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业绩惊现“变脸”,亏损对上市影响几何?

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卫龙业绩惊现“变脸”,亏损对上市影响几何?
原創

日期:2022年11月24日 下午2:27作者:青未了
卫龙业绩惊现“变脸”,亏损对上市影响几何?

11月23日,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龙”)更新港交所聆讯资料,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为联席保荐人。

此前公司已经通过港股聆讯,不过并没有进行招股。如今卫龙再度更新聆讯资料,有专业人士认为,或是因为当下港股打新回暖,此时上市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估值。

11月以来港股市场逐渐活跃,截至11月23日,包括巨子生物(02367.HK)、心泰医疗(02291.HK)、多想云(06696.HK)、子不语(02420.HK)、交运燃气(01407.HK)在内5家上市新股上市首日均未出现破发。这在过去数月里面,是非常难得见到的场景。

此外,港股行情反转,或许也是港股IPO市场回暖重要驱动力之一。

刘卫平的辣味生意

卫龙是中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卫龙牌辣条是很多70后、80后的回忆,同时在90后年轻群体中渗透率也较高,是少有的中青年都喜爱的品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卫龙创始人是刘卫平,二十年前,刘卫平从岳阳只身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河南漯河,做起辣味生意。

“庆幸的是,辣味在漯河还是很受欢迎的。”刘卫平说,最开始是手工式生产,他们买了一些锅盆,然后将人造肉、豆皮,拌上湖南的辣味,便送到市场上销售,反响还不错。

此后刘卫平创新了辣味产品,打造了独门秘笈面粉制“鳝鱼条”,市场反响很好。后来因为名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就改成了“鱼条”,直至后来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辣条”。

卫龙也从一根辣条开始,逐步拓展了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等辣味休闲食品组合,推出“风吃”和“亲嘴烧”系列等多种品牌,成长为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辣条撑起数十亿营收

2021年以前,卫龙收入增长迅速,盈利能力卓越。

2019年-2021年,公司的总收入分别达到33.85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41.2亿元、48亿元;上述同期分别录得年内利润约6.58亿元、8.19亿元、8.27亿元。

卫龙业绩惊现“变脸”,亏损对上市影响几何?

其中,调味面制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贡献了过半营收。该板块主力产品就是俗称的辣条。所以辣条依然是卫龙最畅销的产品,撑起公司营收的大半江山。

卫龙业绩惊现“变脸”,亏损对上市影响几何?

在公司孵化下,蔬菜制品板块也在崛起。2021年,调味面制品和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双双均超10亿元;其中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四个单品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不过2022年,卫龙的业绩高增长却戛然而止,甚至还出现亏损。

今年上半年,卫龙收入实现约22.61亿元,同比略微减少1.8%;上半年亏损2.61亿元。

卫龙表示,上半年公司调味面制品收入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疫情复发对公司的生产及交付产生影响;此外,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对主要产品采用新包装、生产工艺、配方或规格进行最新产品升级而作出价格调整,致使客户需要一定时间应对该价格调整,所以销量受到了暂时性的影响。

而对于上半年亏损,卫龙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是由于投资有关的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所致。

此外,和很多家电、白酒企业一样,卫龙对线下经销商也较为依赖。2019年-2021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线下经销商的销售分别占其收入的92.6%、90.7%、88.5%、88.3%及89.4%,而通过在线经销模式的销售分别占其收入的4.2%、5.6%、6.3%、6.7%及5.2%。

未来如果公司无法提升电商或自营电商占比,线上渠道销量不能提升,或经销商销售渠道引发蚕食风险,对公司业绩也将造成一定打压。

小结

作为价格亲民的食品,卫龙提价或将影响辣条等提价产品销量,与此同时,在消费升级,年轻人收入、年龄增长,以及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下,辣味面食制品还能否持续畅销仍需要观察。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卫龙业绩“变脸”也将面临市场质疑,本次业绩亏损是否是暂时性还是长期的,或对公司上市融资或上市表现造成一定影响。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1月24日
现金流连续两季转正!护肤业务再次成为逸仙电商业绩亮点
11月24日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红旗汽车为啥难再红?
11月24日
金融16条出台!港、A两市地产股狂飙,产业链投资机会渐显?
11月24日
10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超197亿,腾讯、网易多款产品入围前十
11月23日
三季度继续“开源节流”提盈利,爱奇艺(IQ)投资者为何不买账?
11月23日
足坛巨震,C罗离队,这家公司股价却迎来暴涨!
11月23日
三季度亏损大幅收窄,高途及创始人“回购+增持”为股东打气
11月23日
PC需求不足拖累戴尔Q3业绩,边缘计算领域却有“意外收获”!
11月23日
无惧广告业寒冬,百度“智能驾驶”的春天来了?
11月23日
恒科指涨1.13 %!基建股、煤炭股延续涨势,医药股等领跌

快讯

11:05
主力资金监控:电新行业净流出超13亿元
10:58
焦炭主力合约日内跌幅扩大至3%
10:46
杭品生活科技(01682.HK):张凯原获任执行董事
10:45
【异动股】化肥行业板块下挫,川发龙蟒(002312.CN)跌5.69%
10:35
工信部:1-4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5547亿元 同比增长3.7%
10:30
【异动股】磷化工板块下挫,川发龙蟒(002312.CN)跌4.57%
10:15
【异动股】光伏设备板块下挫,东方日升(300118.CN)跌5.56%
10:12
中原建业(09982.HK):刘殿臣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10:03
小米王化否认“小米逼供应商买车”
09:48
科笛-B(02487.HK)治疗痤疮产品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在ADC年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