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必學!Instagram Hashtags 自然觸及增長策略  - INSIDE

小編必學!Instagram Hashtags 自然觸及增長策略 

如何找到有利於自己的 Hashtags 做自然觸及的使用呢?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品牌屬性為何

本篇原文刊登於 Medium,INSIDE 獲授權轉載。作者 Audrey Kung / 孔翊緹,行銷人,電商人,雲端系統服務商 / 女裝品牌負責人。

Hashtags 對於 IG 粉絲成長及自然觸及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有兩種答案:如果是全球化的品牌、使用英語系的話,有效程度是最高的;如果僅限對台灣地區、使用中文的話,Hashtag 效果則僅落在中上的程度。

對已知有名的 IG 帳號而言,Hashtag 只是一個附加的作用,用來特別標註某些內容、或當作與粉絲之間對話的作用;但對於新成立的帳號、需要增加粉絲或是能見度,Hashtags 則是其中一個最好的做法。

找出屬於自己屬性的 Hashatgs |圖像製作:我

如何找到有利於自己的 Hashtags 做自然觸及的使用呢?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品牌屬性為何,這裏以「美食」做為範例,當輸入了 #美食 之後,在 tag 的區域會顯示相關的 Hashtags,這時,我們可以用這些結果來製作三階段的 Hashtags 金字塔。

 三階段金字塔|創作者:我

從比較小眾屬性的 Hashtags 開始找五個,大約落在 100k~400k 這個 range,屬於較細,與你品牌或產品較相關、較細節的特徵,但又不會太過小眾到只有幾百人在看的 tags,若是美食的話,可詳加地點、甜鹹之分(我只是舉例)。

接著,中型的 Hashtags 五個,500k~900k 之間,擴大產品、品牌屬性的特徵。

大眾屬性,大概找 1M~2M 這個範圍的五個 Hashtags,太大可能會被洗到非常的下面,一開始建議大約落在這個期間(以中文資料 Hashtags 已算相當大型)。

*註:台灣中文 Hashtags 可能沒有這麼大型的 Hashtags followers 或貼文數量,可依產品品牌屬性調整,小眾從 50k~80k 的計數開始,依情況而定。

這個金字塔的用意是什麼?

Hashtags Rank 示意圖|作圖者:我

這個金字塔的使用,完全是為了 Hashtags 的排名機制而生,當你的內容在小眾 Hashtags 能獲取注目、吸引粉絲互動時,會加強這則貼文的可靠性、排名性,讓他可從 Hashtags 的『最近』往『人氣』貼文移動。

當這則貼文能在小眾區塊裡排上『人氣』貼文時,會有助於此貼文在中型區塊的 Hashtags 排名推動,以此類推。

在這樣的 Hashtags 使用狀況下,搭配自產的照片圖文,相信能有效提升貼文的能見度,可依自己的品牌帳號屬性研究哪些 Hashtags 對自己是有效的,Rank 的推動會需要一段時間發酵,與此同時可多試幾種組合。

如何檢驗我的三階段有效與否?

在貼文下的 insight 可點開滑開這個數據,查看是這些數據,是否觸及到新的用戶觀看、來自於哪裡、自己的貼文是不是有上 explore 等。如果沒有的話,那麼三階段的 Hashtags 可能就需要調整,發酵需要時間,請勿一發文就點開看,最好是過個兩三天、一週再來驗收自己的三階段效果。

常見問題

Q:為什麼我的 insight 沒有這些數據?

A:有使用產品標註的貼文的 insight 顯示與一般貼文不同,會如上圖,顯示你的產品貼文效果,若是要查看三階段的數據,把產品標註拿掉即可恢復正常。【注意:拿掉以後可能會失去產品標註的數據】或是你的 Hashtags 根本沒用,所以完全沒有數據。

Q:Hashtags 擺在貼文敘述或是留言有差異嗎?

