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張何伯|面子要緊!紐約每44宗長者騙案僅1人報案

「東張何伯」百萬存款風波持續發酵,子女一方擔心老父棺材本被騙而加以插手,何伯至今是否被騙仍是問號,但事件已傳遍全中國。事實上長者騙案各國皆有,美國老人去年就被騙高達34億美元,相當於265億港元,不過長者大都擔心瘀事外傳而低調處理,以紐約州為例,每44宗騙案就只有一名受害人報案。

面子要緊!紐約每44宗長者騙案僅1人報案。(Getty Images,設計圖片)
面子要緊!紐約每44宗長者騙案僅1人報案。(Getty Images,設計圖片)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老人騙案近年困擾美國社會,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早前發表《2023年長者騙案報告》,指去年接獲超過10萬1千宗60歲以上長者被騙財的舉報,比2022年增加14%,涉及金額上升11%至34億美元,有接近6,000名受害者損失10萬美元以上;但長者實際受害情況可能更嚴重,因為FBI去年接獲88萬宗詐騙報案中,只有約一半受害人願意透露年齡。

以宗數計算,長者遇上騙徒假扮技術支援熱線、致電受害者套取資料的騙案宗目最多,其次為用虛假連結等方式盜取個人資料,而感情騙案位列第三,涉及金額3.5億美元,可見長者即使人生閱歷豐富,但若心靈空虛容易受騙,排第四及第五分別為付款或送貨失敗騙案,以及投資騙案。

而另一個由紐約州金融服務署(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進行的研究顯示,每一千名紐約長者,就有42人不幸遇上金融騙案,但每44名受騙長者中只有一人報案,比例甚低。美國司法部國家司法研究所(NIJ)今年三月發表的論文的文獻回顧指出,當人年紀越大,認知功能轉變令長者更容易受騙案及詐騙影響;另外長者缺乏理財知識、社會隔閡與寂寞,都是令長者中伏的主要因素;而長者比年輕人士更易相信別人,容易墮入騙徒圈套。

論文又指長者的損失金額也比年輕人為高,但很少警案求助,若涉及有認知障礙的長者,檢察官和執法人員跟進態度消極,另外研究相信身心健康出現問題的人,更容易受到欺騙。

說到長者受騙,香港近年也發生轟動案件登上外媒版面,一名居於山頂賓吉道3,000呎大宅的91歲受害人,為一名胡姓「隱形富豪」遺孀,與政商名人關係密切,2020年8月她接獲一名自稱中國官員的電話,指控她涉及內地一宗嚴重案件,更道出其真確個人資料,老婦大驚,遂按騙徒指示將款項轉帳至指定戶口,騙徒更膽大包天,假扮中國公安到受害人家門,提供一部專用電話予受害人作聯絡之用。

騙徒自稱中國內地執法部門,警方起出騙徒使用的假證件。(中國香港警察)
騙徒自稱中國內地執法部門,警方起出騙徒使用的假證件。(中國香港警察)

受害人最先只將790萬元存入指定銀行戶口,騙徒食髓知味在之後五個月要求受害人多次匯款,2.5億元分十次存入騙徒的兩個銀行戶口。及後受害人家傭覺得事有蹺蹊,將事件告訴受害人女兒後報警。警方先後拘捕一名19歲理大學生以及一名78歲老翁,後者本身也是電騙案受害者,但被騙徒利用作傀儡,收取2萬元報酬扮演「特務」執行這場億元「中國公安」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