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分析總統大選:賴清德有執政包袱,三腳督機率高,藍白難棄保整合也未必贏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學者分析總統大選:賴清德有執政包袱,三腳督機率高,藍白難棄保整合也未必贏

學者分析總統大選:賴清德有執政包袱,三腳督機率高,藍白難棄保整合也未必贏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侯友宜與柯文哲民調呈麻花捲交纏狀態,誰要退都不易,且雙方都要拉抬立委席次。如果明天就投票,還是綠、藍、白三腳督機率較高;至於目前支持度偏低的郭台銘即使參選,對大局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中央社)2024總統選舉,在野陣營各立山頭。學者認為,侯友宜與柯文哲民調交纏宛如麻花捲,談合不易,棄保也難奏效,目前三腳督機率高,可能重演2000年泛藍選民不知該棄保誰的情況;但就算整合也未必穩操勝券。

2024總統選戰,執政8年的民進黨推出副總統賴清德,力拚打破台灣民選總統後8年政黨輪替魔咒,在野方面,國民黨推出新北市長侯友宜、民眾黨則由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參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尋求透過連署,爭取獨立參選。

依照目前各界民調結果,儘管賴清德占有優勢,但幅度不大,侯友宜、柯文哲互有領先,郭台銘也有一定的支持度,在野雖疾呼整合,卻並未有實質進展,選情充滿變數,也讓這次選戰陷入混沌詭譎局面。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王業立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說,侯友宜與柯文哲民調呈麻花捲交纏狀態,誰要退都不易,且雙方都要拉抬立委席次。如果明天就投票,還是綠、藍、白三腳督機率較高;至於目前支持度偏低的郭台銘即使參選,對大局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回顧歷年總統選舉三腳督案例,最激烈一役,莫過於2000年國民黨連戰與出走籌組親民黨的宋楚瑜決裂,對戰民進黨陳水扁。

王業立說,原本遙遙領先的宋楚瑜因興票案被陳水扁超越,當時多份民調使泛藍選民在宋連間不知該「棄誰保誰」,最終因沒有明確棄保方向,使陳水扁以不到4成得票率獲勝,宋楚瑜36%居次,連戰也拿到超過2成選票,這也是唯一一次當選人得票率未過半的總統選舉。

王業立認為,只有在民調差距明顯時才會凸顯棄保成效;2000年情況與現在有些類似,如果藍白無法整合,民調又無明顯差距,選民可能會不知該棄保誰,對民進黨還是最有利,而這也是目前綠營「誰民調升就打誰」的策略。

至於藍白有無可能整合,王業立說,或許可參考2004年經驗,但時空背景還是有差異,畢竟親民黨與國民黨意識形態相似,但主打超越藍綠的民眾黨與國民黨差異較大。此外,當時立委選舉採複數選區制,連宋在立委席次還有協調空間,但現在改採單一選區制「有你無我」,較難協調。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指出,藍白整合機率低,也都各自操作「棄郭保自己」,郭台銘明顯邊緣化。

就算整合推出一組人選,沈有忠分析,藍白合「1+1不見得等於2」,畢竟柯文哲支持者不滿藍綠,可能不投票或投給別組參選人表達不滿,「進入PK戰,這部份選票可能很關鍵,就像2004年一樣」。

王業立認為,就算是一對一,藍白合未必就穩操勝券,目前實力較強組合是侯柯配,畢竟國民黨基層組織與立委提名人數都遠超過柯文哲;如果是柯侯配,基層動員能量可能不如侯柯配來得高。

蔡總統上屆拿下817萬票,但民進黨政黨票僅約481萬票。沈有忠認為,中間選民與青年選票是4年前總統蔡英文大勝時任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關鍵,去年地方選舉也造成民進黨大敗,接下來就要看參選人如何爭取這族群認同。

沈有忠說,民進黨執政近8年,最近也面臨雞蛋等議題,對於賴清德來說是先天包袱。且按照台灣過去8年政黨輪替的政治文化,很多中間選民或年輕人會認為可換人做做看,因此選票多少會有侷限性。就像賴清德在年輕選票一開始就落後柯文哲,現在雖然有拉起來,但與過去蔡總統表現仍有落差。

他說,目前對民進黨來說是持盈保泰,沒有太大突破點,但只要在野無法整合,賴清德守住基本盤就可獲勝。

王業立說,影響選民3個主要變數包括參選人特質、政黨認同與議題取向,雖然賴清德目前得到綠營支持者高度青睞,但應更積極樹立領導人形象與恢宏格局,避免讓民眾產生只會「跟進在野提出政策」的印象,如果提出更讓人耳目一新的政見,對目前領先態勢還是有幫助。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說,面對執政包袱,考驗賴清德如何證明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賴在內政上也在清理戰場,包括前農業部長陳吉仲下台等。

他認為,賴清德除了能固守基本盤,還有上升空間,因為中間選民仍在觀望,其中又以柯文哲與侯友宜執政過的雙北較有成長潛力。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4總統大選”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