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我們都會,但你有想過你的上廁所技巧可能大錯特錯嗎?

如果你坐在馬桶上便便(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德國科學家兼作家 Giulia Enders 會說你做錯了。

她解釋,事實上,蹲坐姿勢就是健康排便的關鍵

微生物學家說在西方國家,很多人都是坐著大便的。

Enders 解釋,這對身體有負面影響,因為它會影響大腸末端的肌肉形狀,這些會讓肌肉很難將便便擠出來,增加宿便或其他問題的可能性。

她告訴網站 Guardian :「全世界約有 1.2 億蹲著上廁所的人,幾乎沒有痔瘡問題也少有宿便的毛病。」

另一方面,我們西方世界的人會一直想盡辦法把便便擠出來。

Enders 又說,蹲坐很有效,因為它讓你的肛門肌肉適當擴張開。

在 BBC Radio 4 女性節目中,她說:「當你坐著或站著,大腸末端會有一塊肌肉在蠕動,它會拉扯,所以會彎曲。當我們蹲在馬桶前便便時,角度是直的,所以就比較不需要出力。」

除了你怎麼大便之外,還有個問題就是你的大便健不健康

這個月初,英國 HuffPost 報導,便便的紋理、形狀和顏色會顯示健康問題,包括脫水、為檢查到的疾病和營養不足。

舉例來說,如果你便秘、大出鵝卵石狀的便便,你可能缺乏纖維與水分。

軟便的話通常代表你沒事

在 Enders 翻譯的書(關於排便健康)中,她也解釋道人類為何有兩個括約肌。

外括約肌是我們去廁所時會自動擴張的肌肉,內括約肌則是會分析大便或放屁是否「安全」,比如說,如果你在家,大便很 ok ,如果不是,內括約肌會發會自己的功用。

但是如果內括約肌被忽略一段時間(比如說如果你去廁所覺得緊張,因為某人可能會聽到你的聲音),那可能就會造成便秘的問題。

所以 Enders 表示,我們應該更聽內括約肌的話。

 

延伸閱讀:

專業醫師的外食菜單:完全不用運動,照著吃就成功甩油瘦成型男

這不是一瓶普通的墨汁:每一滴黑色墨水,都是來自於吸菸多年的肺

「關心你的健康,從便便開始」撲通一聲解放之後,記得觀察一下

(資料來源:Huffington Post;首圖來源:juhansonin, 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