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剧《红丹心》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该剧是一部讲述拨乱反正之后,成为王的先宗嫡长子李泰成为朝鲜的王之后开展的古装正剧故事,主要讲述了与软弱的父亲不同,想要成为绝对君主的李泰与拨乱反正,反…
关注者
1
被浏览
1,393

1 个回答

上篇分析:李准新剧《红丹心》镜头语言分析,214预言惊艳“落花秀”

这篇继续分析3、4集的镜头语言。


第3集一段哀伤凄婉的音乐串联起两个场景,没有台词,仅用场面调度来对比出男女主两人,虽有相似的悲伤心情,但身处完全不同的处境!


这段有3个值得注意的细节,一是光与色彩的对比,二是重量的对比,三是空间的对比。


男主这边,阳光只能从衮龙袍袖子狭窄的缝隙中透过来,而大部分被遮住,画面整体乌黑;对比女主那边,阳光明媚,没有受到太多阻碍,透过树叶照射下来,使整个画面呈现金黄色。一明一暗,金黄与乌黑,光与色彩对比明显。



接着拍宫女们为王穿衣,一层又一层将繁重的衣服套在他身上,也可以看作层层重量压在他身上,给人”重量感”,对比女主那边轻飘飘飞舞的彩色布料,一轻一重,凸显环境(处境)的不同影响。


同时也可以结合第一点的光,前者的光线明显受到阻碍,被门分割成小块,显得压抑黯淡,后者光线没有阻碍,画面依旧明亮。



再来是空间对比,下面两个都是大远景,已经是一个尽可能开阔视野的距离了,但感觉还是相差甚远。最明显的区别是一个室内、一个室外,环境使相同的景别呈现不一样的构图,前者是封闭式构图,后者是开放型构图。



一边是黯淡、沉重、封闭的处境,看光线被阻碍的程度,服饰以及色彩本身带来的重量感,空间虽大却是禁锢的场景;另一边是明亮、轻飘、开放的处境,虽然说女主求婚被拒也很伤心,但她还不知道残忍的真相,所以此时两边承受的情感重量也是有差别的。


对比的手法在这部剧运用得非常多,渗透在每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镜头中。比如,最常用的,人物在说话时的面部特写镜头,左相、兵判、王,这是三人在同一天晚上,分别在各自的空间打小算盘的戏。



三个场景都是暗调,画面较黑,主要光源都是蜡烛。这样一来就有了明暗对比,蜡烛的光让三个人的脸都一半在明一半在暗。


光影可以用来营造心理气氛,本身也携带一些象征性意义。通常,黑暗象征邪恶、未知、隐藏;光明则是安全、真理、显露。在这里,三人都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各自的盘算和野心,就是那隐没在黑暗的一半面孔。



特别是左相,他这场戏的第一个镜头是背影先出。一般来说背对镜头代表着有不想被人知道的事。暗示左相更加老谋深算一些,藏得多,而兵判和王的心思,显露出的多一点,几乎是彼此都心知肚明的程度。



即使不是晚上,导演也非常爱用光影的明暗对比来表现人物。一半隐藏一半显露大概也是他们的内心常态了。同时,有明暗对比也会增加画面本身的层次,突出了电影般的摄影质感。


我认为导演算是把光用到淋漓尽致了。在左相与兵判两次对峙的戏中,兵判的脸朝向太阳,在阳面,而左相的脸背对太阳,在阴面。太阳象征天子,也就是王。



兵判站到王的阵营了,所以向阳,与左相变成了相反立场,现在是对立的关系了。这样看,光都在兵判脸上,是不是他比较有利呢?


但导演为了表现一种权力制衡、势均力敌的对峙关系,特别以仰角去拍人物,让两个人都看起来很高大,尤其从左相的角度,虽然脸整个是黑的,但气势上完全不输。



我尤其喜欢这段,导演用大特写镜头表现两人权力制衡的细节。左相和兵判喝酒,兵判用单手接酒,但左相不给倒。一般只有亲近的朋友,至少是同一阵营的人,才能单手接,否则就是要按礼仪双手接酒。


大特写左相的眼神,笃定、沉稳又冷酷无情,而且不眨眼。兵判见状,不得不看眼色,这时镜头发生变化了!原本是聚焦在画面右边这只眼睛的,随即变换成聚焦左边眼睛了。


我觉得表现一个快速看眼色过程的同时,也是小小的暗喻,兵判意识到这个处境,是一个转换阵营、划清界限的转折点。



权谋部分以暗色调为主,只有到浪漫部分画面才会明亮、鲜艳起来。男女主在市场的相遇,虽然是被安排好的,但也非常唯美。


导演巧妙地运用彩色纱帘,不仅让背景色彩变得柔和、梦幻,也起到了遮挡不必要人物、增强视觉中心的作用。



配上阳光,渲染了浪漫、朦胧的效果,两人若隐若现,似乎也暗示着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处于一种微妙的过渡期,还未说破,但似乎也要瞒不住了,明明思念彼此,又不能光明正大的诉说爱意的矛盾处境。



台词完全直白地明示即将到来的情节,她最终还是会来到他的世界。


宫门前,用一个巧妙的转场揭示了她注定的命运,再次回到宫里。



这一次,她不是作为世子嫔,而是作为左相侄女,和兵判女儿一起举行“独牢宴”,这个名字听着就很讽刺了,明明是嘉礼,是喜事,却因为没有王参与,所以是“独牢”,有种“一个人进入一座华丽的监狱”之感。


权臣与王的权力斗争延伸成了两个女人的斗争,而她们是以这场斗争的“献祭品”身份走在这条狭窄的小路上。


尤其是这里使用了鸟瞰镜头,配上一地的黄色落叶,更加强了荒诞、萧瑟的宿命感。



第4集结尾两人相认,窗外飘起飞雪,与第1集结尾的火花又形成了冰冷与炙热的对比。同时呼应了她作为世子妃时,他帮助她逃跑时候的雪。在雪中逃离王宫,又在雪中归来王宫。



雪的意象在第一集开头“请求废黜”情节也出现过,是一个奠定全剧基调的重要意象,雪是悲剧的开端,伴随着重大转折情节出现。目前看来,雪在这部剧中是冰冷、悲凉又沉重的象征。



如果只是让两人在惊愕中相认,似乎还不够力度。导演将男女主相认与左相下棋的两条线交叉剪辑,在这场博弈中仿佛左相就是“导演”,王是他手中的白棋,他是黑棋,他已经看透、料到了王下一步要走到哪里,而他早有大招等在后面。



“自充手”或“自紧气”,简单来说,一个棋子旁边的空位是它的“气”,左相先是下了一个白棋(指代王),旁边是空的,那么这个空的位置就有白棋的“气”。可以理解为王下了一步棋,用拖延战术,为兵判之女成为中殿争取了时间,暂时气势旺盛。


如果这个白棋旁边,是同色棋子,两个棋子的“气”就会连在一起,变得更强大。可是呢,左相偏偏把自己的黑棋下在了白棋旁边,黑白棋子紧挨着,那么黑棋就断掉了原本白棋的“气”。


相互作用下,既然黑棋去断了白棋的“气”,黑棋自己的“气”也自然灭掉了,所以说是将自己往死境逼的下法。指的就是将女主贞儿假扮侄女送进宫的这一步棋。左相知道这一招是危险而大胆的一步棋,搞不好会让自己家门覆灭······


结合前面王下棋,以棋子喻臣子,殊不知王自己也是别人棋盘中的棋子!这场博弈,在导演巧妙的调度下越发显出趣味与智慧了。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之后还会继续更新《红丹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