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串流平台分潤不公:英國政府如何援救創作者生存危機? | 文化視角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音樂串流平台分潤不公:英國政府如何援救創作者生存危機?

2024/05/14 製碼/解碼

音樂產業的創作者目前正經歷版稅持續下降的危機。示意圖,圖為倫敦特拉法加廣場上的音...
音樂產業的創作者目前正經歷版稅持續下降的危機。示意圖,圖為倫敦特拉法加廣場上的音樂表演者。 圖/美聯社 

文/林玉鵬、蔡蕙如

音樂串流媒體產業近年來引發有關音樂行業分潤制度不公的議題,導致英國政府調查該產業現況與危機。最新的英國下議院媒體文化與運動委員會(DCMS Committee)的調查報告再次引發了對這一產業的關注。報告指出,由於串流時代所帶來的版權收入不公平和不透明,對於許多音樂創作者來說,生活和收入日益不穩定,生計也面臨困難。

雖然要解決這個問題是艱鉅的任務,然而英國政府和相關部門已經開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重塑音樂串流媒體的版權規範和分配機制。

英國下議院的媒體文化與運動委員會於4月發布了《創意工作者報酬》(Creator remuneration)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在串流時代裡,許多創意產業的工作者薪資和生活更加不穩定,版稅的收入也未如預期,相較於其他形式的發行,數位發行所分得的版稅仍偏低,音樂工作者謀生不易,連帶影響他們的創作。

這份報告蒐集了音樂產業裡不同的專業人士訪談資料,訪談指出,音樂產業的創作者目前正經歷版稅持續下降的危機。該委員會也指出,正是串流音樂服務所帶來的不穩定機制,使得英國許多具才華的音樂工作者,無法分享到英國創意產業在全球的成功。因此,媒體文化與運動委員會呼籲串流音樂服務應進行根本上的改革,讓創作者能獲得公平報酬。

音樂串流媒體產業近年來引發有關音樂行業分潤制度不公的議題。圖為Spotify標誌...
音樂串流媒體產業近年來引發有關音樂行業分潤制度不公的議題。圖為Spotify標誌懸掛在紐約證交所前。 圖/路透社 

▌音樂創作者無法獲得相應報酬

特別從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後,現場表演活動銳減,也導致越來越多知名音樂工作者檢視與數位串流音樂平台之間的分潤比例。例如2021年4月英國多位音樂人連署的公開信要求英國政府修改自1998年以來的版權法——當時,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凱特布希(Kate Bush)等150位以上的英國著名音樂人代表英國音樂人工會(Musicians' Union)連署致信時任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要求修法,呼籲改革音樂在串流媒體平台播放時的分潤方式。

音樂作品在串流平台播放時,應受到與在廣電媒體播放時的相同保障。公開信也提及,跨國公司的壓迫導致音樂創作者難以生存;過去在廣電媒體時代,創作者得以獲得電台50%的收入,但是在串流媒體僅只15%。他們認為政府應立即將此問題轉介給競爭和市場管理局(the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合法且公平地保障音樂創作者的基本權利,重新恢復唱片市場與相關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面對音樂串流服務平台日益壯大,但音樂創作者卻無法獲得相對應報酬的現象,英國政府近年已逐步針對此問題做出努力,英國媒體文化與運動部(DCMS)自2020年10月開始調查英國音樂串流市場的議題,並於2021年7月發布音樂串流經濟(Economics of music streaming)報告書

DCMS指出,2020年以來的COVID-19凸顯音樂串流媒體產業中原先所隱藏的不平等狀況,因為音樂人受到COVID-19的影響,以至於大幅減少巡演與現場表演的機會,而只能仰賴錄製音樂的收入,但報告也發現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即便是最流行最成功的音樂人都無法靠串流媒體收入生存。

(2)從串流媒體獲得大多數收入的是唱片公司,目前在英國有三大音樂公司控制了大部分的唱片市場(75%),並且主導音樂出版業,主要處理歌詞和曲目版權。

(3)平台業以科技合理使用原則和著作權法安全港條款(指的是在法律或規範中,明確規定某些行為不會被視為違法,提供相關行為的合規保障),允許用戶在其平台上任意使用音樂,但卻音樂創作者和版權持有人無法從中獲得應有的經濟回報,進而形成使用者和創作者之間的利益不對等的「價值鴻溝」。

