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迎來黃金20年 「智」在必得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40416

建造業迎來黃金20年 「智」在必得

博客

發布時間: 2024/04/16 15:25

最後更新: 2024/04/16 15:27

分享:

分享:

香港建築業歷史最早可追溯回1840年,作為香港支柱產業之一,建築業見證香港經濟的起伏和社會機構轉型。行業分別在70年代和90年代經歷過新市鎮建設、地鐵發展帶來的黃金時期、也遭遇過金融風暴的衝擊、08年「十大基建項目」宣佈曙光初現。當下香港建造業正在邁向未來20年的黃金時期。歷經近兩百年時光,建築行業在踏著時代巨輪勇進的同時,持續創新變革,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相較於建築業發展之初,建築行業的狀況已是大相徑庭,行業的工作環境、就業前景、技術發展等都大有改善。 

工程管理從「千頭萬緒」到Smart在手 

作為行業改革的親歷者,近年來,無論是與政府部門溝通、行業峰會還是在各地盤與工友們交流中,我時刻感受到行業在往「智能化」的方向中大步前進,多年來政府及行業提倡的建築業「升級轉型」並非一句口號,而已經是實實在在地在行業產生變革。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一次會議中,一位資深的地盤項目經理與我分享,在過去數年他在工作中運用人工智能管理實戰經驗。他感歎道:過往的地盤工作管理十分瑣碎,施工計劃、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多個方面都需要他事無巨細逐一溝通,巨大的溝通成本以及繁多的項目文件是項目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四年前,他開始使用中建香港自主研發的工程管理數字平台C-SMART,管理工作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往厚厚一疊的紙質文件轉變成智能平台,地盤一切的信息、諮詢、進度、安全記錄都在平台上一目了然,甚至連現場設備如叉車、推土機的軌跡都可跟蹤,工作效率與以往相比提高了不少。

中建香港自主研發的工程管理數字平台C-SMART平台頁面

地盤項目管理人員就像戰場上負責排兵佈陣的將軍,他們的時間精力十分寶貴,公司管理層亦持續在思考如何為他們的工作進行「減負」。早於2019年,中建香港就開始為地盤工作智能化研發C-SMART平台。C-SMART就相當於地盤管理者在前線「打仗」時的一本活地圖,其通過安裝在工地的IoT、傳感器、CCTV等硬件實時收集各種不同數據和信息再匯集到信息共享平台,讓地盤管理者對與工程相關人員、安全、環境、質量、進度、物資進行全方面且高效的管理監督。

目前,C-SMART已發佈4.0版本且已在中建香港大部分在建項目中落地應用。在全新版本中,C-SMART平台功能大幅增至48種,地盤經理可以根據不同地盤的規模大小、工期、重要項目節點等進行個性化設置,僅需1天,一個完全貼合項目管理者需求的定製化平台即可開始使用。

C-SMART 4.0 全新定制化功能 滿足不同類型的工程需求

而項目中最為重要的安全管理,C-SMART則設置有多達16個Smart Safety模組,其主要應用高解析度的CCTV攝影機和AI模型來監控建築工地的一般安全實踐。目前,工地中的AI監控系統均分配在受限及危險區域以對工地中的受限區域進行監督和管理。如有工友不小心進入受限區域,工地中的警報會馬上響起以作提醒,而C-SMART平台及地盤安全負責人的手機亦會實時收到警報,做到多方提醒以預防工友進入危險區域造成事故。而針對一些特定的工程環境,如工友需要在密閉空間裡面工作,則會增設C-SMART的Air Quality Sensor,一旦偵測到氣體水平超過人體容忍的可接受範圍,系統平台將立即觸發警報並實時通知工友。

AI智能監管頁面:實時預防工友進入受限地區

AI智能監管頁面:實時監測密閉空間氣體水平

科技「三建套」守護工友安全

近年來,不少工友與我們交流時會頻繁提到科技在他們日常工作帶來的實質性變化。其中,中建香港為工友們研發的智能「三建套」在前線的使用率最高,智能「三建套」包括智能芯片SmartChip、智能手錶SmartWatch、智能鎖C-SMART Lock。SmartChip通常安裝在安全帽的一側,重量僅為30g,不會額外增加工友的負擔,而且其壽命長達兩年,比一般安全帽壽命更長。SmartChip體積雖小但功能強大,其採用無線射頻辨識(RFID)及藍芽低功耗(BLE)等技術,持續高速率無線傳輸,從而實現對工友進行實時定位。針對一些特殊的工程如隧道、岩洞等地盤,智能手錶則可實時監測工友的健康狀況,包括心率異常、是否處於疲憊狀態等。遇到危險情況時,工友更可在智能手錶中實現「一鍵求救」的功能,通過手錶發送SOS信號至C-SMART系統請求幫助。

中建香港智能「三建套」:智能手錶、智能鎖、智能芯片

除了智能裝備外,中建香港在培訓期間提供的地盤VR體驗館受到一眾工友及地盤管理者的歡迎。地盤VR體驗館的工作安全培訓能讓工友親身經歷在工程建設中可能遭遇的坍塌、火災、高空墜落、機械事故等數十項工程事故,從而讓其掌握安全防範知識及應急措施,很多工友在體驗後均認為「膽戰心驚」,在與我們交流時都表示會以後更加注重在地盤工作時的安全措施問題。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VR體驗吸引了很多年輕工友及工程師的參與,他們在沉浸式地體驗高空工作、實訓接線觸電體驗等項目後在加深其對工作了解的同時,亦能減少未來在實際工作中的潛在錯誤和風險。

中建香港地盤VR體驗館

工友體驗VR

當工程界的師承文化遇到新科技

當科技不斷對建築行業進行重塑之時,亦有越來越多年輕的血液加入到建築業中。而無論是年輕的工程師或地盤工友在接觸新事物時總會「快人一步」,他們在與年資較深的同事或師傅學習的同時更容易將科技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一次「高管面對面」交流中,一位年輕的工程師與我分享,他在嘗試使用BIM對項目進行成本估算和預測後,驚喜發現數據結果與師傅教授的傳統測量所得出的無異,而使用BIM則更為高效。此後,年資較深的同事亦積極向他「取經」,科技成為不同年資同事之間交流和磨合的橋樑,長久以來在項目的合作亦更為順暢。我們相信,這種案例在各工程項目中絕不罕有,無論是建築師、土木、環境還是測量工程師,科技的發展可以賦能建築行業內不同工種之中,從而加速建筑業向「高質量及高智量」的建造轉型升級,驅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早已成為建築行業發展浪潮中不阻擋的趨勢,我們亦期待科技將為傳統建築業在未來的「基建黃金時代」開啟無限的想像力和可能性。

作者介紹:
邵瑞喆先生現為中建香港助理總經理,在工程管理及建築科技方面有逾15年經驗,畢業於天津大學,並持有香港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專業碩士學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遇「建」香港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