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溥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张恩溥

道教正一派第63代天师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张恩溥(1904~1969),字鹤琴,号瑞龄,正一派著名道士。江西贵溪人。继嗣正一派六十三代天师。精于道学,擅长符篆法术。民国13年(1924年),在上海参与“正一道教祈祷和平大会”,并嗣天师位.民国21年,在上海主持“罗天大醮"法会。民国23年,在沪参与发起“全国祈雨消灾大会"。民国35年冬,为再次组织全国性道教会,维护道教事业,巩固嗣汉天师地位,在上海延真观(三茅阁)邀集道教界名流,举行上海市道教会筹备会议,强调“宗教为重,团结为重”,消除宗派之间成见,提出建立全国道教会,必须从建立地方道教会做起。民国36年,曾就组织全国道教会事与全真派李理山协商,终因意见不一,未得结果。1949年夏去香港,次年去台湾,住台北大龙峒觉修宫,创立台湾省道教会,历任理事长。又组织道教居士会。1964年,出访南洋各地。1969年,去菲律宾弘道传法。同年12月25日病逝台北。 [2]
中文名
张恩溥
别    名
张鹤琴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69年12月25日
职    业
道士
主要成就
道教正一盟威道第63代天师
国民党第二十军副军长
出生地
江西龙虎山
信    仰
道教
代表作品
《道教文化》,《道教学探索》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张恩溥(1904~1969),字鹤琴,号瑞龄,谱名道生。父张元旭袭六十二代天师,母万氏。张恩溥自小嗜甜食,故烂掉几颗牙齿,嘴巴有些咧。1924年袭承天师称号,序位六十三代。因其个子瘦长,脊背微驼,贵溪老百姓常呼其为道生驼子,或驼子天师。张恩溥启蒙读书不久,家中便发生了一场变故。民国元年(1912 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为破除迷信,贵令江西都督府将前清给予张天师的封号取消,天师府的田产没收。事过不久,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张恩溥的父亲通过任长江巡阅使的江西老乡张勋,在袁世凯面前陈情,袁世凯于1914年下令:恢复张天师封号,发还田产,并授予张元旭三等嘉禾勋章一枚,赐题“道契崆峒”匾额一块。
时奉父命正在贵溪清末举人曾春谱门下学四书五经的张恩溥,从此便无心读书,于画符、念咒、打醮等道教礼仪诸多留意。张元旭便带着张恩溥耳提面授,讲经布道,父子二人跑起了码头。先是有吴佩孚派专使礼迎洛阳,后有孙传芳邀去江宁,每到一处都被当作神仙,顶礼膜拜。民国8年成立“万国道德会”,张元旭作起了名誉会长。至此张恩溥父子在上海、汉口等地建立公馆,对前来求符求篆的人待价而沽。
1924年正月张元旭殁于上海,张恩溥始正式承继天师称号,进出豪门,广交夤缘。后因北洋军阀已成瓦解之势,失去政治靠山,遂回贵溪上清天师府故地。
1926年秋北伐军占领南昌, 1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决定没收张天师财产,用来组建一支农民自卫军,配合北伐军进军赣东北。方志敏派秘书游秀伯到贵溪上清接收张天师财产。时贵溪县长平震事先得到风声,会同一个姓彭的地痞借机向张恩溥恫吓。张恩溥只好花了几千块大洋请其周旋,致使游秀伯的工作无法开展.1927年1月邵式平以特派员身份来到贵溪,与共产党员江宗海、上清镇工会领导人李胜才,带领上清农会、上清小学教师组成的暴动队占领天师府。张恩溥躲在一间小屋里被捉。“镇妖堂”、“伏魔殿”被捣毁。那些镇妖罐当着天师张恩溥的面被一一打碎。“阳平治都功”的大玉印和三五雎雄斩邪剑、噙水杯等被没收,并将张恩溥解至南昌关押。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朱培德释放了张恩博,而张恩溥的财宝却没了下文。张恩博只身赴上海,住梅兰坊8号,不时有各色人等前来祈求符篆,收入颇丰。后其家中妻子丁翠花闻知张恩溥与人有染,便赶到上海大闹。张恩溥经过这场风波,精神萎钝,开始吸食鸦片,后经众人劝诫,未酿成患。两年后又回贵溪天师府内家居。天师府中有管家、警卫、厨师、奶妈、丫头等。这些人,时多时少人数不定。张恩溥画符扭屈盘旋一气呵成,颇有神秘感。打醮做法事多由一汪姓人担任“法官”.故贵溪人有“张不离汪,汪不离张”之说。张恩溥的收租等事多由管家黎守贞处理。此人为人凶狠,上清人十分恨他。1925年12月,他用一根扁担先后打死打伤十余个佃户(后来当了国民党上清区长,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张恩溥待人处事则较随和,尤喜欢打麻将,然技艺不精多有所出。一次在贵溪茨荸弄和开药店的黄老板打牌,黄老板扣住“五条”,使张恩溥合不了牌,便开玩笑说:“张天师,你连五条都变不出来,还捉什么妖怪呀!”张恩溥面红耳赤,无可奈何。
1937年张恩溥曾计划创办道学院,因日军侵华不果。张恩溥长期在上清、贵溪无所事事,与常人无异。贵溪人说:“绝不绝,灭不灭,六十三代歇一歇。”并流传“张天师吃狗屎”的故事。
当时上清张、蔡、李、鲁四姓最有势力,张姓与蔡姓是对头,互不通婚。张恩溥的亲家便是县自卫大队长鲁坚。张恩溥居上清,在外地颇有影响,国民党的达官显贵李烈钧、朱培德、王陵基等与之有交往,而贵溪籍的彭程万、桂永清、黄维等因熟悉底细却不以为然。
抗战胜利后,王陵基当四川省主席,特请张恩溥赴四川做客。回来不久,人民解放军的炮声就已响彻大江南北。1949年张恩溥扔下妻女,带“长子”(养子)张允贤、秘书龚行建、侍卫邱建忠,经韶关、广州、澳门辗转到台湾。
张恩溥在台湾创立台湾省道教会,设立了嗣汉天师府驻台办公处。1957 年聘请人开展道学研究。1964 年出访东南亚宣扬道教,1969年 12月25日患癌症死于台北家中。
张恩溥打醮所取因人而异,如给湖北督军肖跃南,给上海哈同打醮一次可收数千元。天师所谓的符是画在纸上或白绫子上的墨迹,名称不一,诸如六甲催生符、镇宅符、护身符、祈子催生符,..意味的是张恩溥却祈求不到自己生“儿子”,现有三个女儿张婉香、张稻香、张宜香在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