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loudMile Solutions Day 高峰會】掌握 Gen AI 時代核心競爭力! CloudMile 萬里雲打造雲數據生態系,引領企業實踐數位轉型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2023 CloudMile Solutions Day 高峰會】掌握 Gen AI 時代核心競爭力! CloudMile 萬里雲打造雲數據生態系,引領企業實踐數位轉型

為了推動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發展、強化整體產業鏈在未來 AI 領域的關鍵地位,「 2023 CloudMile Solutions Day 高峰會」以 AI 賦能、企業韌性、永續轉型及數位生態圈為主軸,邀請產、官、學界關鍵領袖,共同探討在 AI 議題席捲全球的此刻,台灣企業如何提升數位韌性、強化核心能力,引領全球數位產業的發展?

「 GenAI is having a Netscape Moment ,」CloudMile 萬里雲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劉永信在開場致詞時便揭示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其中更強調 GenAI 的核心就是「數據」,未來「數據」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這樣的背景下 CloudMile 萬里雲致力成為數據管理(Data Management)領先者,並為企業導入 Gen AI 數位韌性,掌握打造營運韌性與綠色轉型的致勝關鍵。

CloudMile 萬里雲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劉永信強調未來 GenAI 的核心就是「數據」,「數據」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象徵。

企業數位轉型第一步:「上雲」的關鍵是什麼?

「多雲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CloudMile 萬里雲營運長高斌桓於活動開場時強調,眾多企業面臨「跨雲平台」的整合與資安管理,但多半仍缺少能夠做到跨雲資安監控及管理的工具。根據 IDC(國際數據資訊有限公司)調查顯示,未來一年包括數位原生業者、金融服務業者在內,各大企業投入雲端服務的資金將持續增加;其中,製造業在內的傳統產業預計將增加 48% 的雲端投資。

不只如此,「所有人都朝向多雲的方向前進」,高斌桓表示,在「跨雲平台」的佈局之下,資安及營運韌性將會更顯重要,「對於企業而言,怎麼善用新科技、利用 AI 數據、機器學習的力量協助發展,以及如何做到成本控管與優化是當務之急。」為此跨雲整合、資料儲存、數據分析與優化將成為未來企業提升 AI 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最後談及台灣未來的產業趨勢,高斌桓提到,由於特殊的地理優勢與具有完善半導體供應鏈,台灣未來在「資料中心(Data center)」方面也將扮演關鍵角色。

CloudMile 萬里雲營運長高斌桓強調台灣未來將有機會成為亞洲資料中心樞紐與創新基地。

以「全球前瞻趨勢,接軌 AI 商機」為演講主題的 AMD 亞太區業務總監劉樹斐,藉由電影《脫稿玩家》為比喻,認為未來人工智慧有望掙脫束縛,擁有自己的個性與更鮮明的邏輯。「AMD 希望能以高效能運算為人類帶來改變,隨著未來 AI 市場的成長幅度驚人,也將帶動運算加速器市場份額在五年之內成長至 150 億以上的市值。」劉樹斐指出,AMD 基於與各家公有雲企業緊密的合作,並且在 HPC(高效能運算)以及超級電腦的運算部署上也佔據領先地位,未來將持續做為未來 AI 產業發展的緊密夥伴。

企業如何有效佈局提升內部數位韌性?

過去幾年由於疫情、地緣政治等特殊情況的推波助瀾,加速企業數位轉型發展,再加上全球淨零永續趨勢、消費者行為改變,大環境的變遷促使企業重心與發展方向隨之更迭。針對以「新企業數位軍備競賽,台灣企業如何佈局未來?」為題的焦點座談,產、官兩界也分享企業如何佈局數位韌性的想法。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AI 已不僅是科技發展而是關係到個別公司的競爭力強弱:「AI 做為各行各業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工具,要更好地掌握這項工具,企業勢必得掌握『算法』、『算力』以及『數據』三個核心能力。」陳良基認為,過去企業競爭力建立在核心經驗的傳承,現在則更重於數據的傳承,但凡一間企業能夠掌握營運模式數據,提升經濟力、生產力,就更有機會掌握優勢。

「導入 AI 並非要企業放棄核心能力,而是透過 AI 做到核心能力的提升,使客戶能夠獲得更好的服務,」陳良基表示,新的時代將是團體戰,企業無需樣樣精通,但要即時與相關夥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透過「打群架」的方式才有機會使這波 AI 導入的趨勢帶動台灣整體產業的提升。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未來企業必須透過「打群架」的方式,才有機會使這波 AI 導入的趨勢帶動台灣產業提升。

從政府、企業到人才,在 AI 大趨勢底下是個環環相扣的緊密生態鏈。承接陳良基所言,CloudMile 萬里雲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劉永信進一步補充,他認為:「若企業想要提升數位韌性,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首先『上雲』是打底的過程,不管是多雲、混合雲,在符合資安的情況下,數據管理將會成為企業相當重要的核心能力;因此,『數位管理平台』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讓雲與雲之間共同協作,並確保資料的安全,藉此建構企業的數位韌性與競爭力。」另一方面,劉永信也提醒企業:「並非所有企業內核心資料都需要『上雲』,對於企業而言,如何建立好的 API 生態系才是最重要的。」