《BBC》的報導更指出以音樂每一次播放所支付的金額比較,Spotify每次支付0.002-0.0038英鎊之間(約新台幣0.08-0.15元),Apple Music每次付0.0059英鎊(約新台幣0.23元),YouTube最低,每次給0.00052英鎊(約新台幣0.02元),平均而言,大約一首歌被播10萬次,會有300英鎊的收入。但以上這些收入都流向版權所有者(包括大型唱片公司、獨立發行工作室、創作者本人),依比例不同分配,DCMS調查顯示創作者只獲得總收入的13%。

英國艾弗斯學院(The Ivors Academy)和音樂人工會2020年的問卷調查發現,有82%的創作者在2019年所有串流音樂平台上的所有收入總和低於200英鎊;50%的創作者也表示錄製唱片的收入在過去10年明顯下降。

即便是最流行最成功的音樂人都無法靠串流媒體收入生存。示意圖,挪威音樂人Kygo在...
即便是最流行最成功的音樂人都無法靠串流媒體收入生存。示意圖,挪威音樂人Kygo在洛杉磯表演。 圖/美聯社 

從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後,現場表演活動銳減,也導致越來越多知...
從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後,現場表演活動銳減,也導致越來越多知名音樂工作者檢視與數位串流音樂平台之間的分潤比例。示意圖,圖為2024巴黎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的製作團隊。 圖/法新社 

▌英國政府的行動

2023年英國智慧財產局公佈《英國音樂串流元數據產業協議》(UK Industry Agreement on Music Streaming Metadata),則是透過與音樂產業合作,試圖改變以往在音樂產業中元數據不夠完整的問題。在數位串流時代裡,元數據的完整與否,攸關了音樂工作者是否能得到合理的報酬——誰創作了歌曲、誰對於曲目做出貢獻、誰在錄音中表演,若能有更準確的元數據據供,數位時代的分潤機制也會更完善和即時。

再者,今年初,同樣是由智慧財產局發佈的《英國音樂串流媒體透明度行為準則》(UK Code of Practice on Transparency in Music Streaming),這準則是由音樂人工會等12個音樂產業機構共同達成協議,回應前述的一系列音樂產業政策改革方案,串流音樂服務的透明度問題一直為人所詬病,例如支付門檻的決定從未與音樂製作人討論,幾乎是串流音樂平台片面決定。

英國政府意識到串流音樂服務的版稅問題,以及複雜的數位音樂供應鏈,都和現今音樂產業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像音樂製作人合約、串流媒體授權交易、使用資料、審計權、版稅支付等事務,有必要維持一定程度的透明度。透明準則的公佈,使得英國音樂產業又往前一步,同時也是「修復串流運動」(fix streaming campaign)的重大里程碑。準則預計2025年將進行首次審查。

然而,串流音樂服務龍頭Spotify雖然按照比例支付版稅,自2017年以來支付主要唱片公司52%的版稅。但根據Ingham的計算,2021年Spotify第二季業績20.5億美金,當中52%(10.7億美金)支付給唱片公司和發行商,後者將一部分轉給他們的創作者。根據推算,有4萬3,000位創作者應有90%的版稅可收,也是10.7億美金中的90%(9.36億美金),平均每一位創作者該季的收入應該要有2萬2,395美元。

現實是只有「最頂級」的藝術家可能靠創意謀生,更不用說這個計算方式尚未將唱片公司與...
現實是只有「最頂級」的藝術家可能靠創意謀生,更不用說這個計算方式尚未將唱片公司與發行商的份額扣除。示意圖,圖為倫敦萊斯特廣場的音樂表演者。 圖/美聯社 

然而,現實是只有「最頂級」的藝術家可能靠創意謀生,更不用說這個計算方式尚未將唱片公司與發行商的份額扣除。Spotify 在2023的Loud & Clear報告中指出,今年已是「創作者」版稅收入創新高的一年,在報告中提及「Spotify 版稅鼓舞了每個階段的創作者職涯。自 2017 年以來,每年1,000美元到1,000萬美元的各個收入門檻的創作者,數量幾乎增加了兩倍。」然而,Spotify又於今年初將創作者獲利的門檻提高,播放次數至少要到1,000次才能分到版稅,對新創作者更為不利,引發討論。

在分潤機制的問題之外,Spotify也不時有一些爭議事件,例如泰勒絲(Taylor Swift)就曾摃上Spotify,將其作品全部下架以抵制Spotify ;近期還出現一名丹麥男子透過作弊的方式賺取流量和高額版稅,甚至在2014年至2017年間成為串流媒體收入排名第46位的作曲家,最終遭致判刑和罰款。

