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強勁!英偉達今年股價已翻倍,AI熱潮下奔向萬億美元市值 - 新浪香港

財報強勁!英偉達今年股價已翻倍,AI熱潮下奔向萬億美元市值

·英偉達發佈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為71.9億美元,環比上漲19%,其中一半以上收入來自其創下曆史新高的數據中心業務。英偉達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飆升25%,公司估值達9500億美元以上,奔向罕見的1萬億美元。

英偉達第一季度營收業務分佈。

北京時間5月25日,英偉達發佈截至4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為71.9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65.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82.88億美元相比下降13%,與上一財季的60.51億美元相比增長19%。

英偉達2024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摘要。

按業務部門劃分,英偉達第一財季遊戲業務營收為22.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8%,但與上一財季相比增長22%。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為42.8億美元,創下曆史紀錄,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4%,與上一財季相比增長18%。專業可視化業務營收為2.95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3%,但與上一財季相比增長31%。汽車業務營收為2.9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14%,與上一財季相比增長1%。

英偉達各業務板塊的收入趨勢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對2024財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展望為110億美元(上下浮動2%),同比增長約32.7%,較分析師預期高53.2%。

這似乎引起了投資人對其股票的熱情,英偉達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飆升25%,增加了近2000億美元的市值,並使英偉達的估值達到9500億美元以上,奔向罕見的1萬億美元,站穩美股市值前五。今年到目前為止,英偉達股價已翻了一倍以上。

Edward Jones分析師洛根·珀克(Logan Purk)表示,“鑒於當下正在發生的生成式AI‘淘金熱’,這應該會在今年餘下的時間刺激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

英偉達的供應商也正在收穫回報。生產英偉達芯片的台積電在台北的股價上漲了3.8%,設備供應商Advantest在東京飆升20%至曆史新高,而內存芯片製造商SK Hynix在首爾上漲6.8%。

AI推動數據中心業務狂飆

此次財報中,數據中心業務的營收最為亮眼。值得注意的是,數據中心取代遊戲成為英偉達最大的收入來源,占比近六成。此前遊戲一直占英偉達超過一半的收入。數據中心業務的“狂飆”,受益於ChatGPT引爆了生成式AI市場。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在財報中表示,“計算機行業正在同時經曆兩個轉變——加速計算和生成式AI。隨著公司競相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到每個產品、服務和業務流程中,價值一萬億美元已安裝的全球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將從通用計算過渡到加速計算。”

簡單來說,即大數據中心的運營商正在重組他們的計算基礎設施,以更好地應對人工智能提供的機會,這帶來了對芯片的激增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已多次超過其遊戲業務。英偉達本季度收入的一半以上都來自其創下曆史新高的數據中心業務(主要指基於GPU、DPU和CPU三種新一代架構構建的英偉達加速計算平台)。

黃仁勳透露,現在整個數據中心產品系列——H100、Grace CPU、Grace Hopper Superchip、NVLink、Quantum 400 InfiniBand和BlueField-3 DPU——都在生產中,都正在大幅增加供應,以滿足激增的需求。

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黃仁勳表示,英偉達已於去年8月開始全面生產其最新的AI芯片,這在聊天機器人應用程序大受歡迎時為其提供了一些供應緩衝。“1月,新需求激增,我們不得不下額外的訂單,我們為2023年下半年採購了更多的供應。”

“我們預計這種連續增長將主要由數據中心推動,反映出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語言模型相關的需求急劇增長。”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指出,需求的進一步激增將遠遠超出本季度。

在ChatGPT橫空出世後,對高計算GPU的需求也隨之飆升。A100和H100兩款AI芯片是ChatGPT這樣的大語言模型的核心動力,僅ChatGPT就用了上萬張的英偉達A100。

新加坡Asymmetric Advisors的策略師安沃·劄德(Amir Anvarzadeh)分析稱,“英偉達的A100和H100兩款AI芯片的訂單非常可觀。”劄德認為,台積電的定價仍然合理,今年的市盈率約為16倍,而英偉達的市盈率則接近70倍。

GPU搶購潮推升英偉達芯片價格

4月初,在呼籲暫停人工智能研究後不久,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建立了一家AI大模型公司X.AI,並買下一萬張GPU,他當時表示“就連狗都在搶GPU”。5月24日,馬斯克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又說道,“獲得圖形處理器(GPU)比獲得毒品要困難得多。”

在國內,因為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售高端AI芯片,所以中國希望參與這一波AI熱潮的公司只能轉而選購A800和H800,目前這兩款芯片的價格比原來的建議零售價高出40%左右,A800的售價約為3.65萬美元,最新訂單的交貨時間甚至超過6個月。

根據IDC數據,未來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復合增長率(CAGR)將達52.3%。AI芯片中,GPU佔據主要市場規模。2022年國內人工智能芯片市場中,GPU芯片所占市場份額達89.0%。GPU較其他AI芯片更加適合於複雜數學計算場景,支持高度並行的工作負載。

英偉達則是GPU市場毫無疑問的統治者。根據Jon Peddie Research發佈的GPU市場數據統計報告,英偉達2022年全年PC GPU出貨量達3034萬塊,是AMD的近4.5倍;截至2022年四季度,在獨立GPU市場,英偉達佔據84%的市場份額。

不過黃仁勳強調,供應AI芯片的競爭非常激烈。粗略統計,微軟、Google、亞馬遜這3家公司已經推出或計劃發佈8款服務器和AI芯片,之前曾經緊抱CPU的Meta,也在加快研發GPU的速度。(詳見澎湃科技報導《終結英偉達的統治?全球科技巨頭紛紛佈局自研AI芯片》)

“我們面臨來自各個方向的競爭,從成熟的半導體公司到初創公司。所以為了更好地在市場中競爭,除了給客戶提供芯片以外,英偉達已經轉向向大公司出售整個AI超級計算系統。”黃仁勳說。

英偉達的“贏家之路”

除了數據中心,英偉達的另外兩個業務板塊:專業可視化和自動駕駛未來都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因為元宇宙和自動駕駛都代表了未來的新興技術。從區塊鏈、自動駕駛、元宇宙到生成式AI,英偉達似乎每次都踩準了技術浪潮,及時佈局並領先市場。

中泰證券研究所對英偉達“贏家之路”的分析稱,2005年,AMD的研發費用為11億美元,是英偉達的3.2倍左右,而到了2022年,英偉達的研發費用達到了73.4億美元,是AMD的1.47倍。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長,英偉達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和產品價格,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優勢逐漸凸顯。

生態方面,英偉達推出CUDA平台,使得利用GPU來訓練神經網絡等高算力模型的難度大大降低,將GPU的應用從3D遊戲和圖像處理拓展到科學計算、大數據處理、機器學習等領域,這一生態系統的建立讓很多開發者依賴於CUDA,進一步增加了英偉達的競爭壁壘

英偉達數據中心GPU發展曆程 來源:英偉達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整理英偉達數據中心GPU發展曆程 來源:英偉達官網,中泰證券研究所整理

而最近,人工智能的發展為GPU帶來更大增長空間,英偉達抓住下遊發展新機遇,推出AI加速卡,伴隨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大模型發展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Vital Knowledge media的分析師兼創始人亞當·克里薩弗利(Adam Crisafulli)表示,“除了AI給公司帶來巨大收入,有這樣的順風之外,英偉達的毛利率現在已經基本恢復到之前的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