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 UI、UX 傻傻分不清楚,你要找的到底是哪種設計師? - INSIDE

別再 UI、UX 傻傻分不清楚,你要找的到底是哪種設計師?

「設計」是個廣泛而模糊的用詞。當某人說「我是個設計師」,實在是很難立刻理解他們平常在做什麼。在設計師一詞的大傘下,包含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職責。

本文譯自 〈Recruiting a Designer? Here's What You Should Know〉,Inside 獲得授權編譯。作者為 Pixelapse 的共同創辦人羅敏銘(Lo Min Ming)。Pixelapse 是專屬設計師的視覺版本控制平台。羅敏銘鍾愛設計、寫程式、攝影、藝術,也愛好美食與品酒。他撰寫的主題包括設計、工程、創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他的網站 minming.net 或者在 Twitter 追蹤 @lominming

Apple、 Facebook、Google 和許許多多科技界的重量級公司是怎麼形容設計工作的?

「設計」是個廣泛而模糊的用詞。當某人說「我是個設計師」,實在是很難立刻理解他們平常在做什麼。在設計師一詞的大傘下,包含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職責。

設計相關的工作範圍從工業設計(汽車、傢俱)到印刷(雜誌及其他出版品)、科技(網站、手機 app) 都有。近期的潮流主要聚焦在科技公司的顯示介面,很多新的設計職位應運而生。對外行或不熟悉這行的人,甚至是其他產業過來的設計師而言,諸如 UX 或 UI 設計的職稱讓人疑惑。

讓我們試著用科技產業的脈絡來試著一一解析這些職稱真正的意涵。

UX 設計師(使用者經驗設計師)

UX 設計師主要考慮的是「產品用起來的感覺」。設計的問題沒有唯一正解。 UX 設計師探索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一個使用者問題。UX 設計師的重大責任就是要確保產品從這一步流動到下一步符合邏輯。要辦到這點,UX 設計師用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實施真人測試,觀察使用者行為。檢查說得出來和沒說出來的使用障礙,他們再三修飾以創造出「最棒的」使用者經驗。比如說創造一個舒服的入門流程給使用者。

定義互動模型、使用者操作流程和詳細 UI 規格。和股東溝通情境、端對端經驗、互動模型和畫面設計。和創意總監及視覺設計師合力將 Twiiter 的視覺意象融入各個功能中。發展並維護需要的設計模板、樣板和規格。

—— Twitter 使用者經驗設計師的工作需求

產出:畫面、文章、網站地圖的模板。
生財工具:Photoshop、Sketch、Illustrator、Fireworks、InVision。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 UX 設計師這麼說:「我們應該要在使用者完成註冊後放一頁感謝卡。」

UI 設計師(使用者介面設計師)

不像 UX 設計師要考慮產品的整體觀感,使用者介面設計師專精於「產品怎麼呈現」。

他們負責設計每一個與使用者互動的網頁或畫面,然後確認 UI 在視覺上能傳達 UX 設計師展示的路徑。舉例來說,UI 設計師做了一個統計資訊面板,可能會把最重要的內容往前放在最上面,或是判斷用來調整圖表的捲軸或控制鈕是不是符合直覺。UI 設計師通常還要負責確立通用風格指南,讓整個產品的設計語言一致。維持視覺元素的一致,並定義像是如何顯示錯誤或是警告狀態的動作都是 UI 設計師的職責。

從概念到應用 Airbnb.com 的視覺語言。製作並改進符合網頁寬度的風格指南。

—— Airbnb 的 UI 設計師工作需求

UI 和 UX 設計師的分界相當模糊,所以公司也常選擇融合這兩個角色。

生財工具:Photoshop、Sketch、Illustrator、Fireworks。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 UI 設計師這麼說:「登入和註冊連結該移到右上角。」

視覺設計師(圖像設計師)

一位視覺設計師就是「推敲畫素」的人。如果你問非設計師的人設計師在做什麼,這大概是他們第一個想到的。視覺設計師不管畫面之間如何連接,或某人怎麼和產品互動。他們聚焦在打造美麗的圖示、控制鈕、視覺元素和運用合適的字型。視覺設計師斤斤計較一些其他人忽略的細節,而且常常把 Photoshop 放大 4 -- 8 倍在使用。