A:目前沒有,因此很多人會把 Hashtags 放在第一個留言裡,一樣是可以顯示數據的,但未來是否會改變這樣的演算並不知道。

Q:我隨便標什麼熱門 Hashtags 都可以嗎?

A:建議不要,在 Dcard 上看過不少反對部落客亂標 Hashtags 的文,比如:明明是台南美食,卻標註了 #台北美食 引起不少粉絲反感及 unfollow,正確使用 Hashtags 才是經營之道。

資料來源:Dcard

目前使用 Hashtags 做自然觸及的確還是有效、免費最快的方式,每個人的帳號或是貼文屬性都不同,建議可以使用三階段的研究方法來做行銷,什麼 Hashtags 適合自己、什麼是無效的、哪些基數太大用了會被洗到很後面…這些都需要花點時間研究,當找出有效的三階段,便可使用在自己同屬性的多數貼文上,也增加自己帳號的排名與未來貼文的觸及率。

延伸閱讀:


最新發展: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安葆電能部署逐鹿數位 BPM,填單效率增 7 成,稽核效率躍升 9 成,成功傳承知識與經驗

安葆電能採用 MetaGuru 逐鹿數位「企業流程管理系統」(BPM),促進成功經驗傳承,更大幅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導入逐鹿數位 BPM 後,安葆電能稽核效率躍升 90%,同時減少 70% 的填單時間,後續更計畫透過逐鹿數位實現 BPM 與 ERP 的串接,並滿足各部門的BI報表需求。

安葆電能−深具口碑的全方位綜合能源服務商

成立於 1994 年的安葆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或稱「安葆電能」),起初以銷售美國 Kohler 柴油發電機組為主要業務,之後獨立開發「PLTC 負載不斷電平順轉移系統」,開始提供客戶客製化的電力備援系統規劃設計,同時搭配電力品質改善設備,及具有豐富的現場施工經驗的施工團隊,不僅增強客戶的競爭力,亦讓自身成為具專業口碑的電力系統整合商。

安葆電能起初以柴油發電機組逐步擴展,增加靜態不斷電系統、動態UPS機組、氫氣和沼氣發電機組、地熱發電機組-以及電池儲能等系統整合。如今,安葆電能已穩健的走過三十個年頭,致力為企業提供先進且高品質的能源解決方案,近年也積極深耕潔淨及可再生能源,落實客戶永續發展的承諾。

安葆國際實業副總經理黃必先(左)、安葆國際實業(右)/Photo Credit:安葆國際實業
安葆國際實業副總經理黃必先(左)、安葆國際實業(右)/Photo Credit:安葆國際實業

導入逐鹿數位 BPM,奠基 IPO 堅實基礎

迄今,安葆電能擁有逾 170 位員工,分為客戶服務、技術工程及業務行銷三大團隊。為準備公開募股(IPO),安葆電能於 2023 年決定導入企業流程管理系統(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期望藉由表單建立,確保各項 SOP 規範的產出正確無誤,甚至可將累積多年的成功經驗內化於表單,發揮傳承效果,便於新進同仁快速學習,並複製這些成功模式,幫助安葆電能公司締造更大的成功。

有鑑於 BPM 運用範圍甚廣,且攸關企業文化的重塑再造,因此,安葆電能在選擇  BPM 時慎重其事,幾經評估後,最終決定採用逐鹿數位的 BPM 系統。

導入逐鹿數位 BPM,可為 IPO 奠基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導入逐鹿數位 BPM,可為 IPO 奠基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任何 SOP 執行,皆需透過表單來驗證

安葆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必先表示,他曾服務於知名大型企業集團,在其工作經驗中亦十分重視 BPM 表單應用,認為員工閱讀公司的規範,只是 Input 到個人腦袋,至於 Output 產出正確與否,則必須透過表單來驗證。換言之,BPM 可確保每個人的輸出條件都可以符合 SOP 規定,可以降低溝通偏差。