在打好雲端基礎之後,接下來攸關 5G、AI 及 IoT 解決方案的難題,台灣大哥大有許多服務經驗。對此,台灣大哥大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吳傳輝分享:「我們在 5G、AIoT 方面,過去這些年已經協助許多企業客戶,包括製造、醫療、物流、零售等產業導入 5G 及 AIoT 進入他們的場域,在導入新工具的同時,我們也很在意這些工具能如何協助企業達成其數位轉型的『目標』。」強調企業數位轉型的第一步即是「設定目標」,並審慎思考如何使用新科技來產生有效的應用,才能真正使企業韌性和敏捷度有所提升。

台灣大哥大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吳傳輝分享為合作夥伴導入 5G 及 AIoT的實戰經驗。

影響數位轉型成敗的關鍵因素

鎖定目標才有辦法制定策略,企業在進行數位轉型的過程中,究竟哪些因素影響數位轉型「成功」與否呢?第二場「強健企業數位 DNA,建構強韌產業生態圈」焦點座談,就從這個問題展開。

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詹婷怡認為:「對於企業而言,數位轉型的目的不外乎:運用科技、解決問題及創造價值,因此企業在決定數位轉型之前,勢必得把以上三名想清楚、看明白。」接著,詹婷怡提出三個企業檢視數位轉型成果的重要指標,首先是「 People 」,意味著以人為核心,凝聚團隊成員的共識,帶動團隊成員做到心態轉型;其次為「 Process 」,數位轉型將有機會改變既有流程,藉此顛覆行業,達到產業升級、商業模式創新的目的;第三則是「 Tech 」,意即企業要瞭解數位轉型需要導入什麼新的科技工具,包括基礎建設、數據收集、分析及管理等。

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詹婷怡提出三個檢視企業轉型成果的重要指標。

談完檢視企業數位轉型的三項重要指標,臺灣大學 TPIDC 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產學聯盟主任陳忠仁接著表示,企業可以用「 SLSI 」 作為企業數位轉型的 4 個重要檢核點,第一個 S 代表「階段」,意味著企業要確實掌握自己位於數位轉型的哪一個階段;其次 L 為「領導」、第二個 S 則為「策略」,最後 I 則是「執行」,透過這四項步驟,就可以更有效地協助企業分段式地檢視數位轉型的成果。

確立目標並依照策略步步完成數位轉型的部署,是否就意味著數位轉型的成功?台北富邦銀行副總經理張志清務實地提到數位轉型成功的要素很多,包括企業文化的建立、高階主管鼎力支持、跨部門協作等。至於為什麼有些人成功,有些人轉型卻不盡人意?探究其原因,張志清指出:「至始至終,目標明確還是最重要的。」

每一個行業都有不同的核心業務,數位轉型意味著:流程高效化、客戶體驗提升與從自動化進入智慧化。要達到這些目的,須經過一連串的部署與考驗,因此張志清表示,數位轉型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歷程,最終仍與「文化」與「溝通」有關,透過數據承上啟下、提升客戶體驗,並以流程自動化取代人力使用,對內對外都發生質變,才能將數位工具與神經連結起來,達到最終個性化及智慧化的成果。

台北富邦銀行副總經理張志清強調企業投入數位轉型的過程中,「目標明確」是影響成果的關鍵。

延續上述企業數位轉型策略的重要性,Electrum Cloud 蔚藍雲策略諮詢總監黎嘉龍在演講時指出,有超過 70% 企業無法成功進行數位轉型,都是太過於專注「技術層面」,卻忽略目標與策略訂定的重要性。黎嘉龍指出:「把 AI 解決方案導入公司最重要的並非技術問題,而是資安以及公司內部同仁是否可以改變他們既有的工作習慣。」

因此在策略面上,蔚藍雲策略諮詢可提供在「數位轉型前」的評估與規劃,黎嘉龍認為,企業在實際執行數位轉型前,應該專注思考兩個問題:首先是「為什麼要做?」其次為「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最終數位轉型可以為公司帶來實質上的效益又是什麼?只有清楚數位轉型的策略藍圖,才不會淪於白忙一場的境地。

AI 如何實際落地應用,打造數位化藍海策略?

