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財富傳承:客戶的需求

文◎管呂浩

0
1693

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院長羅立群分享自身在金融理財界的經驗,他認為,家族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主要有3個:人才招募、接班傳承、企業發展。

  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院長羅立群首先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破題,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指數對全球140個經濟體進行評估,評估標準包含以下4大類別:有利環境、市場、人力資本與創新生態系統。而根據評估,二○一八年臺灣的競爭力排名全球第13名、亞洲第4名。

臺灣現況:缺乏商業活力

  在「創新生態系統」的評估類別項目中,臺灣的「商業活力」僅排名全球第21名(見圖一),略顯疲態的經濟,成為無法帶動臺灣競爭力的原因之一。

  原因出在臺灣的人口老化趨勢。羅立群認為,臺灣人口結構已經從低金字塔轉向縮減型金字塔,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達到14.36%,從高齡化社會邁向高齡社會;扶老比也在二○一七年首次超過扶幼比,達到18.99%(見圖二與圖三)。

高齡化不恐怖,反而帶來的是商機

  根據麥肯錫調查,發達國家老人的人均消費為每年3萬9,000美元,遠高於30~44歲年齡層的2萬9,500美元;預估二○一五~二○三○年發達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推動51%的總消費成長,其中西歐及北亞地區為60%,北美地區為47%(見圖四)。

  臺灣所處的北亞在75歲以上的消費能力高於全球平均,這也就顯示其實高齡化雖然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是高齡化所帶來的契機仍然不容忽視。

臺灣家族企業面臨接班問題

  羅立群分享自身在金融理財界的經驗,他認為,家族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主要有3個:人才招募、接班傳承、企業發展。

  對於這些家族企業來說,關於稅務、財務規劃等需求其實已經被市場上的保險業務人員和財務顧問解決,但是根據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PwC所公布的《2018全球暨臺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臺灣家族企業目前面臨以下主要問題:
*沒有書面的接班計畫
*人才招募與留任不易
*對中美貿易摩擦所帶來政經不確定性的擔憂
*更希望家族成員接班

  報告中更進一步揭示,54%臺灣家族企業將把經營權和所有權都交棒給下一代,但僅有6%的臺灣家族企業具有健全、正式且經過溝通的接班計畫,低於全球平均15%。也因企業希望接班人是由自家培育出來,羅立群認為,這就是保險業務與財務顧問的契機,「臺灣企業需要保險專業與金融知識的下一代已然誕生。」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