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er鑽石模型 - Hsu's商管筆記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Porter鑽石模型
2016/02/15 17:05
瀏覽42,02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有別於先前的五力分析,Porter的這套理論的主體是國家視角下的特定產業,也是敘述國家競爭優勢的工具。產業的蓬勃和國家的各種結構與優勢息息相關。這套理論將國家/產業的概念相容,也是國際貿易的著名理論之一。

鑽石模型包括四大要素,分別為生產要素(Factor Conditions),需求條件(Demand Conditions),企業戰略、結構、競爭者(Firm/ or Organization,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與相關/支持產業(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這四大要素環環相扣,並受到兩個額外輔助要素的影響,即機會(Chance)與政府(Government)。要素關聯圖如下所示。


圖片來源: https://www.mindtools.com/pages/article/newSTR_92.htm

一、生產要素(Factor Conditions)
包括人力資源、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與基礎設施等等。其中又可以是否普通或特定來細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初級包括氣候、地理、未受訓練人力、原物料。高級資源包含人力資源和知識經濟等。後者需要國家不斷投資與更新以增加競爭力。

二、需求條件(Demand Conditions)
國內市場若要求高,則能培養出企業的高標準。例如日本消費者對汽車的性價比特別重視,歐洲市場重視環保,這些都使得日本與歐洲車大勝美國車。美國市場對燃油消耗的寬容導致美國車都是gas guzzler,遇到石油危機變十分脆弱。若國內市場的風潮夠顯著,甚至可以影響國際趨勢,讓企業更易接軌全球。

三、企業戰略、結構、競爭者(Firm Strategy, Structure, and Rivalry)
國內企業的結構會影響國家的特徵。例如義大利的企業多為家族企業的延伸,德國企業的科層和嚴謹度國際聞名。其他如美國企業的創新與開放,日本企業的忠誠、禮貌、和埋頭苦幹也眾所皆知。關於競爭者,國內的強大競爭者會迫使企業在更高的標準上發展與進步,無疑是正面的刺激效果。事實上,如果國內的競爭風氣強烈,往往企業發展到了全球變容易克服國外對手。在更大的市場裡,經過淬鍊後,反而才會應用五力分析,創造規模經濟,並且符合BCG的三四法則。

四、相關/支持產業(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產業群聚是國家的重點措施,包括建立科學園區或產學合作等。上下游的整合與創新,對於國家乃至單一企業都是絕佳的外部效果,包含外溢效果(spill-over effect)。如果國內供應商的競爭意識強,國際表現良好,則對於企業有正面影響。

五、機會(Chance)
機會比較像是可遇不可求的轉變。例如科技創新、市場動盪、社會結構變化,甚至戰爭都可能是機會之一。

六、政府(Government)
政府應該提供企業資源和環境,也可以進行採購、擴建基礎設施、開發天然資源,或是訂定法規限制或獎勵,來正面影響企業。 

這項工具能幫助企業分析「地點」作為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當鑽石的結構堅韌且更因素表現佳時,企業所在國家對於其正面影響就越大。

參考資料
http://wiki.mbalib.com/zh-tw/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http://www.quickmba.com/strategy/global/diamond/
http://www.unisa.ac.za/contents/faculties/service_dept/docs/SABVIEW14_1_chap5.pdf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商業管理
自訂分類:商管理論
上一則: Bowman戰略鐘模型
下一則: Mintzberg 5Ps策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