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日本|「超智慧」迎戰「超高齡」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908

政策解‧日本|「超智慧」迎戰「超高齡」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00:00
00:00

日本人的智慧科技不只運用在冷氣、冰箱的製造!在高齡化的問題上,日本遠遠走在台灣前面。看看日本社會如何運用智慧科技,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

日本在2007年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達21%),社會面臨醫療和照護需求增加,但人力明顯不足的困境。台灣明年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日本經驗大可借鏡。

日本政府於2016年提出「超智慧社會(Society 5.0)」計劃,預計在2030年之後,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將高度融合,藉助AI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等科技力量,來解決高齡少子化的社會問題。

穿戴裝置將成高齡者日常 健康管理更即時、個人化

在「超智慧社會」中,高齡者穿戴監測裝置將成為日常。透過即時取得的血壓等健康數據,由AI立刻分析,提前預測長者健康狀況,必要時由醫師以視訊方式問診,再用無人機把藥品送到病患家。

即便不是高齡人口,根據個人健康資料進行的預防醫療,也可提供最合宜的個人化建議或服務,早期預防或發現疾病。而透過共享醫療資訊,民眾可以在任何醫院得到所需的協助。

日本政府在《2016年科學技術白書》中描繪的未來社會,關於日常健康管理有以下場景:78歲的增田阿公一早醒來,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睡眠期間的血壓、心跳等數字;從呼出的氣息也可以分析他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貼在額頭的貼布顯示睡眠情況良好。前陣子由於血壓數字升高,醫師傳來改善飲食習慣、敦促他去運動的訊息。由於增田家的機器人也共享這些訊息,因此能根據醫師的指示,提出既養生且美味的料理建議,增田阿公配合改變飲食,血壓已逐步受到控制。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超智慧社會,擔心得失智症的獨居者,可由學習型機器人陪伴,透過能喚起記憶的對話來預防失智。高齡獨居者或在家接受照顧者,也可借助AI控制的守護機器人進行自我照護,不至於因照護人力不足影響生活品質。

機器人幫忙預防失智 遠距醫療更精準

將AI運用在醫療診察或引進支援性的機器人,將可大幅解除醫療界人力不足的問題。現在已經運用在腹腔鏡和腦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手術機器人,也會加速導入更精密的手術中。

以平板電腦作業的線上診療及遠距醫療,在超智慧社會中將十分普及。將AI活用於線上問診,可針對每位患者提出最精準的問題,幫助醫生更有效地掌握患者的狀況、提高看診效率及品質。

感應器等監測系統可減輕失能者的照護負擔。在床邊裝設生命徵象感應器,可即時掌握失能者的心跳、呼吸、身體動作以及排泄物的感應,並發出通知。這些裝置不但可減輕照顧機構人員的負擔,在宅照顧更可與智慧化家庭系統結合,提高被照顧者、照護者及家人的生活品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伴隨居民高齡化,神奈川縣橫須賀市已實施「無所不在的急救醫療中心」多年,這個系統讓救護車中的人員和醫療機構共享運送中傷病者的資料,救護車內的攝影機,更可讓醫師遠距掌握狀況、確認救護車到院時間。這種物聯網救護車大大提升了急救的效率。

不過,從延長健康壽命的觀點來看,首要之務得從預防慢性病著手。

新瀉縣見附市以打造日本最健康的城市為目標,在筑波大學等機構的指導下,活用資通系統(ICT),成功讓2,132名58歲參與者的體力年齡在3個月後年輕4.5歲。另一個為期4年、參與者平均年齡70歲的實驗則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參與者的醫藥費用一年減少約10萬日圓。這些做法有效利用科技,讓原本不重視慢性病的人,實際看到預防的成果,因而願意採取行動。

獎勵制度也是好招。一項橫跨6個城市的實驗中,凡是走路步數或運動量達到一定標準的人,可以累積商品券點數。初期實驗有1,500位60~70歲長者參加,其中近8成是原本沒運動習慣的人。6個月後,參加者的平均走路步數都超過1天8,000步的獎勵門檻,有效達成以培養運動習慣來促進健康的目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AA人生FAQ

AA是什麼?

AA全名是「Active Aging」,中文為「活躍老化」。這個名詞源於世界衛生組織2002年提出,以「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為目標。

全球高齡人口快速增加,造成醫療、社會負擔沉重,世界衛生組織(WHO)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Active Aging)倡議,以安全、健康、參與為政策架構,倡導活躍老化概念,這個架構涵蓋:

  • S(安全,Security):包含社會、財務與身體安全、好的政策與規劃,支持和保護高齡者。
  • H(健康,Health):包含環境、生心理健康,降低慢性病與失能風險,讓人享受長壽與高品質。
  • E(參與,Engagement):包含就業、終身學習,制度設計需支持高齡者提升社會參與,囊括文化、靈性參與,讓高齡者對社會繼續有貢獻、過有意義的生活。

2016年,聯合國在基礎上提出「老化、健康全球策略及行動計畫 (Global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on Aging and Health)」,主張人人都應有權長壽與過健康生活。

各國政府紛紛響應,並投入AA行動,例如發展年齡友善環境,因應高齡者需求修正健康服務體系,發展永續與公正的長照體系,以及提升健康老化的測量、監測與研究等,聯合國也將2021~2030定為健康老化的十年,也是活躍老化的十年。

什麼是高齡社會、高齡化社會、超高齡社會?

