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否向父母坦白真實人工?28歲青年為避付家用「報細數」 網民︰平日扮窮可促進和諧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40507

應否向父母坦白真實人工?28歲青年為避付家用「報細數」 網民︰平日扮窮可促進和諧

個人增值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07 20:00

最後更新: 2024/05/08 13:20

分享:

分享:

應否向父母坦白真實人工?28歲青年為避付家用「報細數」:給了也浪費 網民:平日扮窮可促進和諧

年輕人出身後,相信也不會隨便向親戚朋友披露真正個人入息,惟恐財務的「底牌」被看穿。搵得少,沒面子;搵得多,又擔心被當為搖錢樹,借款給人後可能被「走數」收不回來。

但面對至親的父母你會坦白自己的實際人工抑或隱瞞?

一名網民分享指,為避免家人向他要錢,選擇隱瞞自己的實際薪資,每月也「報細」2萬多元新台幣(下同)。網民反應兩極。

覺得雙親開支不多
「給他們錢也是浪費」

該網民在討論區以「28歲不敢和父母說賺多少」為題發帖,並披露入息︰

  • 月薪實領台幣52375元;
  • 但他都跟父母說薪水只有3萬多

他表示,覺得父母根本沒甚麼休閒娛樂、生活「兩點一線」(編按:只往來兩個地方),很少前往外縣市,飲食簡單,「所以我會覺得給他們錢也是浪費」。

此外據其所述,該網民父母在財務上亦有以下優勢。

財務優勢(一):收入可觀

該網民父母的月薪合計大概15萬,因此他認為「根本不用我的錢」。

財務優勢(二):投資有道

該網民表示,父母還承諾以後會幫助他置業,而跟他拿錢目的是用作投資,父母強調︰「我是確定都有賺啦」。

儘管炒股有斬獲,網民對雙親「重投資,輕生活」的理財態度還是有所保留︰「他們的觀念是你戶頭就是有幾萬塊就好,剩下的錢除了生活開銷,都要全部拿去投資股市。」

即睇網民點講...

點擊圖片放大
+12
+11

贊成意見:平日扮窮,可促進和諧

帖文留言區中,不少網民與樓主所見略同,為人子女也有自身財務需要,「上繳」雙親過多,就會變得手緊,諒解或支持他就月薪「報細數」,不少人甚至承認做過同樣的事情。

部份網民較為猜忌,認為一些父母想要子女高薪來為自己臉上貼金,甚至以孝親費(編按:相似於粵語中的「家用」)為由向子女斂財。

一些人則相信「講錢傷感情」,應避免揭開底牌,以及隨來的不必要計較和衝突。很多父母本身有一定財力,不用靠子女接濟;退一步要是雙親他朝遇上財困,子女到時再援助也不遲...

  • 「確實,我也都說我一個月不到3萬」

  • 「平常裝窮就好,等父母真的需要幫忙再說,創造彼此和諧沒什麼不好」

  • 「我拿獎金不管多少都不會告訴父母,薪水也是低報,這個年代不跟父母拿錢已經很好了」

  • 「家人問我年薪,我都只說100萬,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要低報,感覺是怕父母在親戚面前炫耀,所以就報一個還可以讓他們不擔心的數字」 

  • 「對於親人,該騙的還是要騙」

  • 「家人真的不能信」

  • 「會啊,我都說7成 」

  • 「我都說我存不到錢,殊不知頭期款(編按:即首期)已經有了」

  • 「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是好父母,大部分的父母只是以孝親費為由合法搶劫子女的強盜犯罷了」

  • 「然後我身邊有一個傻傻實報的,結果每年過年都直接被父母要大紅包,逢年過節也要禮物,出門付錢是基本~啊他父母退休每月十萬,還有房子收租噢」

  • 「我現在很後悔當年不說只有最低薪資了,少一個心眼就被當ATM 」

  • 「你做得很對,像我照實說平均一個月七八萬,就被要求一個月給家裡兩萬,虧爆」

  • 「我也是耶,我都說基本月薪,然後在外租房,又在北部真的沒什麼錢,我還列出來了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所剩不多」

反對意見︰報稅時還是會知道、家用可以當投資

反對就人工報細數的網民,觀點也相當多元化。

當中一些由實際角度出發,認為到了報稅季節薪資難免見光。「看所得稅就知道了啊」、「一起報稅,收入無所遁形的我」。

有人表示,被雙親知道自己人工水平也無妨,因為他們的財政比子女更優渥︰「我都老實講,因為我爸媽收入是我薪水10倍以上」

部份還是較看重親情,覺得樓主應該稍為盡一下孝道,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 「28了父母還在要珍惜」

  • 「你們為人父母後就知道,別說自己年紀輕輕不懂事,父母老了,才想要盡孝道」

  • 「如果你父母是貪婪要錢的,那我也會怕。但若是單純怕家裡要錢,不想被要錢,那是錯的」

  • 「你爸媽沒甚麼需要到花錢的地方,給他們錢也是浪費,但他們沒花,也是幫你存起來。如果他們是鋪張浪費的類型,那當我沒說」

  • 「你爸媽薪水15萬確實不差你那點錢,但這主要是孝心問題」

不少網民則少說教,而是動之以利,認為樓主不妨坦蕩一點付家用,因為他的父母投資得當沒有虧損他的家用亦可以當成一項投資本金。如果把收入都存在銀行,只會錯過回報。

  • 「聽你的描述,其實你父母是有很好的理財觀念,節儉而且懂得把省下的錢拿去投資」

  • 「其實投資的部分,你爸媽是對的,放一堆錢在銀行要幹嘛」

  • 「你也知道父母會賺,證明他們投資也不是韭菜不是嗎?你可以多看理財書藉,現金就是垃圾,要資產成長投入股市是很好的選擇」

  • 「你爸媽理念也沒錯,存摺確實放一點錢就好,剩下拿去投資,而且你爸媽是有投資腦的,完全沒問題。這比起把錢放在銀行活存有意義,比定存有利潤。」

  • 「如果跟爸媽感情不錯可以當投資,多給孝親費,我已經買房了,感謝爸媽」

  • 「樓上各種奇葩言論,他父母都說以後會買房子,本身過的也節儉,講白一點,父母掛掉之後財產還不是全都是是他的」

  • 「也許也可以跟他們聊投資方法,現在父母有的也很強 」

但討論者也提到,投資亦非包賺不蝕的。與家人投資既是有利同獲,有風險亦能分擔。有一名網民中肯地表示,跟雙親一同商量投資策略是可取的:

  • 「賺錢後要做好理財規劃,問題是投資是用誰的名義,誰賺的誰規劃誰名下,」

  • 「如果我父母這樣提議,我會先提出投資規劃,好好來討論一下。」

亦有人建議,家用照給父母,但要稍為扮窮控制他們的預期,同時保留自己的積蓄作其他發展:

  • 「28歲可以有自己經前規劃,你就多少給一點點當孝親費,每次都說自己很窮,」

  • 「帳戶兩份,一份很窮幾萬元,一份就是你自己人生規劃帳戶,大部分不跟投資有關的花費都紀錄在窮帳戶上」

相關文章:

「你的錢每小時能賺幾多錢?」 網友分享理財妙招︰加薪幅度比自己還要高

通脹難捱 韓國年輕人實行「乞丐式生存」 放棄曾經的奢侈︰多花一元都會被噓

南韓散戶買港股掛鈎產品暴蝕330億︰「我以為是做定期」 避免「老年破產」的3個教訓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熱話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