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匹克球瞬間在台灣加速流行? ─專訪劉恒智的運動志工情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5,490

為什麼匹克球瞬間在台灣加速流行? ─專訪劉恒智的運動志工情

這篇文章可以用聽的

00:00
00:00

短短不到一年,匹克球在台灣北中南各地,成為最熱門的新運動。除了國際風潮影響、新奇、容易上手、老少適宜各種條件外,還有一個關鍵,是球場外的一群推手。他們有的在國外享受過美加志願義工文化,出錢出力推展運動的美好。他們有的憑著熱情,發揮「志工精神」,在自己熱愛的匹克球,揮出台灣運動場上少見的互助、奉獻風采。

匹克球流行地迅速,讓人好奇?

雖然缺乏球場,球友人數卻持續增加。連各地方政府的公營運動場地,也開始注意匹克球,同意在羽球場上重畫線、降球網,與匹克球友分時共用。台北市捷運明德站旁 及華中河濱公園裡,也開闢了專用匹克球球場。

新運動,靠得是一群熱心、細心的幕後推手、幕前打球、教球,用「志工」的熱情四處吸引人加入匹克球的熱潮。《康健》專訪從加拿大返台,台北市匹克球協會理事長劉恒智,談這群人對匹克球的熱情在哪裡?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學球付費,台灣運動場上的常見生態

台灣講到志工,多半都限於宗教,或是特殊性的一些直銷、社團。在運動界,志工精神遠比不上「獎金」來得重要。很多運動在台灣的發展,都先專注於培養職業選手、投資競技比賽,如果從推廣「全民運動」角度來看,就是學球要付費,而且教練收錢不算便宜。

但運動普及所需要的場地設置、教練培養、裁判訓練,以及賽事的安排,都需要全民推動的。而不是光贏得一個獎牌或證照,但是沒有那一顆心,很難讓自己擅長的運動普及開來。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我從加拿大回來,我們這群人對匹克球,是真正有這顆心。我們想為台灣匹克球,以及這片土地能夠有所貢獻。而剛好台灣還沒有這種運動,我們可以藉由志工的傳承,一代接一代。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匹克球協會的會員,我們就在金車盃路跑的時候,辦匹克球嘉年華會活動,志工最高可達44人。我們全體會員只有100多人,幾乎三分之一以上的會員都出動,有的做教練、有的維持秩序、有的發傳單,有的在旁邊跟著70、80歲老媽媽、老伯伯一起練習。

又例如,我們會選在台北天母公園、或故宮附近的至善公園的露天球場打球,就是希望隨時有人駐足圍觀,我們就會不吝惜地展開雙手歡迎他們:「歡迎來試試看!好玩喔!一起來吧!」大家感覺很新鮮,就願意來試打一下。

匹克球的推廣除了志工外,還有一個吸引人的條件:它很容易上手。而且,它的比賽規則是分級的、分齡的,可以非常友善地把球技、體能區隔出來推賽事。

事實上,「全民運動」跟「競技選手」最大的差別,就在「我是打休閒的」、「我是打健康的」。每個打球的人並不很在乎技巧與輸贏,這是很不一樣的。

今天,台灣很少有一項運動,可以稱得上是全民運動。而我們想帶動休閒匹克球這種運動,然後引領一種志工氛圍,讓大家願意一起「推廣」運動。我們就必須了解要奉獻的不光是我們的時間,還有我們的體力。我們到球場,我們要跟新學球的後進,跟社區裡的老伯伯、老媽媽,甚至去跟村子裡老一輩的鄰居們一起打球,完全不是要比輸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通常,這種免費的場地在美加,多半都安排在教會。運動中心通常需要門票,而且有時間的限制,大家就想自己先玩。但是在教會的場地玩就不一樣了,會先有個Captain(隊長),場地由他主持,他會區分你是怎麼樣的球技分級?你要跟大家怎麼樣協調?除了Captain外,同組還有志工初學者應該怎麼打,各自在場邊練習。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學球之外,你還得熟悉規則,很多新手打球甚至不會「叫分」,就是比賽中自己與對手輸贏球的計分都不會。但是志工來教你一點一滴的傳承,大家都能自己正確的叫分了。

在台灣,很多人學羽球、網球都靠請教練。學游泳也是請教練。在國外運動不一定要花錢,教會有志工願意教你。他們也有教練執照,但他們願意付出時間、體力。這些無償的志工,除了是參加競賽的選手,完賽後還會拿著計分卡,到另外一個場地去當裁判。大家都是志願,這是輪流的。

志工除了教運動技巧之外,還有就是心態上的訓練。因為這位志工是他願意付出他的時間教你,而不是說因為我花錢,你就必須要怎麼教,所以我是從心裡尊重教練的。

我們推動匹克球到台灣的各大專院校,從國立的國北教大、北市大、北護大學;私立的海洋大學、真理大學,還有醒吾科大,都去了。我們去跟他們交流、切磋,都是無償的,就是去校園推廣匹克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同時,這些學校我們也給他們免費名額,讓學生們未來能夠有匹克球的教練及裁判執照。未來,從國小開始全面推廣出去,這是為什麼我們首先鎖定國北教大,就是以前的台北師專來辦研習營。

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短短一年,台北匹克球協會的200個會員裡,已經至少有50個志工,只要他們有時間就願意付出。

如何參與成為一個運動志工呢?這就是我們成立台北市匹克球協會(TPEPA)的初衷與宗旨,就是要讓很多人感覺到「運動志工」的榮譽感,私底下大家喊一聲需要幫忙,有時間的就會去做。今天下午,我們就在至善公園,自己出錢辦一個中秋趴,邀請球友帶他們的眷屬過來,一起打球。

參與的快樂、付出的回饋,唯有在真實的行動中,才能體會身為志工的榮譽。所謂幸福,是給予別人,而自己獲得更多喜悅。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