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東莞兩會丨今年GDP力爭增長6%,“雙萬”東莞如何做強做優製造業家當? - 新浪香港

聚焦東莞兩會丨今年GDP力爭增長6%,“雙萬”東莞如何做強做優製造業家當?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程浩 東莞報導 “製造業當家”是2023年廣東經濟的關鍵詞之一。而作為製造業重鎮的東莞,如何把製造業這份厚實家當做優做強,高水平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命題。

2月9日,東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東莞市市長呂成蹊在2023年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2年東莞市GDP達11200億元,以超常規力度穩住經濟大盤。

當前,東莞的發展依然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從面臨的形勢來看,外部不確定性較多,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較為困難,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

因此,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東莞今年將實施包括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穩預期提信心在內的十大行動,著力建設製造業當家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站在“雙萬”新起點,2023年東莞要進一步做優做強製造業,加快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東莞經濟發展將堅持穩中求進,建設製造業當家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穩預期、提信心,GDP預期目標增長5.5%以上,爭取達到6%。

樹立製造業當家的鮮明導向

作為“世界工廠”,製造業是東莞立市之本和發展之基。站在“雙萬”新起點上,樹立製造業當家的鮮明導向,將為東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政策驅動力。

今年的東莞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今年重點抓好的十大行動時,首先提出的是實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對於如何建設製造業當家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報告重點部署了產業體系重塑、大招商和製造業數字化轉型。

過去一年來,東莞大力發展新的產業支柱,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擴容至80平方公里,推出六大標準化產業片區,新型顯示、新能源裝備、生物製藥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2%、9.6%、11.3%。

然而,在產業發展方面東莞仍存在諸多問題,從發展動力來看,東莞市高度依賴的消費電子產業進入週期性調整,其它新興產業尚未能挑起大梁。關鍵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中高層次人才供給仍然存在短板。

在重塑產業結構體系方面,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東莞將堅持產業立新柱與穩支柱並舉,以市政府一號文20條措施,推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提速,力爭產值突破1000億元。首批篩選9條重點產業鏈,實施“鏈長+鏈主”製,加快打造萬、千、百億級的多元化產業集群,加快構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形成舊柱加固、新柱補強,龍頭產業與戰新產業比翼齊飛的生動局面。

今年東莞將以現有優質企業為重點,加大培優扶強力度,新升規企業1500家以上,培育各級製造業單項冠軍50家以上,新增國家級“小巨人”30家、上市和過會企業10家以上,增資擴產實際投資300億元以上。

在招商方面,2022年東莞通過加強新動能培育,成功引進比亞迪、贛鋒鋰電等10宗30億元以上特大產業項目,實際投資突破1700億元,增長5.6%。

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東莞將構建大招商、招大商的體制機制,堅持高質量招商、招高質量項目,瞄準先進技術、龍頭企業,開展專業化、市場化、精準化招商,力爭招引一批30億元以上特大產業項目,努力形成招商引資熱潮湧動、項目建設熱火朝天的升騰景象。

數字經濟是東莞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東莞將加快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步伐,完善製造業當家綜合考核評價體系。支持龍頭企業打造智能工廠(車間)申報“燈塔工廠”,打造不少於40個數字化轉型示範項目,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1000家,開展一場不亞於“機器換人”的產業革命,推動東莞製造業實現質的轉變。

“今年兩會東莞突出製造業當家,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東莞市人大代表、東莞先知大數據董事長餘暘介紹,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今年開局衝刺的氛圍濃厚,製造業企業紛紛加大投資,目前先知大數據已經接到不少訂單,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旺盛。

針對紡織服裝鞋帽產業數字化轉型,東莞市人大代表,虎門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慶球建議,針對紡織服裝鞋帽產業出台精準扶持政策,以數字化手段全面賦能產業發展。同時,市、鎮兩級政府通過共同探索建設數字化轉型示範園區、紡織鞋帽產業數字化賦能中心等方式,完善數字化服務生態,帶動中小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讓民營經濟與東莞同頻共振

民營經濟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主體。

2022年,面對消費低迷,訂單減少、物流不暢、員工感染等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以民營經濟為主的東莞150多萬市場主體想方設法求生存,千方百計謀發展。東莞也先後推出“紓困27條”“保鏈12條”“穩崗惠企便民10條”等政策組合拳,為企業減輕稅費負擔546.7億元。

數據顯示,經過一年的努力,2022年東莞市新增市場主體29.6萬戶,總量達158.4萬戶,穩居全省地級市第1;新升規企業超過2200家,新增高企1725家,總量突破9000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850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家、上市企業12家,多項指標排名全省前列。

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民營經濟是東莞發展的挺拔脊樑,東莞要不斷擦亮莞商金字招牌,讓民營經濟始終與東莞同頻共振、茁壯成長。

在穩預期提信心方面,今年東莞將設立“東莞民營企業家日”,全流程培養百名領軍型、千名成長型、萬名創業型企業家。發揮好世莞會、莞民投等平台作用,大力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把工業投資作為生命線來抓,優化重大產業項目全流程全鏈條服務管理,下力氣解決發展空間受限、審批效率低下、項目落地緩慢等堵點,讓企業敢投資、快投資,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200億元。

同時,東莞將完善企業市長直通車機制、“企莞家”、12345熱線三大服務品牌,支持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加強企業用工保障,搶抓擴內需機遇推廣莞貨莞品,大力發展市場採購、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大力支持外資企業拓內銷,力爭內銷總額突破6000億元。

東莞市工商聯主席黃建平表示,民營經濟是“草根經濟”,要實現從“草根經濟”到“樹根經濟”,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重點是為其提供一個寬鬆且自由生長的環境,做到無事不擾,小事包容,大事善後。

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2年,東莞主動搶抓“黃金內灣”建設機遇,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生態,全方位增創區域競爭新優勢。東莞將加快打造散裂中子源、先進阿秒激光、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台、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等高水平重大平台。

數據顯示,2022年,東莞R&D投入強度提至4%,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52.4%、提升5.2個百分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達26家、省創新科研團隊增至40個,均排名全省第3。

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東莞將實施科教興城行動,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大力培育科技創新主力軍,進一步吹響“是人才、進莞來”號角,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著力打造科創製造強市。

今年將東莞全力加快鬆山湖科學城難推動散裂中子源二期動工,加快先進阿秒激光立項申報,依託新鬆山湖材料實驗室組建新材料產業園。同時,進一步夯實國家高企基本盤,確保達到9500家。搭建瞪羚企業服務平台,將入庫企業擴至400家。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53%,分別新認定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30家和200家。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東莞市人大代表、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主任陳延偉介紹,目前散裂中子源註冊用戶超過4000家,完成了1000多項課題,包括多項國家重大需求和產業核心攻關,2022年散裂中子源多台國內首創譜儀調試成功,研究和實驗能力進一步提升。

今年,東莞將啟動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建設,建設更多譜儀和實驗線站,並提升功率,滿足來自不同領域和學科的更多用戶。陳延偉建議,聚焦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東莞要從源頭完善創新體系,加大對基礎研究的重視和投入,為先進製造高質量發展提供源動力。

(作者: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程浩 編輯:於長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