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台灣天才博士:台灣產學合作的最大問題,在於「距離太遠」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留美台灣天才博士:台灣產學合作的最大問題,在於「距離太遠」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台灣近期致力於推動產學合作,希望藉由政府政策引導,讓產業與學界接軌,達到真正的產官學黃金三角。

不過,這樣的合作似乎還有改善的空間。曾於美國大學擔任教授的天才博士,看待台灣的產學合作,直言「距離太遠」,並決定回台出手協助幫忙,希望讓台灣的產學合作能夠達到真正的效果。(責任編輯:林厚勳)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財務數學博士林敬倫挾著資訊工程和財務數學的專長,不僅在臺灣成立計量團隊,將美國計量財務經驗引進臺灣,擬藉由金融科技提升臺灣國際競爭力。在加入科技部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IFT 方案)之後,讓他能發揮的空間更大,希望透過 LIFT 方案來推動臺灣計量財務的產學發展。

天才台灣博士,成為美國知名理工學院最年輕教授

林敬倫博士專長在於電腦科學與金融數學,以僅 3.5 年時間取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財務數學博士學位,更於 2010 年獲得摩根史坦利銀行(Morgan Stanley)Excellence in Financial Market的殊榮,之後便任教於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為此校最年輕的企業教授。

除了在學術界的成就之外,林敬倫博士在 2013 年在美國創立 Gamma Paradigm Capital,這是以財務工程為出發點的資產管理公司。之後,林敬倫博士擬將金融數據科技的發展延伸到臺灣,於 2015 年開始於臺灣籌備當地的團隊,並結合臺灣的資本市場與技術人才,2016 年正式成立跨國的計量團隊─高曼計量財務(Gamma Paradigm Research)。

近兩年將重心放在臺灣與美國兩地的發展,美國的教職並未中斷,他成了兩地的空中飛人。

LIFT 方案幫大忙,回台開始大展拳腳

2017 年底,經由朋友傳來科技部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IFT 方案)開始徵件的訊息,延攬海外學人回國服務的宗旨正好迎合林敬倫博士有意在臺灣大展拳腳的抱負,於 2018 年 1 月加入方案、返國服務。

林敬倫博士很清楚自己在臺灣發展的計畫,「這(LIFT 方案)是很有彈性的計畫,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在臺發展。」他指出,有了 LIFT 方案支持,不但讓他原訂的計畫能夠比時間表提前進行,甚至讓他可以發揮的空間更大,除了與金融業持續接觸洽談合作之外,希望透過 LIFT 方案來推動計量財務的產學發展。

圖片來源:PIXNIO,CC Licensed。

外國學界與業界的短距離,正是台灣所欠缺的

林敬倫博士表示,「在美國,學界和業界距離(gap)很短。」意謂在美國,教授創業是被允許,這與臺灣現況大相逕庭。正因如此,林敬倫博士很清楚業界和學界的需求和角色各是什麼。

回到臺灣之後,除了積極與產業界洽談合作之外,他也密集拜訪各大學金融領域的教授,希望以自己既是教授學者,又是產業界專業人士的雙重身份,將臺灣金融學術研究轉化為商業價值。林敬倫博士坦言,雖然並非在計畫內,反而是 LIFT 方案讓他更有發展的機會。

林敬倫博士的目標在結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及專家智慧(Human Intelligence)的資產管理服務,朝著大數據以及進階機器學習模型兩大方向來發展,大數據指多元化數據應用,進階模型則是以財務工程為出發點的機器學習理論來偵測複雜的市場。

林敬倫博士認為,臺灣擁有制度完善的金融體系,如將以上兩者的美國經驗與臺灣的金融投資服務結合,以及高水準的科技人才,可望藉由金融科技為臺灣提升國際競爭力。

林敬倫博士簡歷

學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數學與統計博士(專攻財務數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資訊工程碩士、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士

經歷: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企業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兼任教授、美國高曼計量財務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

─ ─

科技部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Leaders in Future Trends,LIFT),期號召臺灣赴海外留學人才返國,將其國際新知帶回國內,並與產學研各界進行交流擴散。歡迎具中華民國籍 45 歲以下有意返國服務的海外學人隨時提出申請;也歡迎產學研界與 LIFT 學人交流合作。

更多相關資訊歡迎鎖定 LIFT 官網:https://lift.stpi.narl.org.tw/about

─ ─

(本文訊息由 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 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Tech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Flickr,CC Licensed。)

其他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打破產學差距隔閡!學界業界聯手,聯手推動台灣成為世界物聯網領頭羊
【為何人生如此空白?】台灣人最愛講產學落差了,空洞高等教育就是罪魁禍首
從國外回台參與新創,留洋博士:台灣是許多領域的隱形世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