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出逃大城市 大品牌發掘「回鄉」商機
廣告
香港股市 已收市
  • 恒指

    18,827.35
    +218.41 (+1.17%)
     
  • 國指

    6,688.13
    +82.89 (+1.25%)
     
  • 上證綜指

    3,124.04
    +35.17 (+1.14%)
     
  • 道指

    39,069.59
    +4.29 (+0.01%)
     
  • 標普 500

    5,304.72
    +36.88 (+0.70%)
     
  • 納指

    16,920.79
    +184.79 (+1.10%)
     
  • Vix指數

    12.44
    +0.51 (+4.28%)
     
  • 富時100

    8,317.59
    -21.64 (-0.26%)
     
  • 紐約期油

    78.13
    +0.41 (+0.53%)
     
  • 金價

    2,345.10
    +10.60 (+0.45%)
     
  • 美元

    7.8070
    -0.0051 (-0.07%)
     
  • 人民幣

    0.9273
    +0.0008 (+0.09%)
     
  • 日圓

    0.0495
    0.0000 (0.00%)
     
  • 歐元

    8.4824
    +0.0083 (+0.10%)
     
  • Bitcoin

    68,561.07
    -497.56 (-0.72%)
     
  • CMC Crypto 200

    1,492.09
    +7.90 (+0.53%)
     

年輕人出逃大城市 大品牌發掘「回鄉」商機

【彭博】— Zhao Xiaowei辭掉了北京咖啡師的工作,回到東北老家謀求發展,這件事幾年前他想都不會想。

北京的物價太高,他每天只能勉強過日,去年6月決定回老家丹東,開了一家精品咖啡館,用高檔的瑰夏咖啡豆作滴濾咖啡,一杯賣到60元人民幣,賺的比在北京還要多。

今年25歲的Zhao表示,「我現在離家很近,回家就能吃到熱乎飯,最重要的是自己有了事業。」

他的經歷,不過是反向就業大軍的一個縮影。在經濟低迷的中國特大城市,公司裁員現象時有發生,剩下的崗位也競爭激烈。這種就業模式的變化也在改變著低線城市,主幹道上西式快餐店、奶茶連鎖店和電動汽車經銷商到處湧现,滿足著回鄉就業和可支配收入更高的本地居民消費需求。

雖然大學畢業生和專業人士仍想在大城市找到高薪工作,但根據上海諮詢公司脈策數據采集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和深圳的人口出現淨流出。

根據1月份UBS Evidence Lab對三線城市的調查,2023年下半年小城市的消費者幾乎所有類別的月度支出都在成長,大城市則情況相反。與瑞銀之前的調查相比,低線城市茶飲和咖啡店的消費次數明顯加快。

百勝中國執行長屈翠容2月份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低線城市的年輕人生活成本沒那麼高,所以有吃喝的預算,而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較高,年輕人就得精打細算。

百勝中國計畫到2026年新增5,000多家門店,其中超過50%位於特大城市之外地區。DPC Dash Ltd去年在中國內地開了180家達美樂門店,約八成沒在北京和上海。

廣告

並非只有國際品牌看到了低線城市消費者的商機。根據北京餐飲數據平台窄門餐眼的數據,福州福州塔斯汀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和蜜雪冰城等中國一些最大的快餐和飲品店品牌,約有一半的門店開在了三線及以下城市。塔斯汀和瑞幸咖啡去年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增加了一倍。

事實上,返鄉就業的人們發現老家的大街上購物中心時尚別致,街上電動汽車來來往往,商店裡人頭攢動。

老家的房價與大城市相差甚遠,父母還能幫著付首付甚至更多。隨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在肯德基吃頓飯也不會放在心上,買件Lululemon的衣服也不會心疼。有人還買了特斯拉汽車。

小地方的消費者有工作更穩定的公務員、醫院職工和國企員工,而在大城市,不管是互聯網公司還是金融機構,人們在擔心降薪或者被裁。一線城市的 「996工作文化 」,許多小地方幾乎不存在。

原文標題China’s Small Towns Boom as Megacities Lose Appeal With Brands

—聯合報導 Yujing Liu.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4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