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發布了一篇關於各國出版書籍量的報告,從內容中我們發現,台灣在 2013 年的人均出版書籍量竟並列全世界第二名!

12705480_10153962595359060_144223808229303791_n

圖片來源:經濟學人

台灣出版能量豐沛,每年約有 4 萬種出版品,2016 年 6 天書展也預期會吸引 56 萬參觀人潮。從此來看,台灣能在出版書籍量的榜單上並列世界第二,或許也沒有這麼令人驚訝。但,這真的代表台灣文壇興旺、台灣人數一數二愛看書嗎?

When your country is the only one with freedom of speech among those using the same language…

或許部分是如此,但有網友提出不同觀點,指出根本原因可能是台灣是華人世界唯一擁有出版自由的國家。許多在中國遭到噤聲的作家,包括文革時代的楊絳、章詒、六四世代的王丹、吾爾開希,以及海外學人如袁紅冰,都會選擇在台出書,甚至連曾為中國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失勢後的秘密口述史中文版也是在死後4年才透過台灣出版社公諸於世。

When your country is the only one with freedom of speech among those using the same language… 台灣 2013 年的人均出版量排名世界第二,果真是…

Wei-di Endy Chen 貼上了 2016 年 2 月 17 日

換句話說,台灣出版書籍量能在榜單上名列第二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出版自由。從解嚴時代至今,眼看香港言論自由不斷被限縮、書商遭跨境綁架,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在華人世界能「說真話」的權力,體認到其中的價值。

而隨著大眾對社會議題越來越重視,台灣 NGO 也獲得蓬勃發展的空間,他們不僅藉由行動守護民主,也累積了豐富的出版品和文宣,發揚組織的理念和價值信仰。雖然此次書展這些 NGO 組織沒有被邀請參展,但「台灣勞工陣線協會」與「公共冊所」書店聯手另起爐灶,策劃一場「公民書展」,希望能藉由聯展和搭配的議題講座,讓更多人看到社運的出版實力和能量。

10268660_936809606367224_2531970982223717610_n

圖片來源:公共冊所

根據國家圖書館的統計報告,台灣 2013 年的新書仍以語言 / 文學類 (含兒童文學類) 圖書最多,這些由社運界或在中國遭噤聲的異議人士出版的書籍或許不是主流,但他們背後象徵的正是台灣在華人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位。從兒童文學到奇幻領域,國際書展帶給我們豐富的、屬於「國際」的閱讀體驗,但真正代表「台灣味」的精神糧食,或許是藏身在公共冊所,這間位於台北泰順街、一不小心就會錯過的地下室之內。

(首圖來源:經濟學人


延伸閱讀:

【BO 精選】2015 年十大好書

銅鑼灣書店綁架事件看香港、台灣

寒蟬效應已起!因賣禁書被失蹤,香港部分書店已開始停售政治敏感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