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窮月」其實不窮?過去40年美股逾7成「五窮月」上升 港股表現又如何?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財富管理 - 藍籌股 - D240503

「五窮月」其實不窮?過去40年美股逾7成「五窮月」上升 港股表現又如何?

藍籌股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03 08:00

分享:

分享:

「五窮月」其實不窮?過去40年美股5月逾7成時間造好 港股表現又如何?

  • 近日有研究顯示,美股所謂「Sell in May and Go Away」現象,未必準確反映事實;
  • Carson Group的分析師Ryan Detrick表示,也許對待美股的另一個選擇是「五月買入並留守」(Buy in May and Stay);
  • 因為從歷史上看,美股在很多投資者感到憂慮的夏季期間往往會走高

個人投資理財,很多時候也要觀察市場周期、季節景氣來作出資金部署。有股市的旺淡季理論,廣泛為投資者採信,實施防守策略。但它們又能否反映事實、經得起數據驗證?

華爾街有句美股諺語「五月賣出走人」(Sell in May and Go Away),意指5月差不多是時候沽貨離場,部份是由於每年5月前後美股往往開始轉弱——時值美股業績期,上司公司紛紛公布前一財政年度消費旺季的表現,市場因而出現獲利套現潮,形成沽壓。

港股亦有對應的跌市理論,就是「五窮月」之說。分析認為,每年3月多為港股年結業績期,會公布派息,到了5月前後大多數公司均已派息除淨,銀根較為短缺,股價自然下跌。

美股的「Sell in May」所描述的跌市(或疲弱表現),往往是由5月跌到10月,橫跨整個夏季。分析指出,10月後迎來消費旺季而刺激股市上揚,股民通常會提早於9月陸續入市部署,形成諺語的下半句「But Remember to Come Back in September」。

而港股的「五窮月」則有「六絕」和「七翻身」緊隨其後——6月股市會暴挫,但到7月起死回生,分析歸因於暑假將盡就是港股中期業績公布之時,股民在7月至8月會漸被吸引,重新入場。

過去10年
美股夏季平均走高4%

如果仔細觀察數據,就會發現美股每年5月至10月期間的表現並非想像中劣勢。當日曆從4月翻到5月,市況亦沒有差到叫人一定要採取預防措施,沽出股票。

LPL Financial技術策略師Adam Turnquist接受《商業內幕》查詢時強調,自195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在這六個月期間的平均回報率實際上是正值(+1.7%),而非負值。回顧過去10年,此數字更躍升至+4%

Turnquist表示,聽信Sell in May可能會得不償失:「除非投資者能夠在其他資產類別中尋求更高的回報,否則離場可能並非最佳策略。」

因為在他所研究過的5月至10月的所謂美股最疲弱季節,股票平均仍能帶來六個月的正回報。Carson Group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亦所見略同。

過去40年
美股「五窮月」
逾7成時間造好

Detrick更補充,5月本身對股市來說是個相對穩健的月份。過去十年中,有九年的5月美股實現了正回報,平均升幅0.7%。

華爾街知名好友、Fundstrat研究總監Tom Lee進行數據分析亦發現,自1985年以來,「5月是個令人驚訝的好月份」。 

  • 過去40年中,5月份的正回報機率為77%
  • 如果第一季錄得正回報、而4月錄得負回報,5月升市的勝率甚至更高達83%

總統大選年
為5月錦上添花?

美國總統大選往往利好美股,因為競選雙方往往為討好選民(股民)而提出較具吸引力或利好股市的經濟政綱。美股在選舉當月(11月)更是造好。

Ryan Detrick另外發現,在2024年等美國總統大選年份,美股往往在11月升浪之前,先出現夏季升浪:

  • 5月至10月期間平均上漲2.3%
  • 78%的選舉年,這段夏季也錄得上漲 

他認為在大選年,「五月買入並留守」(Buy in May and Stay)值得考慮。

點擊圖片放大

過去10年
港股「五窮月」是真窮
「七翻身」表現參半

回望港股,「五窮六絕七翻身」理論在過去十年也有欠準確的時候,參考可以,堅信就無謂。對《彭博》編纂之2013至2023年恒指數據分析發現:

  • 「五窮月」是真窮;
  • 「六絕」非太絕;
  • 「七翻身」表現參半

2013至2023年間港股5月錄得四年上升七年下跌確是窮多過富。升市最大是2017年5月,幅度為4.25%;2021及2022年的5月升幅分別為1.49%及1.54%。2019、2020及2023年的5月跌市較大,降幅分別為9.42%、6.83%及8.35%。

過去20年(2003至2023年),港股5月錄得八年上升,13年下跌,每年5月平均跌0.47%。只計2003至2012年,則錄四年上升,六年下跌;最多升17.07%(2009年5月),最多跌11.68%(2012年5月)。

2013至2023年間港股6月錄得六年上升,五年下跌大致參半。升市較大是2019年及2020年的5月,幅度分別為6.01%及6.38%;2022及2023年的5月亦分別升2.08%及3.74%。2013、2015及2018年的5月跌市較大,降幅分別為7.1%、4.28%及4.97%。

過去20年(2003至2023年),港股6月錄得14年上升,七年下跌,每年6月平均升0.1%。只計2003至2012年,更錄八年上升,兩年下跌,更顯得不太「絕」;最多升5.52%(2007年6月),最多跌9.91%(2008年6月)。

2013至2023年間港股7月錄得六年上升五年下跌升跌大致參半。除了2020年的5月僅升0.69%外;2013、2014、2016、2017及2023年的升幅介乎5.19%至6.75%。跌市方面,以2015、2021及2022年的低迷期較大,降幅分別達6.15%、9.94%及7.79%。

過去20年(2003至2023年),港股7月錄得15年上升,六年下跌,每年7月平均升1.92%。只計2003至2012年,更錄九年上升,一年下跌,可見2013年前,「七翻身」之說基本上是可靠的;最多升11.94%(2009年7月),唯一跌的是2004年7月,僅跌0.39%。

相關文章:

港股步技術性牛市?高盛:對中國股市的「FOMO」情緒正在形成 5大因素吸資

港股上周升逾1400點3年最強 分析︰將面臨現實考驗 兩大策略迎波幅

減息非百利無害!施羅德:政策有滯後影響 美股估值過高

=====
想自己砌高息股組合,低風險兼月月有息收?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調金遣帳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