從概念到執行,製作出高品質的視覺設計,包括各種解析度的桌面、網站和行動設備(圖示、圖像和行銷素材)不斷創造反映品牌形象、加強語言及為產品注入美與生命的部件。

—— Google 的視覺設計師工作需求

UI 設計師也經常擔上雙倍責任,另外製作美觀的最終成品。有些公司選擇不另僱視覺設計師。

生財工具:Photoshop、Sketch。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視覺設計師這麼說:「字距太大了,而且這個按鈕應該要再往左一個畫素。」

互動設計師(動態設計師)

記得在 iPhone 的郵件 app 裡,當你下拉重新整理時那個細微的彈跳動畫嗎?那就是動態設計師的工作。不同於視覺設計師總是在跟靜止的部件搏鬥,動態設計師創造 app 內部的動畫。他們要處理「使用者按了以後介面要有什麼反應」。舉例而言,他們要決定選單滑進來的方式,要用哪種轉場效果以及按鈕要怎麼退出。設計得好的話,動態就能提供如何使用產品的視覺線索,讓介面更加完整。

專精視覺設計,動態圖形,數位繪圖,對字型和顏色敏銳,對材料/質地有大概的認知,能實際掌握並運用動畫。具 iOS、OS X、Photoshop、Illustrator 相關知識還要熟悉 Director(或同等功能軟體),Quartz Composer(或同等功能軟體),必須具備 3D 電腦建模、動態圖形技能。

—— 蘋果的互動設計師工作需求

生財工具:AfterEffects、Core、Composer、Flash、Origami。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互動設計師這麼說:「選單應該要用 800ms 的速度從左邊漸入。」

UX 研究員(使用者研究員)

UX 研究員是使用者需求界的冠軍。研究員的目的是回答這成雙的問題:「我們的使用者是誰?」以及「我們的使用者想要什麼?」通常這個角色代表要訪問使用者,研究市場數據和彙整結果。設計是個不斷重複更改的過程。研究員可以利用 A/B 測試來得知哪個設計選項最適合使用者需求,從旁輔助這個過程。UX 研究員通常委身於大公司,那裡可以取得大量的數據讓他們有充份機會得到統計上顯著的結論。

和產品團隊緊密合作以確立研究主題。設計能同時表現使用者行為和態度的研究。要使用各式各樣的質化及一些量化研究方法,比如說問卷。

—— Facebook 的 UX 研究員工作需求

UX 設計師偶爾也會擔任 UX 研究員的角色。

產出:使用者人物誌、A/B 測試結果、使用者調查研究和訪談。
生財工具:麥克風、紙、文件檔案。
你可能會聽到野生的 UX 研究員這樣說:「我用的是 960 點,12 欄網格系統。」

產品設計師

產品設計師是個包山包海的詞,用來形容參與製作產品的外表和感覺的人。

產品設計師的角色並沒有明確定義而且每間公司都不盡相同。產品設計師可能會做少量的前端程式編寫、使用者研究、設計介面、或創造視覺部件。從開始到結束,產品設計師幫忙指出最初的問題並設定指標來支持它,然後設計、測試、在不同的方案上重複。有些公司想要在不同的設計角色選擇上更靈活的協作,來鼓勵整個設計團隊匯集自己的使用者經驗、使用者研究和視覺設計元素。

有些公司用「UX 設計師」或簡單的「設計師」作為概括的詞。要了解一家公司的設計團隊的責任分配最好的方法是閱讀工作需求。

涉獵設計的所有面向:互動、視覺、產品、製作原型。製作精美的樣品及編寫跨網頁和手機平台新功能的程式。

—— Pinterest 的產品設計師工作需求

「我在找一個設計師。」

這是我最常從新創公司聽到的說法。他們通常在找的是可以做到以上所有事情的人。他們想要一個可以做漂亮圖示、做 A/B 測試過的登錄網站、有邏輯地安排螢幕上的 UI 元素而且也許可以做一些前端開發。由於此角色涵蓋範圍太大,我們通常會聽到小公司要求雇用一位「設計師」,而非具體描述他們的需求。

以上這些設計角色的邊界非常地彈性。有些 UX 設計師也會被要求做互動設計,而通常 UI 設計師也會被要求繪圖。要找到對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形容你想要設計師在你的公司流程裡面做什麼,然後選擇一個最能代表那人主要工作的職稱。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IronYun 聯手 HPE 以 Vaidio AI 平台打造新世代智慧安防架構

