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2009年周兵执导纪录片)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台北故宫博物院

2009年周兵执导纪录片
展开2个同名词条
中国12 集
本词条由涉台大百科审核 。
《台北故宫》共12集,追溯了文物迁台历史和台北故宫现状,并对书法、绘画、青铜、瓷器、珍玩等台北故宫馆藏国宝一一进行介绍。从2006年起,《台北故宫》摄制组两年中四次赴台采访,采访对象达60多人,非常难得采访到了当年亲历文物迁台的三位老人:高仁俊、索予明和昌彼得,从中获得了大量文物迁台过程的细节。因为种种原因,《台北故宫》剧组最终没能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拍摄,但这并没影响这部片子的思想性和深刻性。
类型
导演
周兵
首播时间
2009年1月12日
中文名
台北故宫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台北故宫
类    型
纪录片
出品公司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中央新影集团、得意典藏股份有限公司
制片地区
中国
首播时间
2009年1月12日
导    演
周兵
制片人
崔真,周澜
集    数
12 集
在线播放平台
优酷
出品人
高峰
总监制
郭本敏
总策划
罗明
策    划
张荣,杨海涛,常凌钧
监    制
周亚平
特邀顾问
杨新,耿宝昌 [1]

影片简介

播报
编辑
《台北故宫》涉及历史和当代,重在展现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流迁。台北故宫保存着中国历代帝王数百年来苦心积聚的千年艺术珍宝,是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告诉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还有一声感叹和很多的期待。
纪录片《台北故宫》将完成两项重要使命——一是呈现和深度解读藏于台北故宫的珍贵文物;二是要向人们揭示当年那次史无前例的文物大迁徙的真实过程。 [2]

分集名称

播报
编辑
一《国宝迁台》
二《北沟烟雨》
三《青铜记忆》
四《釉彩千年》
五《瓷中繁花》
六《玉润华光》
七《巧夺天工》
八《翰墨风雅·上》
九《翰墨风雅·下》
十《云山深处》
十一《传世珍籍》
十二《承古开今》

分集剧情

播报
编辑
    第一集:国宝迁台
    中国只有一座故宫,故宫博物院却有两座,一座在北京,另一座在宝岛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65万件传世珍宝,绝大多数来自北京故宫,这背后是一场因战乱而起、人类文化史上空前的文物大迁徙。本集将经由亲历者的讲述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台北故宫各类文物中的最顶级文物,即所谓“镇馆之宝”,如毛公鼎、散氏盘、汝窑、富春山居、快雪时晴、四库全书、鸡缸杯等等。北京故宫的韩滉《文苑图》、张大千临摩敦煌壁画、河南博物院运台文物、日本归还文物。“三希堂贴”(快雪时晴贴、中秋贴、伯远贴,中秋贴次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

    第二集:北沟烟雨
    文物来到台湾后,在长达十五年的岁月里,被存放在台中深山里。本集讲述伴随文物来台的专家们,十五年间如何在清贫乐道的生活中,向岛内民众乃至世界宣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与博大,直到1965年故宫博物院台北新馆建成。
    《四库全书荟要》之左传注疏二册、春秋权衡二册、春秋左传事类始末五册、856号箱中的栾城集一册
    唐人“明皇幸蜀图”、宋范宽“奚山行旅图”、元倪瓒“江岸望山图”、明沈周“庐山高”图、明唐寅“山路松声”图
    唐怀素“自叙帖”、赵孟(兆页)“赤壁二赋”
    毛公鼎、散字盘、周宗钟、叔父丁鬲
    明洪武窑釉里红花大碗、钧窑莲花式大碗、宣德宝石红僧帽壶、汝窑莲花碗、雍正青花花果大瓶

    第三集:青铜记忆
    青铜器在岁月流转中,逐渐由实用功能演变成了含意深遂的神器,其中鼎更向为国之重器。然而近代战乱却使国之重器辗转流离,文物专家李济、张光直,乃至徐志摩、胡适之、顾立雅等人都或多或少牵连其中。本集将细述青铜器上斑驳纹饰所铭刻的岁月记忆。

    第四集:釉彩千年
    五大名窑瓷器无疑是台北故宫最引以为豪的收藏之一。宋人对现实生活的专注和讴歌,如何造就了这些让后世仰慕千年的美学典范?千年后在海峡对岸,它们又经历了些什么?在本集中都将一一探寻。

    第五集:瓷中繁花
    瓷器,曾经是中国给予世界最为熟悉的印象。海上丝路贸易的宠儿青花瓷和普通人难得一见的皇家秘器--珐琅彩瓷,都默存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经的荣耀。本集将围绕台北故宫的藏品,透过两岸专家的交流,渐次展开那些凝固在釉色中的尘封过往。

主题曲

播报
编辑
央视《台北故宫》纪录片主题曲《爱延续》, 小虫作曲、纪晓君献唱 。
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日前制作了《台北故宫》纪录片,而片中主题曲找来台湾知名音乐人小虫作曲,原住民歌手纪晓君演唱,其中台北故宫文物也在短片中展示,短短不到两分钟的纪录片主题曲,肩负刺激台湾观光的重责大任。
「溪的美鱼知道~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离」央视纪录片《台北故宫》的主题曲既古典又现代,嘹亮的歌声充满浓浓中国风的画面,央视请到小虫谱曲,而拥有清亮嗓音的主唱则是纪晓君,作曲、主唱都是台湾人,完全符合《台北故宫》的背景。
「Here I'm~To be together~秋去冬梅开雪地~春后夏月望月星爱延续~」
短片以中国山水画当底图,但歌词却中英文夹杂,而台北故宫的文物也穿插其中一一展示,让大陆民众看到短片就想亲自到台湾来,短短不到两分钟的纪录片主题曲,肩负刺激台湾观光的重责大任。
纪晓君(台湾最具原生态歌手)
据说纪晓君马上就做“妈妈”了,这属于巧合,还是上苍的一种昭示,不得而知。
反正自己,听着歌曲,看着影片,感动不已。
本套纪录片中有部分藏品的收藏地,以及对应性有误。如宋李唐《采薇图》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北京),片中显示收藏于台北故宫,讲述宋江参《千里江山图》时,出现的是王希孟的青绿《千里江山图》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