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身亡電腦被毀 林仲桓鍺烯論文遺願 他們幫忙完成了

被視為「物理奇才」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林仲桓,前(105)年6月間車禍身亡,他投身研究半導體薄膜新材料鍺烯,在實驗取得重要成果之際卻發生不幸,指導林生的清華物理系教授唐述中等7位清華師生接手他所留下的實驗數據,耗時一年半完成論文,並以林仲桓為第一作者投稿國際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這篇全世界首次發現鍺烯成長在銀上的論文即將見刊,公開林仲桓對物理界的貢獻。 清華大學今天舉辦「成長在銀表面的單層雙鍺烯相位」論文發表會,並邀請林仲桓的父母與會,見證愛子的成就。發表會還特別留了一個空座位給未能出席的林仲桓,擺放一套博士袍服,來緬懷這位英年早逝的清華學生。 清大校長賀陳弘親自向林父林母致意,送給他們即將出刊的論文試排版留念。賀陳弘說,林仲桓是從學士、碩士至博士都在清華的「三清」學生,在清華園學習生活超過10年歲月,校方對他的猝逝深感惋惜,也為他的成就感到驕傲。 林仲桓父親林如山憶起愛子點滴,一度哽咽說不出話。他紅著眼眶說,仲桓高二時迷上物理,高三把清華大學物理系當成考大學的第一志願,當時他的電腦首頁畫面就是清華大學的校門,經常回家打開電腦就大聲喊:「清華大學我來了!」 「今天真的很高興,感謝校長沒有放棄,謝謝教授和他的伙伴同學們努力把他的論文完成,實現他的心願,這是我今年過年前最好的禮物。」林如山說。 指導教授夢到「月亮」 夢裡的他心情很好 林仲桓被撞身亡時,隨身攜帶的筆記型電腦被肇事者燒毀,其中分析數據也付之一炬,清華師生們花了許多心血,從林仲桓於國家同步輻射中心的實驗室電腦中還原數據並接續分析研究。合作接手研究者包括唐述中、牟中瑜、鄭弘泰3位清華物理系教授,及陳韋全、陳亭宇等4位碩博士生。 鍺烯這項全新的二維半導體材料物理性質在2009年被提出,卻遲遲沒有物理學家能成功作出成品。林仲桓生前埋首鍺烯研究,嘗試以不同成長溫度、蒸鍍速率、方法,終於成功在銀表面長出鍺烯、形成一層漂亮的蜂巢狀結構,是相當重大的突破。 指導教授唐述中說,鍺烯所具備的自旋極化電子性質,被視為有望取代石墨烯的新材料,未來可用在與磁性有關的電子元件和產品上,應用範圍比石墨烯、矽烯更廣。 由於林仲桓的下巴較突出,側面看就像彎彎的月亮,唐述中總是叫林的綽號「月亮」。林仲桓過世後,唐述中時常憶起這位愛徒,也數度夢見他,「最後一次夢見月亮,夢中的他看上去心情非常好,當時還未收到論文被接受的消息,但我心想大概沒問題了吧,果然就收到好消息。」 清華大學物理系唐述中(右二)教授團隊,接力林仲桓的研究繼續實驗。圖/清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