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煒談教養】不會給十歲子女十萬 不會將父親威嚴放太高

當人人對劉鳴煒的 Package既羨且妒,本身是青年發展委員會副主席的他,近年積極與年輕人靠攏,偏偏其發表的言論,卻最惹年輕網民非議:「十歲收十萬做生日禮物」,問青年人儲首萬買樓「願不願意犧牲,看少一點電影、去少一點日本?」等相當「離地」的見解,「富二代」口中說來,仿佛是原罪。

育有三名子女的他(其中一對龍鳳胎與前妻所生,今年十歲),從不談私生活,就算今次接受親子版訪問,他是用相當強硬語氣,表明不會答自己子女的問題,那麼他可分享為人父親些甚麼?

每日都要抽時間溝通
一直在國際學校系統成長,劉鳴煒有多了解本地教育?他強調不少認知,是從與學生傾談而來,了解他們的想法,當然,他也有上網看新一代言論:「你就算今日三十歲,讀本地學校出身,都不會很了解今日的教育制度;十幾年前的本地學校課程,教育制度已經很不同。這個世界無人有獨家話語權,任何人由不認識至認識,都是透過聆聽來了解、學習。」他說,就算Band 1的精英學校至 Band 3學校,普遍對中學課程很有意見:「離不開今日十歲小朋友,跟廿年前,同一學齡需要學的,平均需要做功課的時數,現在真的多得很。」

他直言聽到學童自殺,以及有不同情緒問題會不開心,不過,他肯定家長才是最先了解子女有情緒問題的人:「老師每天對着學生數小時而已,最了解孩子依然是家長,是第一防線,亦是最後防線;就算是甚麼原因導致情緒問題,家長應該子女多些溝通、傾偈,而不是見到他們不開心,那一剎時才談天,到時候他們未必想跟你講──你一直跟他們何事也有商量,他們可能會更早,談自己遇上甚麼問題。」

他說,父母多少要犧牲周末自己想做的事去陪子女:「星期一至五 大家都忙 小朋友都是,所以,一定要抽時間出來,好像早上,他們上學前那十幾廿分鐘;或是臨睡前,都是家長要很刻意、主動去做。」至於他的做法?「不同家長與小朋友也有不同溝通方法,我認為有效,未必應用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不過,透過玩遊戲、食飯時傾偈,不玩手機,在我的經驗,已經是很好的溝通渠道。」

不要將威嚴放太高
他自言不是嚴肅的人,問他會否提醒自己,爸爸威嚴不可以放得太高?「任何家長面對自己小朋友的時候,自己不是老師、警察,不是CEO,他是小朋友的家長,這點很重要。不過,本身跟小朋友有一個好的關係,有好的溝通渠道,很自然便放低(威嚴)。」

早前他講自己十歲生日時收父親收十萬現金,引起很大回響,他強調純粹是談一件小時候很難忘,奇怪的經驗:「當時我都呆了,也不明白家長會這樣給我……

我會否今日跟自己的小朋友這樣做?會否建議家長這樣做?我不會。(是否覺得不應該給小朋友十萬元)我覺得你獎賞他,那太多了。如果想做教材,你想灌輸理財知識,我相信有更好的方法,不是給一筆錢看他怎樣做,不應該像做實驗。

「任何家庭也好,重點該是(教導子女)這個世界資源有限。任何東西,電話、玩具,幾多歲開始有錢的意識?一千、一萬是幾多錢?家庭狀況是有錢、普通,甚至貧窮也好,都需要有這個概念──你可以說有錢人更難學這件事。畢竟不同家庭也有不教育的方式。」

他舉例說,一個新電話,跟快餐店的套餐,孩子需要付出也不同:「那是金錢上的付出。他們要做幾多小時功課,讀多少書才付出?足夠等同一個電話,一個餐?
我覺得小朋友要明白,不可以覺得資源是無限。」

大劉無為自己鋪路
劉鳴煒有一個人人羨慕的「完美 Package」,已經是人生勝利組,他又怎樣看這代家長,由子女幼稚園開始,苦苦經營鋪路入名校,先製造一個自覺最好的 Package給子女?「我明白家長想法,因為入大學,入精英學校的競爭很大,覺得不可以不做這些。我都見過不少中學、大學生正是『被鋪路』,整條路不是他想行,是家長想行的路……令他們不開心,反感,不過,他們將來對家長的看法,尊重會否減少?(有)我都不奇怪。」

他直言父母從無為他鋪路:「自己揀。純粹父母無鋪路。如果父母鋪路的話,我可能是( 跟 )被鋪路那種。為甚麼他們無鋪路?那是很有趣的問題,簡單來說 他們真的沒有要我這樣 學那樣,我被逼去做事。」

他覺得對任何人也好,包括子女,朋友,只要有目標做任何事也可:「想做醫生,消防員的話,你的人生經驗豐富些少,較一個十六歲的經驗豐富,便建議他多做某類活動,像消防員要操練體格,你給這些意見,已經是輕輕給他鋪路……每個人適合甚麼,家長是否先有答案,因為小朋友性格如此,便該做甚麼,符合某種期望?那是不對,最有條件了解自己的,是是小朋友,年青人自己,不要借其他人的期望 Template,套入子女身上,這對小朋友、家長都不好。」

今次,劉鳴煒分享的教養觀念,卻不「離地」,還很中聽……是這代家長無他的 package而盲從某些令子女「向上流」價值,才令今日不少教育觀念都「堅離地」逼迫細路趕上生產線?

劉鳴煒強調,將來的工作模式、工種只有不斷在變,亦預測不到:「我們沒有水晶球。不過,關鍵是培養好奇心,加上學習能力高,便能讓你將來轉不同技術 興趣,這點很重要。」
劉鳴煒強調,將來的工作模式、工種只有不斷在變,亦預測不到:「我們沒有水晶球。不過,關鍵是培養好奇心,加上學習能力高,便能讓你將來轉不同技術 興趣,這點很重要。」
他與前妻Wendy生的一對龍鳳胎,大概也十歲。他強調不會給子女十萬元現金做一種理財「實驗」。(資料圖片)
他與前妻Wendy生的一對龍鳳胎,大概也十歲。他強調不會給子女十萬元現金做一種理財「實驗」。(資料圖片)
分別育有三名子女的劉鳴煒,其實教養觀也頗實際且實在。
分別育有三名子女的劉鳴煒,其實教養觀也頗實際且實在。

記者:羅惠儀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