黃副總與安葆資訊部是安葆電能導入逐鹿數位 BPM 的關鍵人物。他深諳 BPM 的價值,認為所有 SOP 的執行,皆需通過表單輸出來驗證。而表單可以附加多種選項欄位,如此一來,公司無需頻繁修改 SOP,而是以 BPM「必填選項」與「選單內容」增減方式,便於同仁有效矯正與達成正確工作。

逐鹿數位 BPM 快速表單開發工具可確保所有 SOP 執行,以提高準確性和一致性。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 BPM 快速表單開發工具可確保所有 SOP 執行,以提高準確性和一致性。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透過 BPM 精準打造簡潔俐落的部門流程

再者,黃副總認為表單分類應與各部門的 SOP 結合,滿足每個部門各自的業務聯繫表單需求;BPM 表單流程以「受理的經辦部門」為表單接收方也就是 SOP 制訂方,「開單的需求部門」為表單起動方。黃副總強調,關於表單簽核流程設計,引導起動方與接收方以正確的選單內容限制來替代會簽分散責任,最理想模式是「開單→受理→結束→通知」。

告別紙本簽核的缺點,迎向更井然有序的管理

安葆電能在導入逐鹿數位 BPM 之前,曾經使用紙本簽核的方式,且需將表單掃描到電腦上。傳統方式中,紙本簽核最大的盲點在於難以有效分類歸檔,且容易遺失,以致面對稽核時,可能陷入翻箱倒櫃的窘境,也可能遇到「核決權限不足」等缺失。

如今,導入逐鹿數位 BPM 後,安葆電能可將表單推向數位化,進行井然有序的分類與保存,並依照 SOP 確實運行、高效率又防錯防呆,徹底改善核簽核決權限不足之情況。另外,在面對企業稽核時,安葆電能也都能迅速準確地呈交相關表單紀錄,不必擔心因人員異動而找不到原始表單的問題。

安葆電能選擇逐鹿數位的關鍵原因

回顧安葆電能導入逐鹿數位 BPM 的歷程,黃副總評估逐鹿數位隸屬於明基佳世達集團,擁有近四十年的 IT 產業經驗,且在 BPM 系統方便深具豐富實績,已受到亞太區多家上市櫃企業的青睞,因此更加肯定逐鹿數位 BPM 是安葆電能的首選。

更重要的是,逐鹿數位主張 BPM 不僅是一項資料收集和決策支持工具,更需要融合專業顧問服務,來滿足不同垂直產業的需求,才能真正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因此,逐鹿數位近年積極佈建垂直產業專業顧問團隊,以滿足各行各業的多構面需求。

此外,逐鹿數位 BPM 以 Current User 計價,相對具有開放性、不致限制太多,並採取 Low/No Code 設計,使各部門能輕鬆建立自訂表單。逐鹿數位 BPM 亦支持跨分公司及部門的簽核流程,確保業務運作的無縫對接。目前,安葆電能一共設計了 16 類表單,包括共用表單、管理部表單、資訊部表單、報銷表單、工程部派工表單、計畫部專案計畫表單、資材部請採驗表單等,業務表單、財務表單總計約 120~150 張,並計劃持續增加,以提高企業營運透明度。

逐鹿數位 BPM 以 Current User 計價,支援 Low/No Code 設計,讓各部門輕鬆建立表單,並支援跨分公司及部門簽核。/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 BPM 以 Current User 計價,支援 Low/No Code 設計,讓各部門輕鬆建立表單,並支援跨分公司及部門簽核。/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提供加密欄位、整合 EPR 等客製設計

回望 BPM 建置過程,逐鹿數位提供的主要協助在於完成加密欄位、傳簽、核決權限等客製化設計。目前,安葆電能已達成第一期數位化目標,展望後續還有第二期、第三期目標待實踐,依序是完成 BPM 與 ERP 的串接,以及滿足各部門所需的 BI 報表,例如財務部的付款月報表等。

