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破冰,拉近與客戶間心的距離

文◎編輯部

0
637

  銷售保險最擔心的,就是走不進客戶的心裡,因此破冰就成為了每位業務員的必修課。但是既然要破冰,又該從何破起,才能有效走進客戶的心裡?

  「破冰」是交際學術語,原意是破冰船將凍結在水域上的冰層擊碎,以便船舶航行,後引申為打破人際交往上猶如冰層的猜疑和疏離。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陌生人之間存在戒心,也缺乏情感溫度與信任,因此就像隔著隱形的冰層,需要破了這層「冰」,才能讓他人接受你、認可你。

壽險行銷流程中的2次破冰

  壽險行銷活動發生在人與人之間,業務員與準客戶之間的破冰,和社交關係中的破冰並無區別。在壽險行銷過程中,最難的環節是客戶開發,根據多年國際龍獎IDA會員壽險行銷調研結果顯示,有接近50%的IDA會員認為開發客戶是最難的環節,而破冰就是此環節中的關鍵。

第1次破冰:面談中的破冰

  在壽險業,傳統意義上的「破冰」是指接觸面談過程中的破冰,也就是初次與客戶見面時,是否能順利開啟交流與互動,並給準客戶留下好印象。許多新進業務員雖然面談時很努力,但並沒有打破與客戶之間的冰層,這便是新客戶開發極為不易的一大原因。

  由於過往某些不夠專業的業務員帶來不少負面印象,使得民眾難免對保險業務員抱有戒心,因此準客戶對陌生的業務員容易懷有較重的戒備心理,所以業務員在面對準客戶時,在面談開始的5~10分鐘可以先不談保險,而是以合適的方式化解緊張的面談氛圍,拉近彼此的距離,贏得準客戶的好感,這樣才能讓接下來的面談得以順利推進。

  比如,與準客戶第一次面談時,應該以恰到好處的寒暄、自信的自我介紹、拋出對方感興趣的話題等作為開場白。面談破冰成功後,業務員才能獲得客戶的信任,進而開展諸如需求分析、促成等進一步的行銷流程,最後順利成交保單。

第2次破冰:人際交往上的破冰

  第1次面談時破冰成功只代表準客戶不排斥業務員,彼此之間從此算是認識,但雙方依然缺乏深度的信任,客戶不會輕易袒露自己的家庭財務情況及保險需求,因此距離成交還很遙遠。

  業務員要想成交這位客戶的保單,還要學會人際關係層面的破冰,在第一次面談破冰的基礎上打鐵趁熱,不斷地創造與準客戶接觸的機會,透過問候、關心等一系列行動拉近與準客戶的心理距離,讓準客戶逐漸對業務員熟絡,信任業務員的專業度,最後認可業務員。因此破冰不僅指面談中的破冰,還進一步延伸至後續業務員與客戶之間的關係破冰。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