾乎都獲利。據各公司揭露首季財報,受惠承保利益及財務投資利益增加,首季除法巴產險虧損3,000多萬元外,其餘19家產險與再保公司全都獲利,總計稅前盈餘93億元,大大扭轉去年同期稅前虧損32億元的窘境,稅後合計獲利88億元。

市占率近25%的富邦產險走出防疫保單鉅額虧損的陰霾,首季稅後獲利13.62億元,再度回歸產險獲利王,富邦產去年全年稅後虧損23.27億元,之前富邦金控為支應富邦產防疫保單理賠大幅增資,使富邦產股本增至146億餘元,帳上保留盈餘-96.87億元。為改善財務結構,富邦產董事會已通過減資116.78億元,在減資完成後股本為30億元,未來將有機會重為富邦金獲利金雞母之一。

新光產、國泰產等首季稅後盈餘分別是8.8億元、8.68億元,各較去年同期成長94%、250%;防疫保單虧損數百億元的和泰產,首季稅後盈餘7.1億元,居首季獲利前四強;另外,再保險的中再保首季稅後盈餘超過10億元達10.71億元,較去年同期6.52億元大幅成長64%。

其他首季稅後盈餘都逾4億元的有明台產險6.83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4.95億元、泰安產險4.72億元、旺旺保4.05億元及台產4億元,且獲利年成長都是50%起跳。

若以每股盈餘排序,以國泰產險4.34元最高,其次是新產2.78元、明台產2.69元。

富邦產正辦理減資,和泰產險董事會日前也已決議將辦理減資260億元以彌補虧損,減資比率92.86%,減資後股本20億元,未來除兆豐產股本53.33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120億元外,大多數產險股本都將回到20億元~30餘億元區間,富邦及和泰減資完成後,每股盈餘將大幅提升。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