安葆電能黃副總指出,要讓人人覺得表單好用,需帶入五項基本欄位資訊資料庫(如:銷售合約與成本、購案分工細目、材料編號資料、供應商基本資料、客戶基本資料),有效的減少填單負擔,因此,必須建立標準的公版資料庫。在逐鹿數位的協助下,安葆電能佈建了一套 SQL Server 資料庫,承載著從 ERP 篩選的數據,再與 BPM 表單對接。下一步,將借助逐鹿數位的技術資源,做到將新增檔案寫回 ERP,完成第二階段的 ERP 串接目標。

逐鹿數位提供加密欄位、傳簽及核決權限等客製化設計,助力企業達成數位化目標。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提供加密欄位、傳簽及核決權限等客製化設計,助力企業達成數位化目標。 /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減少 70% 的填單時間,稽核效率更躍升 90%

隨著逐鹿數位 BPM 上線啟用至今,使安葆電能整體同仁的填單時間驟減 70%;其次,表單開立至下一個簽核節點的時間,足足縮減 50% 之多;在回覆效率方面,也縮短了 50% 的用時。更重大的效益在於,逐鹿數位 BPM 使安葆電能的稽核效率提高 90%,十分有利於 IPO 準備過程以及企業多項稽核程序。

BPM 提升企業營運效率,促進成功經驗傳承

此外,BPM 也為安葆電能帶來「傳承」的價值。以填單為例,以往同仁遇到不會填的欄位,通常會選擇略過、保留空白,這使得許多表單缺乏可讀性,難免導致若干作業結果流於偏誤(必須浪費多次電話聯絡來補充)。如今,藉由 BPM 表單上的欄位規劃及流程卡控(如:必填選單欄位),驅使所有同仁按正確步驟操作,不僅使企業流程更加順暢,也有助於成功經驗的傳承,為企業進行重塑再造。

逐鹿數位 BPM 助力企業提升營運效率、促進成功經驗傳承/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 BPM 助力企業提升營運效率、促進成功經驗傳承/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企業數位轉型之路,首選逐鹿為您築路

MetaGuru 逐鹿數位提供了關鍵的產品與技術支援,並透過策略性顧問服務,在安葆電能的數位轉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逐鹿數位高度客製化的 BPM 表單設計,與資料庫數據整合及串接等服務,有效地賦能安葆電能提升營運效率,並為可預見的 IPO 之路,做好充分準備。

MetaGuru 逐鹿數位精耕 BPM、HRM、MES、RPA、碳流程追蹤系統等企業核心應用,已在亞太區和兩岸三地締造千家以上的企業成功案例。逐鹿數位提供一站式企業數位轉型解決方案,欲了解更多成功案例,或進行專屬您的免費一對一諮詢,歡迎透過此連結填寫表單,將有專人與您立即聯繫。

逐鹿數位擁有近 40 年 IT 經驗,服務超過 5,000 家知名企業客戶,提供模組化服務和產品,專注於推動企業數位轉型。/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逐鹿數位擁有近 40 年 IT 經驗,服務超過 5,000 家知名企業客戶,提供模組化服務和產品,專注於推動企業數位轉型。/Photo Credit:逐鹿數位

關於MetaGuru 逐鹿數位

企業數位轉型的堅實推手-MetaGuru 逐鹿數位(更名前:明基逐鹿)成立於 1984 年,母公司為 IT 智能化最佳夥伴-MetaAge 邁達特。逐鹿數位具有近 40 年的 IT 產業經驗,客戶橫跨亞太區十大產業及百大企業,有 5,000 多家知名企業客戶都在使用逐鹿數位高彈性的模組化服務和產品。逐鹿數位亦從企業管理系統延伸創新應用,為企業提供涵蓋 AI、RPA 自動化技術和減碳營運等數位轉型戰略。

本文章內容由「逐鹿數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