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乒乓球队中的华裔选手:我们的奥运梦

今年前往东京奥运会的澳大利亚乒乓球队中有两名在中国出生、长大的选手桑谞和严新,与SBS普通话节目分享他们来澳后是如何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的。

Olympics Day 10 - Table Tennis

during their table tennis match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Gymnasium on Day 10 of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on August 18, 2008 in Beijing, China. Source: Getty Images AsiaPac

澳大利亚奥委会已正式公布了今年东京奥运会6人乒乓球队的完整阵容,他们将在下月启程前往东京,开启奥运之旅。

除了最新公布的两名成员Melissa ‘Milly’ Tapper及Heming Hu外,这支国家队的成员还包括Chris Yan、David Powell、Michelle Bromley及Stephanie Sang。

不同以往的一届奥运会

在接受SBS普通话节目采访时,都表示,COVID-19疫情不仅改变了奥运会的日程安排,也令各自的训练计划和状态与上次参加奥运会时十分不同。

现年34岁的Stephanie Sang谈及上次参加08年北京奥运会时难掩激动之情。

“当时(08年时)非常兴奋,年轻且竞技状态在巅峰,” 这位中国出生的乒乓球选手告诉SBS普通话节目,“时隔12年后再次入选,这可能是我职业生涯最后一次奥运会,我更加激动。”

Stephanie Sang中文名为桑谞,跟很多中国小朋友一样,童年便拿起乒乓球拍,10岁进入专业队,一路发展直至15岁时移居来澳,随后成为澳大利亚公民,在08年代表澳大利亚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居住在墨尔本的桑谞自去年以来还经历了数次长短不一的“封城”,她说,因此训练断断续续,会在家中稍微做些训练以保持竞技状态。

而Chris Yan(严新)也说,疫情中的训练与以往有“很大不一样”,减少了乒乓球的训练,加强体能训练。

严新参与的上一次奥运会是16年里约奥运会,他说:“有了上次参赛经验,不管准备,还是临场的身体或心态的调整上,都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我(相信)这次比赛表现会比上次好。”

暌违十年 回归赛场

与08年奥运会时不同的是,桑谞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当初也正是家庭与孩子的到来,让她在北京奥运会后告别了乒乓球事业。

她回忆说,当初退下来“竞技状态是非常好的”,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当婚后进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打球十余年后并不想继续以教练身份继续留在这个行业,“比较枯燥”,取舍之后她选择了家庭。
Stephanie Sang with her kids
Stephanie Sang with her kids Source: AOC
而如今促使她回归赛场的原因之一,正是想带着分别7岁和9岁的孩子去奥运会体验什么是体育竞技精神——尽管最终因疫情原因,桑谞此次无法带孩子与家人同行。

“我的初衷是带孩子看看什么是竞技体育、什么是奥运会,身临其境体验世界最高水平的运动会,亲身经历这个事情。”
体育无国界,它是特别特别公平的一项运动,不存在其他因素,你强你就赢。体育就应该最干净、最纯粹,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家庭的熏陶下,桑谞的两个孩子也自小便开始练习乒乓球,但以这位身为专业球手的母亲严苛的标准看来,孩子们还可以表现得更佳。

“(因为)我看到他们的所有的都是问题和毛病,而有时忽略了他们的进步,鼓励方面会少一些”,“他们不是特别热爱这项运动,大多数时候是我们引导他们。”

她笑着归纳说:“教孩子做你很擅长的事情是一种修行。”

在中国体制下长大、5岁开始练球的桑谞也会从孩子们的乒乓球教育中,体味出澳中两种教育理念的很多差异。
18th Commonwealth Games - Day 2: Table Tennis
MELBOURNE, AUSTRALIA - MARCH 17: Stephanie Sang of Australia in action during her match against Kelly Sibley of England in 2006 Commonwealth Games Source: Getty Images AsiaPac
桑谞说孩子们在澳大利亚比较自由的环境下成长,“一定是更快乐的,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热爱”,但缺点是“更不容易坚持”。

而乒乓球是一项十分强调技巧性,需要长时间、大量训练才能掌握得很好的体育运动。

她回忆起自己童年的经历:“(在中国)打(乒乓)球10个人,最后坚持下来的可能只有2个人,不代表他们是最优秀的,只是家长比较坚持”,“我们(身为孩子)的话语权是没有那么多的。”

同时,中国的体育制度意味着,选手们进入专业队伍后可能便无需再为生活琐事操心,比如出门比赛的行程预订。

桑谞回忆15岁刚来澳大利亚第一年就错过了全国比赛,她笑说“因为我不知道还需要自己报名”。

在桑谞看来,两国体制的不同、中国家长的坚持,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何在顶级乒乓球赛场上会有如此多的华裔面孔。

如今,身为一名在澳大利亚的母亲,桑谞的选择会更自由,她可以综合孩子的兴趣和家长的选择,在两者间取得平衡。

终究,乒乓球这项技巧,她希望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

在澳洲实现奥运梦

严新是在09年暂别9岁就开启的乒乓球生涯、以留学生身份从中国来澳的。
Chris Yan
Chris Yan Source: AOC
21岁的严新来澳时,想的是“开阔自己的眼界”,他当时学习的专业是翻译学。幸运的是,他在不久之后就让自己的乒乓球技能得到了“用武之地”,进入了澳大利亚国家队,进而一圆心中的“奥运梦”。

严新说:“(留学时会)兼职工作,网上了解到一个球馆需要教练。”

而通过作为教练、带队参加乒乓球比赛,他进一步了解到澳大利亚乒乓球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

“相对来说中国整体乒乓球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中等偏上层次到澳大利亚就是顶尖的水平,” 严新告诉SBS普通话节目,“(因此)入选国家队是比较顺利的。”

随后在2014年,严新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了英联邦运动会,在乒乓男子双打中排名第9名,在团体比赛中排名第5名,在混合双打中排名第17名。

2016年,在经历了竞争激烈的资格赛后,他在选拔赛中获胜,代表澳大利亚赴里约奥运会,参加单打和团体比赛。

奥运首秀后,2018年,严新在黄金海岸举行的2018英联邦运动会中参加了单打、团体和混合团体比赛,分别排名第17名、第5名和第9名。
Chris Yan
Chris Yan Source: AOC
但在专业乒乓球选手的身份之外,严新还有另一重身份,他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

他告诉SBS普通话节目:“如果只想靠乒乓球生活的话,还是比较难的。”

在生计和梦想之间,他一个都没有放弃,往往在结束白天的工作之后,还要为奥运做准备。
生活跟打球这方面不能两头兼顾,既然想完成参加奥运梦想,就要在日常生活上有一些牺牲。
而谈及此次东京奥运会的目标,严新说:“澳大利亚的乒乓球水平与中、日、韩、德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我的目标就是尽量打好每一场比赛,在场上发挥自己的水平。”

据严新介绍,澳大利亚乒乓球队预计将在6月底前往昆州进行集训,并将在7月19日启程前往东京。

今年东京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将从7月24日持续至8月6日。

请在Facebook和Twitter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Published 16 June 2021 4:48pm
Updated 16 June 2021 4:55pm
By Helen Che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