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布魯諾.舒茲的《鱷魚街》 - Notes of a Proustian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我讀布魯諾.舒茲的《鱷魚街》
2014/01/15 12:26
瀏覽3,106
迴響1
推薦12
引用0

我讀布魯諾.舒茲的《鱷魚街》

閱讀布魯諾舒茲,是近來少有的、我所不確知的另一種經驗。即便是讀過兩次了,依舊有無法捕捉的情感在餘漾裡飄浮。
——
高翊峰,〈另一種不確知〉

似乎有太多人推薦《鱷魚街》上的風景,日前我慕名前往,走走停停反覆徘徊了幾次,有時細看街上的〈裁縫的人偶〉;有時匆匆經過〈肉桂店〉,不可否認地,鋪陳這條街道的磚瓦(文字)相當特別,我的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被牽引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6609
鱷魚街
Ulica krokodyli
作者: 布魯諾.舒茲

原文作者:Bruno Schulz
譯者:林蔚昀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2/11/28
語言:繁體中文

  波蘭文學國寶布魯諾.舒茲
  身處世界上最悲哀之地

  孕育20世紀最動人的小說
  有時像卡夫卡,有時像普魯斯特,
  且時常成功達到他們沒有達到的深度……

    舒茲五十歲那年因為猶太人身分,無法逃過當時那場種族大滅絕,倒楣地被射殺在街頭。這本來是六百萬分之一的個人悲劇,一個鄉村教師之死。可是一切因為兩本薄薄的小說集《鱷魚街》(Ulica krokodyli)和《沙漏下的療養院》(Sanatorium pod klepsydra)而徹底翻轉了--布魯諾.舒茲這個名字被留下來,宛如巨大的謎,不斷誘引出種種圍繞他的故事。這個來自陌生國度的陌生作家就像是遙遠的星光,微弱又持久地發亮,等待被我們發現。
  七十年的光陰匆匆過去,今天,布魯諾.舒茲的瑰麗作品終於在台灣靠岸。聯合文學將在2012年十一月推出他的《鱷魚街》, 為配合波蘭作家布魯諾.舒茲(Bruno Schulz)一百二十年誕辰及逝世七十周年,聯合文學出版社將在2012年十一月(波蘭國會頒定的「舒茲月」)推出由長居波蘭的台灣詩人譯者林蔚昀從波蘭文原文翻譯的舒茲著作《鱷魚街》(Ulica krokodyli),收錄短篇集《肉桂店》(Sklepy cynamonowe)中所有小說,而《沙漏下的療養院》則預計在明年出版。

作者簡介
布魯諾.舒茲(
Bruno Schulz1892-1942
  
20世紀最偉大波蘭語作家之一,一個有異常稟賦的作家和畫家。他出生於波蘭小鎮德羅活貝奇(現為烏克蘭境內,波蘭語:Drohobycz)的中學美術老師,終生未婚,大半生都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年輕時學習建築,並在當地高中擔任美術和手工藝課老師。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身為猶太人的舒茲被關人集中營,不久,便被納粹黨衛軍射殺在小鎮的一個街角。
  舒茲一生僅出版過兩本短篇小說集《鱷魚街》和《沙漏下的療養院》,還留下了一些傑出的畫作。1963年,上述兩部小說集的英文版問世,頃刻間被廣大文學愛好者所關注,帶起一股新的文學潮流。他的作品語言瑰麗,想像豐富,充滿奇思,被認為是「一個難以突破的極限」。舒茲不可思議的文字征服了包括以薩辛格、厄普戴克、菲力普羅斯等世界一流作家和學者,被視為可與普魯斯特和卡夫卡相提並論的文學大師。本書為舒茲遺產執行人授權第一部繁體中文譯本。

譯者簡介

林蔚昀(Wei-Yun Lin-Gorecka
 一九八二年生,台北人,在波蘭生活已六年。英國布紐爾大學
(Brunel University)戲劇系學士,曾獲全國巡迴文藝營散文首獎。
  曾於亞捷隆大學(Jagiellonian University)攻讀比較文學碩士,現於該校擔任中文教師。以中文、英文及波文創作詩、散文及小說,致力於在台灣推動波蘭文學及文化。創作及翻譯作品散見各大報、劇場及文學雜誌,著有《平平詩集》。與丈夫、兒子現居波蘭克拉科夫。


