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8日公告,表示將新增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等共 8 類之核定費用,從 8月1日生效,進一步影使得9成、231項的醫療特材價格須向下調整。

此政策雖然是健保署為了避免同一特材在不同院所價差過大,卻引起醫界反彈。對此,健保署 10日也澄清表示「全額自費醫材」不受影響。不過,「自費醫材差額上限」實施後,台灣醫療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改變?(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下圖取自 pixnio,CC Licensed、上圖取自 wikipedia,經編輯合併。

文/林韋地(馬來西亞醫師)

台灣健保署近日推出自費醫材差額上限,基本上就是對醫療器材的價格管制,這是一個影響很大,讓台灣醫療又老又窮的政策,但除了幾位醫界人士,好像沒什麼人討論,在這裡寫篇短文提醒。

Firstly,我是真的很好奇健保署推政策到底有沒有問過經濟學者的。

健保署推出的「自費醫材差額上限」真對台灣民眾有益嗎?

我將整件事情超級無敵簡化方便大家理解(所以若不精確還請體諒),有天你心臟病,要通血管,那基本的費用當然是健保 cover,這時醫生和你說,有個好料的stent,可是你要自費九萬,你想命要緊,相信醫生,就說 OK,隔天病好了也很開心地出院了。但怎麼知道隔壁家老王也有心臟病,他說醫生也幫他裝好料的stent,但他只要自費五萬,(其實是不同的stent),你聽了很生氣,怎麼多付四萬,就跑去健保署投訴。

健保署聽了就說,哎呀「價格十分混亂」,為官者要幫百姓做事,推出「德政」,規定以後醫院做心臟病stent,最多只能收病人自費五萬。然後到處宣傳「健保署幫有心臟病的老百姓至少省了四萬啊」,大家高呼德政,萬歲。

站在有些病人的角度呢,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因為他沒辦法判斷九萬的 stent 和五萬的stent功效有什麼不同,而台灣的醫生都是又黑心又愛錢,所以一定要靠善良的政府來給他們好好的管制。現在房價這麼高,在這些其他地方一定是能省則省啊。

而站在醫生和廠商的角度呢,以後就只能給病人用人放五萬以下的 cheap stent。如果今天美國出了一個超級無敵好料的新 stent,一放就通,永久保固,抱歉台灣也不能進口,因為一個要二十萬,不可能要廠商每賣一個自己賠十五萬。

所以如果郭台銘有心臟病,那他就會飛來新加坡做了,新加坡沒有管制。或如果台灣有些醫生想要站在醫療科技的最前端學最新的技術用最貴的東西,那他也只能來新加坡當醫生了,新加坡沒有管制。

所謂的「公平」真的公平嗎?

所以台灣健保署,就是要所有的台灣人,無論什麼階級身家背景,全部用又便宜又不好的東西,因為這樣最「公平」,大家都是台灣人,有難同當不要分這麼細

然後下一代聰明的台灣年輕人,通通不當醫生了,去搞房地產,因為房地產價格沒有管制,搞得到錢,有錢了以後再去控制那些政客,叫他們不要管制房價,管制醫療器材價格就好,台灣房價這麼高,老百姓在這些地方一定要能省則省啊。

所以我建議台灣健保署不如改名叫做中華民國共產署,因為全球華文世界已經沒有人比你們更擅於推動共產主義了,比中共還要中共。

推薦閱讀

【愛喝含糖飲料錯了嗎】健保倒數 2 年破產,綠委高嘉瑜提議課徵「肥胖稅」,遭回:很多人會受辱

【台醫療世界第一是「德式笑話」】醫生工時是一般勞工 2 倍,健保給付醫院費用還打 9 折!民眾每月 1 千保費合理嗎

【別把健保當發洩仇外的詞】台灣健保不是福利「是保險」,強制外國人納保「實質上從外國人賺錢」

(本文經原作者 林韋地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下圖取自 pixnio,CC Licensed、上圖取自 wikipedia,經編輯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