依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即稱高齡者。聯合國再進一步以65歲以上高齡者人口比率為衡量標準,來定義不同階段的高齡社會變化。 若高齡人口佔全人口比率達7%為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比率達到14%是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當65歲以上人口佔全人口比率達20%以上,則被稱「超高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 台灣人口自1993年起,步入高齡化國家;2018年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14.05%,進入高齡社會,推估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台灣高齡人口占比將不斷攀升,預估2039年突破30%,至2070年將達43.6%。

AA人生是什麼?

AA人生是活躍老化的延伸,以自立、自主、自在、健康過高齡後生活為主軸。除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安全Security)、健康Health)、參與Engagement) 三大支柱,加上時代進步所能提供的「科技賦能」(Digital Empowerment),康健以SHE+D作為「AA人生 活躍轉大人」倡議的基礎架構。

「AA人生 活躍轉大人」是以積極鼓勵熟齡人口及中壯世代提早建立活躍、健康的生活型態,以便為健康、精彩的老後生活做好準備為目標。《時尚老人》一書作者林經甫指出,想要活躍老化、優雅老化,必須要先有「不服老」的態度,無論是心理、生活、飲食或社交,保持一種永遠年輕健康的心態,樂觀向上、興趣廣泛、追求美好,不僅不易老,同時會發現有許多享受健康人生的事可以做。

AA人生為何重要?是迫切的危機?

AA人生無論對自己或社會,都有重要的影響。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推估,台灣即將在2025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5個人中,就有一位65歲以上的長者,而65歲以上人口的醫療支出,是64歲以下的5倍以上。國民愈活愈長壽,儘管醫療照護方便,但隨著健保支出不斷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健保署長石崇良要大聲疾呼:「如果沒辦法實踐Active Aging(AA),我們將會壓垮我們的下一代。」他急切地説:「AA不僅是超高齡社會的終極解,而且還是正解!」

年老時,最害怕的就是長時間臥床。衛福部的資料顯示,2021年國人的健康平均餘命為73歲,但平均壽命為81歲,等於將近8年的時間是處於有病痛、甚至臥床的狀態,不僅自己痛苦,還會造成家人與國家財政的重大負擔。

要縮短病痛或臥床時間,實踐AA人生是關鍵,可以從各個面向努力,例如:健康體能、飲食、防跌倒、口腔保健、戒菸、心理健康、社會參與、預防保健等行動。

AA人生重要指標?

AA人生有許多指標,除了做為政府相關機關的評估準則,一般人也可以用來自我評量是否已經達到活躍老化的目標。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平等研究中心主任徐慧娟根據國內情況和國際指標,開發出台灣活躍老化的指標 (Taiwan Active Aging Index,內容包含:

  • 就業:是否在退休後持續投入職場、提供生產力。
  • 社會參與:例如擔任志工或參與其他社會團體、是否協助照顧子女或孫子女等等。
  • 獨立、健康、安全的生活:例如規律運動、是否持續學習、有獨立的居所、人身安全、有資產、無憂鬱、認知功能和行為能力喪失等等現象。
  • 活躍老化潛力與環境:有無幸福感、居住環境交通安全及方便性、社交頻率、是否熟悉資訊溝通科技等等。
實踐AA人生的方法?

AA人生不難,有很多面向和行為可以實踐。根據國內外醫療研究機構的建議,以下列舉一些實踐AA人生的行動:

  • 規律運動: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和運動強度,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可減少罹患慢性病風險、如果能和朋友一起運動更能增進社交與人際關係。
  • 健康飲食: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多喝水的飲食習慣能增進健康,衛福部建議可以遵守4原則:
    1. 吃得下,善用烹調將食物軟化、好入口。
    2. 吃得夠,少量多餐、能吃盡量吃。
    3. 吃得對,每天吃足6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4. 吃得巧,天然調味、少鹽更健康。
  • 慢性病管理:隨著年齡增長,得到慢性病機率也會隨之增加,因此除了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還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如有慢性病問題,應遵循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
  • 預防跌倒:長輩跌倒很容易導致其他問題,最後演變成長期臥床。除了長輩因為肌力下降、用藥容易導致跌倒,安全的居家環境也是預防跌倒的關鍵,因此家居環境要防滑,必要時增設輔助行走器或把手,減少跌倒風險。

除了上述,其他還有包括轉換職場跑道、準備考試、築夢圓夢等等,都是活躍老化、活出自信的方式。

●【 康健超高齡社會終極解論壇:提早啟動 活躍老化!】​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會面臨哪些挑戰?如何解?又有哪些機會?

《康健》攜手全球及台灣頂尖權威機構
邀您同場互動交流,共同探索更精準、更有意義的超高齡社會終極解方!限量席次報名,活動詳情由此進>>https://pse.is/5vtevg

您正在閱讀

《AA人生動起來|超高齡社會終極解》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