有人說布魯諾.舒茲像卡夫卡,又或者像是普魯斯特,然而我聯想到的卻是巴塞隆納的高第,其作品宛如奎爾公園色彩綺麗、創意無窮。
好比說他是這樣描述夏天的到來:
我們那棟樓位於集市廣場上,而我們家則在二樓。每天,巨大的夏季從我們陰暗的公寓穿過——它是顫抖空氣的寂靜,是一塊塊在地板上作著燃燒白日夢的陽光;它是手搖風琴的旋律,從夏日金黃色靜脈的深處流出。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傳來鋼琴的旋律,不斷重複彈奏著兩三個副歌的節拍;它們在陽光中暈倒在白色的人行道上,迷失於深沉白晝的火光裡。打掃完房間後,阿德拉放下布窗簾,讓陰影進入屋內,這時所有的顏色都降了八度,房裡充滿了陰影,彷彿浸淫在深海的光線中。一切的事物都在這綠色的鏡子中顯得更加混濁,而夏日的燥熱則在窗簾上呼吸,在午後的夢境中輕柔地搖晃。 (p.42,〈八月〉)

又好比說他是這樣描述一株垂死的向日葵:
在那兒有一朵生了象皮病的向日葵。高高地長在粗壯的莖上,穿著黃色的喪服,等待自己沮喪的生命走到盡頭。它臃腫、可怕、大而無當的軀殼看起來彎折、扭曲,而天真的風鈴草和小野花則穿著它們新漿好的、白色和粉紅色的襯衫,無助地站在一旁,無法理解向日葵的巨大悲劇。 (p.47,〈八月〉)

甚至,我們生存的城市在他眼中也都是有機的生命體:
那個時候,我們的城市已經在黃昏冗長的灰暗中越陷越深。它的邊緣長出陰影的皮癬、毛茸茸的黴菌和鐵灰色的青苔。
才剛褪下黑煙和清晨的薄霧——日子馬上就陷入低沉、琥珀色的午後,有一瞬間變得金黃透明,像是深色的啤酒。然後它很快就墜入了多彩、遼闊的夜,墜入它那美妙、多重的拱形屋頂之下。 (p.63,〈著魔〉)

在這樣的夜晚,叫一個少年去辦一件緊急又重要的任務,實在是太魯莽、太輕率了,簡直是不可原諒。因為在夜晚幽暗的微光中· 街道會不斷增生、彼此糾纏、互相交換。在城市深處展開了——這麼說好了——雙面的街道、替身的街道、說謊的街道以及騙人的街道。我們的想像力被迷惑、混淆,於是創造出虛幻、彷彿從很久以前就熟悉的城市地圖,在那裡,這些虛幻的街道都有白己的位置和名稱,而豐饒、有著源源不絕生殖力的夜晚則不斷為這地圖加入新的街道,做出虛假的排列組合。 (p.175~176,〈肉桂店〉)

在〈譯者序〉,本書的翻譯者林蔚昀提到了她和一位舊書店主人的對話,當對方知悉準備將布魯諾.舒茲的作品翻譯成中文
......店主人揚了揚眉毛,露出讚賞的表情,但也不禁憂愁的問:「臺灣的讀者能讀懂舒玆和他的世界嗎?」

然而這樣的疑問,顯然在原作本身獨特的表現以及譯作精采的演繹之中,已經可以得到解答。

布魯諾.舒茲的《鱷魚街》就是這樣複雜多變、難以捉摸……
最終,《鱷魚街》的風景有多麼美好,還是要由您自己親身體驗,一探究竟吧!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花面
2014/01/16 09:48
讀過

Bruno Schulz 所有的短篇小說,很欣賞他寫作的技巧,記得他的故事都發生在

黑夜裡,都發生在他的童年時候,如真似假,詭祕多變,有點超現實主義或者象徵主義的味道,或者他本人的不尋常的幻想力。。。

好書值得一看,值得推薦。

除了普魯斯特之外,和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相遇也都是相當美好的閱讀經驗,像是之前提過的朱利安.拔恩斯、奧罕.帕慕克...

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夠亦步亦趨跟上您的腳步欣賞到更多、更美好的閱讀風景 害羞

le14nov2014/01/16 17:5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