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種聲音,讀Asso/High-Dip是一場博奕遊戲,贏了就光宗耀祖,輸了就拎住張同中六畢業無異的證書,高不成低不就。我姑且為「贏」和「輸」下一個定義,按照社會大氛圍,「贏」當然是入到八大資助學位,「輸」反之則是止步高校大門。我今日主要不是想討論由Asso/High-Dip升上去八大的成功率,而是想透過以下一些故事,讓你至少在下決定之前想多一層,以致未來不會對自己的抉擇而感到後悔。

joel fulgencio r5Xd F2st9w unsplash 1


從事海外升學行業多年,看過很多與Asso/High-Dip相關的案例。最普遍的第一種情況是,讀完兩年大專課程,升不上八大,亦不甘心讀TOP-UP Degree。同學為什麼不想讀TOP-UP Degree?我隨意點開某大專網頁,其列明完成課程後可升讀合作大學University of Hull(排全英103*)或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排全英120*)的TOP-UP Degree,其實英國大概也就130間大學,我想帶出什麼意思,無須多言,想必你能心神領會。

the headercraig 01 copy

而這類學生來找我,自不然希望能透過學分豁免制度,申請到入讀外國大學的第二年甚至乎第三年,以最短時間拿到大學學位。有些大專成績還不錯的學生,甚至能申請到比部份香港八大排名都要高的大學,都算不枉自己兩年的努力。例如,以下這些排名全英國前30的大學就願意收大專的同學直入Year 2,同學可用兩年時間享受真正校園生活,擴闊自己國際視野和人際圈子。雖然這類學生未能入到八大資助學位,但難道你會視這為「輸」嗎?

miguel henriques 8atMWER8bI unsplash

相較上面這種情況的同學,對於我來說,讓我感到比較可惜的是以下這一種同學,讀完兩年大專未能升上自己最理想的大學課程,但又見有大學收而抱住「讀住先」的念頭,往往這種屈就的想法就會令同學浪費了更多時間。比如說,我的學生Alfred本在「香港太空學院」就讀營養及食品管理的High-Dip,GPA都有3.2,可惜最想入的港大營養學不收他,但被中大的公共衛生學錄取了,讀完兩年以二級乙等榮譽畢業,目前從事金融業的Alfred想報讀英國大學的營養學碩士,可惜各大學皆回覆指學歷不匹配不予錄取,要求他轉申請其他科或者先彌補營養學相關知識。Alfred離成為營養師的路越見曲折,倘若當年沒有屈就,而是選擇用High-Dip成績報讀外國的營養學,那也不用為了追逐夢想而花費額外的時間了。這種情況,雖然Alfred入了中大,但你又會視之為「贏」了嗎?


「中學以上,大學未滿」,雖說社會對Asso/High-Dip課程的聲音普遍都不是太正面,然而無需太在意別人定義的「贏」與「輸」。未來發展其實掌握在你手上,一念之間都會影響你將來的發展。雖說讀某科不一定做某行,或者大學畢業與否並不會影響你個人的價值,但至少會令你走少一點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