此外,在 2022年也有因Spotify獨家節目——由美國喜劇演員Joe Rogan所主持的podcast節目宣揚反疫苗和陰謀論的主張,知名搖滾歌手Neil Young為此下架自己的所有歌曲以表示抗議。不過近期Neil Young已結束抵制重回Spotify。

在這條分潤機制改革的道路上,英國政府和相關機構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不過這只是開始。正如音樂創作者協會(Council of music makers)所言:

「大型音樂和串流媒體公司需要停止使用『以創作者為中心』作為空洞的流行詞,並真正將創作者和其他音樂製作人置於事務的核心位置。」

要實現音樂串流媒體產業的公平和透明,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合作。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實現音樂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繁榮。

「大型音樂和串流媒體公司需要停止使用『以創作者為中心』作為空洞的流行詞,並真正將...
「大型音樂和串流媒體公司需要停止使用『以創作者為中心』作為空洞的流行詞,並真正將創作者和其他音樂製作人置於事務的核心位置。」 圖/路透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解讀泰勒絲經濟學:創造46億美元效益的演唱會魔力

英國電視大匯流?傳媒串流化、串流走向納管的影視革新路

製碼/解碼

林玉鵬、蔡蕙如,文化與政治雜寫游擊手,大眾文化碎片收集家。研究興趣包括新自由主義下的媒體與文化勞動、大眾文化民主化、串流時代的閱聽人視覺流動,現為熱愛研究努力教學的高教園丁。

作者文章

音樂產業的創作者目前正經歷版稅持續下降的危機。示意圖,圖為倫敦特拉法加廣場上的音...

音樂串流平台分潤不公:英國政府如何援救創作者生存危機?

2024/05/14
新聞媒體原有的廣告收入大幅流向社群平台,加拿大政府因此於2023年6月立法通過《...

媒體生存戰:加拿大政府抗擊網路巨頭,通過《線上新聞法案》

2023/11/15
為報復加拿大政府通過《線上新聞法案》,Meta已經移除Facebook平台上的新...

社群上看不見加拿大新聞:不願分潤的Meta、Google「移除加國媒體」

2023/11/15
Netflix租借DVD的寄送服務於9月29日正式終止,也意味著曾經一度做為Ne...

DVD已成時代的眼淚?Netflix向起家的「紅色信封」說再見

2023/10/13
罷工示威中,示威人士打扮成小丑,並掛上美國電影和電視製片人聯盟(AMPTP)的牌...

好萊塢罷工輪迴:從大銀幕到串流時代「重播費」的漫長戰鬥

2023/08/11
英國政府以原本既有的廣電制度規範,以及面對串流產業興起的應對、同時改革創新傳統電...

英國電視大匯流?傳媒串流化、串流走向納管的影視革新路

2023/01/16

最新文章

《殘酷日記宣言》全片由俄羅斯青少年上傳到YouTube和TikTok上的自拍影片...

暴力籠罩的TikTok自拍:俄國《殘酷日記宣言》,青少年絕望的精神景觀

2024/06/07
左為生活在韓國愛寶樂園時的福寶,右為福寶被送到中國四川神樹坪大熊貓基地後,以一身...

被中國熊貓外交犧牲的動物權利:從首隻韓國出生的熊貓福寶談起

2024/06/03
針對未成年人的網路性勒索問題並未隨著疫情退去而趨緩,且越來越多未成年男孩已成為犯...

惡化的全球犯罪:泛濫的未成年人網路性勒索「教學指南」

2024/05/31
《聰明看棒球》的重點是一種面對棒球的嶄新思維,關乎球員身價與評估,並在過去15年...

聰明看棒球:不只是打擊率,「賽伯計量學」如何改變棒球文化

2024/05/31
《亂世佳人》郝思嘉一角終於選定由費雯麗主演,一時間卻引發巨大爭議...。 圖/報...

她不是我的郝思嘉?從爭議演員到不朽女神,費雯麗何以扭轉眾人印象

2024/05/29
英國女星費雯.麗在《亂世佳人》飾演女主角郝思嘉,成就影史不朽經典。 圖/報系資料...

亂世佳人的誕生:締造「郝思嘉狂熱」的女主角海選傳奇

2024/05/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