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博物馆_百度百科

香港博物馆

香港一家综合博物馆
收藏
0有用+1
0
香港博物馆位于九龙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内S61~S62座。香港博物馆总面积达28,500平方米。
香港博物馆前身为“香港博物美术馆”,后分为“香港艺术馆”和“香港博物馆”,博物馆于1975年对外开放。
香港博物馆经常举办专题讲座,介绍本地的考古、民俗和自然历史,以提高观众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欣赏品位。
中文名
香港博物馆
类    别
综合博物馆
地    点
九龙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内
竣工时间
1975年
馆藏精品
麦兆汉神父藏品、芬戴礼神父藏品
前    身
香港博物美术馆”

建筑布局

播报
编辑
博物馆的设计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并揉合现代建筑技巧,极具特色。并揉合现代建筑技巧,极具特色。建筑物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平衡,盖以中国式瓦顶,各展览厅由游廊连接。全馆楼高5层,总面积达28,500平方米,其中设有12个展览厅。除了六个定期更新的专题展览外,博物馆内有六个常设展览厅,为介绍及保存粤剧、新界文化历史及中国文化等作出贡献剧院这设备先进的场地设有400个座位,适合举行粤剧示范、音乐演奏等表演节目,更可供演讲、研讨会、颁奖典礼及多媒体影像放送之用,功能多样化。 [1]

馆藏文物

播报
编辑
博物馆专注于收藏香港及邻近地区的文物,主要是新界文物、粤剧文物、本地设计藏品和艺术作品。文化博物馆以服务观众为本,透过多元化和生动活泼的展览及节目,让参观者在欣赏文物之余,还可参与其中活动,寓学习于消闲。每年,博物馆会订定专题,配合一系列展览和教育推广活动,从多角度探索香港的文化特色。
博物馆以香港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为基本陈列,重点展示了香港6000年的发展历程。陈列分三部分:
(1)介绍香港的自然环境;
(2)以出土文物、古代石刻及古窑址等实物反映了香港地区的人类活动;
(3)展示了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大都市的过程。该馆藏品45000余件,分为考古、本地史,民俗史及自然历史四大类。考古类藏品中,有著名的麦兆汉神父藏品及芬戴礼神父藏品,本地史藏品中以历史图片为主,最早的图片为19世纪60年代所摄;民俗史藏品方面,有中国传统的渔船模型、捕鱼装备、传统农具及日用器具;自然史藏品主要是世界各地的岩石和矿物,以及香港常见的蝴蝶及软体动物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