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調查】投委會:4成受訪者冀短綫買賣快速獲利 以30歲以下年輕投資者為主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11004

【理財調查】投委會:4成受訪者冀短綫買賣快速獲利 以30歲以下年輕投資者為主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10/04 18:11

最後更新: 2021/10/04 18:29

分享:

分享:

投委會調查:4成受訪者冀短綫買賣快速獲利 以30歲以下年輕投資者為主

投委會最新調查顯示,半數受訪股票投資者表示,他們主要從社交媒體獲取投資資訊,有三分之一受訪者曾跟隨社交媒體的訊息及貼士做投資決定。另外,有40%受訪者的主要投資目標為藉短綫買賣快速獲利,當中以3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為主。

【善用2個投資概念 滾存退休財富跑贏通脹:按此

年輕投資者大多以短綫獲利為投資目標

投委會的「零售投資者研究2021」在今年5月及6月進行,以面對面訪談方式訪問了1,004名年齡介乎18至69歲、在過去12個月內持有或曾交易任何金融產品的零售投資者。

調查問及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最多受訪者(67%)指投資是為了長期資本增值,而有40%受訪者則希望藉短綫買賣快速獲利,而這種心態以30歲以下的年輕投資者居多,佔當中的55%,另約20%受訪者坦言追求投資的刺激感。

【全球僅三分一女性自視為投資者 比例低於男性 中國內地情況相反:按此

33%人曾跟隨社交媒體資訊做投資決定

網上資訊及社交媒體對投資決定的影響日益趨升,近半數受訪股票投資者(49%)指出,他們會透過社交媒體平台,包括YouTube、Facebook、網上討論區和即時通訊軟件的聊天群組中獲取投資資訊,有三分之一受訪者(33%)指他們曾在過去12個月內跟隨這些平台的資訊及貼士做投資。

隨着投資者轉往網上獲取資訊,不少網上投資騙局例如「唱高散貨」等湧現於社交平台。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二(65%)表示知悉「唱高散貨」騙案,惟女性(58%)及30歲以下年輕投資者(48%)知悉該騙案的比例則較低。

投委會總經理李婉秋表示,投資者應保持警剔,小心考慮和核實消息來源,以提防騙徒日新月異的詐騙手法,在作出投資決定前,要做好全面的資料搜集,確保自己對該項投資有充分了解,並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點擊圖片放大

 

責任編輯:李瑩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欄名 : 理財快訊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