TechOrange 科技報橘社長戴季全,在「數位化藍海策略,導入 AI 突圍心法」這場焦點座談中,分別聚焦在 AI 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導入 AI 應用的實戰經驗。CloudMile 萬里雲數位經濟實驗室總監王教昌分享:「有了數據之後,數據要能轉換變現,則需要有所謂的數據策略。」數據策略要先強調安全治理,接著才能真正做到 AI 應用,最終才能提升客戶服務甚至發展出全新的產品線,「目前企業導入生成式 AI 不外乎希望提升客戶體驗、促成營收成長,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理解大型語言模型有哪些限制,並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對接企業內部的 KPI 或者發展目標,才能進一步討論如何應用,」王教昌說。

在企業應用 AI 實例方面,成功將生成式 AI 導入商業場景的光禾感知創辦人暨執行長王友光表示,2023 年光禾感知協助民視打造 AI 主播,便是看準了人類對於影像科技的需求。他認為,影像科技將會是長期事業,在生成式 AI 的推波助瀾之下,其發展會相當劇烈且快速,「我們一直考慮的是,怎麼樣在對的時機點推出對的題目、解決對的問題。以民視推出 AI 主播『敏熙』為例,我們在思考的是當代用戶時間花在哪裡,藉此為影像科技找到市場空間,創造真正被需要的產品。」

光禾感知創辦人暨執行長王友光相信影像科技將是長期事業,並在生成式 AI 的影響下,讓發展會相當劇烈快速。

要支持更多的應用可以發生在更多意想不到的場景,便不可不提及算力的重要性。「技術每天都在變,即便生成式 AI 看似降低了某些技術的進入門檻,但是一進到裡面,仍然會發現這是一大片草原,不知道要往哪裡去,」面對 AI 快速發展的今日,學界和教育如何因應的提問,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兼電資學院副院長高宏宇秉持開放卻也嚴謹的心態提到:「基於 AI 技術快速發展的現況,學界也不遺餘力地與業界合作,在解決業界問題的同時,也使產學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才能更實際地解決發生在商業場域的問題。」

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兼電資學院副院長高宏宇從學界角度,分享生成式 AI 為教學場域帶來的改變。

「資安治理」是數位轉型不可或缺的根本

這場「2023 CloudMile Solutions Day 高峰會」關注面向非常廣泛,從數位轉型的策略、目標與導入至實踐過程中的種種考驗,到最根本的「資安」問題也含括其中。針對企業使用雲端服務需要養成的資安意識,CloudMile 萬里雲解決方案架構團隊主管梁文典在演講中分析:「對於許多導入相關服務的企業而言,與其說沒有資安藝術,不如說缺乏相關的資源與人才。」

至於在「強化雲服務,打造國安級資安防禦」這場焦點論壇中,主持人也向與談人拋出:「究竟在雲端環境中,企業如何強化資安,降低可能的風險?」的疑問。

對此,CloudMile 萬里雲技術副總陳曉煒應答:「生成式 AI 帶來了很多對『資安』議題的新討論,包括資料來源的可信程度,我們是否可以做到結果來源的可追蹤性?人們運用及與 AI 對話時有隔離性嗎?別人會不會看到?」因此,陳曉煒也強調針對客戶轉型之旅,CloudMile 將會評估、規劃並提供顧問服務,並在每一個階段協助環境建置與落實資安,以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安全無虞。

CloudMile 萬里雲技術副總陳曉煒點出生成式 AI 帶來許多對資安議題的討論與反思。

除此之外,企業內部養成所謂的「資安意識」也相當重要,奔騰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張潮濬特別強調:「有 99% 的資安問題來自於人」,CloudMile 萬里雲技術副總陳曉煒及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所長何玲玲也附議:「即便安全性層面有很大一部分的責任來自『雲供應商』,使用其雲服務的企業也必須共同承擔資安的責任。」面對很多用戶誤以為自己受到雲提供商完全保護的情形,何玲玲指出,這樣的想法其實很危險:「因為彈性的特性讓非常多的企業資料上到雲端,卻也使得數位攻擊面向更為複雜。企業的資安管理重點應該從網路安全,轉而強調資料傳輸過程中,網路做為『媒介』的安全性和隱密性。」同時企業在每一個營運環節都需要更加注重資安的防護,何玲玲也提到:「資安責任是不可以全然外包的,不管是雲服務商還是使用服務的企業,雙方都應該負起相對應的責任。」

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所長何玲玲提醒企業的資安管理重點應該從網路安全,轉向強調資料傳輸過程中,網路的安全性和隱密性。

另一方面,生成式 AI 的發展,讓駭客攻擊手法也日新月異,Horangi 技術副總裁 Ivan Choo 也表示:「AI 幫助駭客更快速地生成多種類型的惡意程式,以便獲取資料之餘,像 ChatGPT 這樣的工具是否帶有資料外洩的嫌疑,在商業運用上是否有其準確性,也都是企業需要考慮的。」

最終,面對 AI 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企業在諸多面向都需要更為謹慎,而資安更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數位轉型過程中,企業會經歷非常多不同的考驗,對於組織而言可以說是從裡到外的巨幅調整,必須強化數據管理、AI 工具使用與資安治理等方面,並重新建立應變的措施、能力與準則,才能更好地建立企業的數位韌性,成功邁向數位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