在高階市場深受肯定的 IronYun(鐵雲科技)Vaidio AI 視覺平台,結合 HPE ProLiant 伺服器,提供強大的即時分析能力,適用於智慧城市和智慧製造等複雜場域,成功案例已遍及全球 40 多個國家。

目前新世代智慧安防系統朝向兩大面向發展,低階產品多半以功能有限的公版監控軟體為主,適合預算有限、規模不大的環境使用。而擁有功能強大即時分析能力的高階產品,主打偵測能力精準、可同串連多台網路攝影機等特色,能滿足智慧城市、智慧製造等複雜場域需求。在高階市場深受肯定的 IronYun(鐵雲科技)Vaidio AI 視覺平台,已被廣泛用於實體安全、科技執法、智慧城市、智慧廠房等領域,成功案例遍及全球 40 多個國家。

源自於工業技術研究院衍生新創公司的 IronYun ,其 Vaidio AI 視覺平台採用最新的生成式 AI 技術,擁有功能強大的即時影像分析能力,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上千小時的影片搜尋工作,且準確率達 99.9% 外,資源需求亦比其他品牌降低 75% 。此款產品安裝在專為 AI 應用設計的 HPE ProLiant DL320 Gen11 / DL380a Gen11 伺服器時,藉由 Intel Xeon Scalable 系列處理器與 NVIDIA GPU 晶片之間搭配,結合敦新科技的技術支援服務,能為企業人員提供可靠即時資訊,更快的反應和搜尋時間。 Intel Xeon Scalable 系列處理器內建加速器,可實現更優異的核心效能和無與倫比的 AI 效能,以及最優異的應用程式可攜性。

專為 AI 應用而生的 HPE ProLiant Gen11 伺服器

HPE 在人工智慧領域也投入大量資源,推動多項創新和應用。其中, HPE ProLiant DL320 Gen11 / DL380a Gen11 伺服器是專門為應對生成式 AI 應用的需求而設計的,主打可以消除開發和部署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基礎架構帶來的複雜性,助企業加速完成對話式搜尋、業務流程自動化和內容創作等生成式 AI 模型的部署時間。 HPE ProLiant DL320 Gen11 伺服器是專為邊緣 AI 應用設計,最多可安裝四張 NVIDIA L4 GPU 卡,同時內建 NVIDIA Metropolis 工具。至於 HPE ProLiant DL380a Gen11 伺服器是為生成式視覺 AI、自然語言 AI 模型等應用設計,最多可安裝四張 NVIDIA H100 GPU 卡,同時提供 NVIDIA AI Enterprise 軟體套件。

獨家三大特色 吸引世界 500 大企業採用

IronYun Vaidio AI 視覺平台能在全球市場獲得世界 500 大企業採用的關鍵,在於具備智慧化、持續性、擴充性等三大特色,首先在智慧化部分,可支援 10 支到 1000 支攝影機的環境,主動即時監控機制能在發生異常事件當下,立即通知管理員處理。其次在持續性部分,可搭配國際品牌的 VMS/NVR 系統、攝影機,使用,企業能連接既有、新建網路攝影機或現存監視系統,享有減少不必要資本投資、發揮設備最大價值。

而擴充性的部分, IronYun Vaidio AI 視覺平台內建 30 種以上影像分析功能,單一攝影機可執行多重分析功能,滿足各產業的多元應用需求。此強大 AI 分析功能, IronYun Vaidio AI 視覺平台應用非常廣泛,如美國養蜂場用來分析蜜蜂的活動能力、馬來西亞企業用來計算廠區的庫存數量,台灣企業則用於車輛辨識,避免外車佔用員工停車位。

隨著企業對新世代智慧安防需求日益增加, IronYun 將持續增加 Vaidio AI 視覺平台中的影像分析模組,結合 HPE ProLiant DL320 Gen11 / DL380a Gen11 伺服器的強大 AI 算力,全力滿足多元產業的應用需求,扮演企業推動轉型的最大後盾。敦新科技為 HPE 伺服器及儲存設備的專業代理商,提供 IT 投資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轉型數位化業務,協助 HPE 經銷夥伴專業銷售,凝聚從基礎架構建置到儲存設備,以及資料安全到專業服務的全面銷售能力。最新各種機種及 HPE 專業服務,歡迎洽詢 HPE 事業部 : 02-8978-5386 。  

本文章內容由「IronYun & HPE & 敦新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