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健保服務-健保卡申請與註冊-公布欄-認識健保卡 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NHI_LOGO

分區業務組

健保署與6個分區業務組提供在地化的服務,各縣市共設立7個聯合服務中心及22個聯絡辦公室

:::

健保卡的意義與功能

一、健保卡是什麼

以前的健保保險憑證除了健保卡外,還有重大傷病卡、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保險對象就醫時,有時要帶兩張或三張不同的憑證,不但不方便還會弄錯;而且,紙卡上沒照片,就醫時要帶身分證去核對;健保紙卡看過六次要換卡,每年又要換新卡,這些都造成保險對象跟投保單位的不方便。健保卡可以排除這些不方便。

二、健保卡的功能

健保卡,是把以前的健保紙卡、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和重大傷病證明卡等四種卡冊的看病與證明功能都放在同一張卡片上,如此一來,不管我們是何種身分,在看病時都只需要攜帶同一張憑證,此外,這張健保卡欄位內容一旦完全實施後,除了可以記載持卡人的個人醫療費用、在保與繳費狀況外,保險對象也可以知道自己花費的部分負擔,醫院可以由累計的部分負擔,收到規定之全年住院部分負擔上限,即可不再收取,除了減少民眾負擔,也避免民眾必須先繳交部分負擔,等到次年再向健保署核退超過上限的麻煩,是一張功能完整的多用途健保卡。

認識您的健保卡

一、卡片正面 健保卡正面

外觀除了有您的姓名、身分證號及出生日期外,與現行紙卡最大的差別在於健保卡除可加印您個人相片;卡片上並嵌有一張IC晶片,IC晶片內規劃有「個人基本資料」、「健保資料」、「醫療專區」及「衛生行政專區」等四種不同類別資料存放區段,可透過讀卡機進行「讀」、「寫」功能,卡片下角則有卡片流水號。
健保IC卡正面

二、卡片背面

在健保卡背面印有注意事項,除了提醒您就醫及遺失卡片之處理等事項外,並印有詢問專線號碼:0800-030-598,提供您免費諮詢健保相關事項。

三、卡片安全

  健保卡之卡片為PETF材質,卡片上並有扭索彩虹紋(漸層)、細微字、UV紫外線、螢光油墨、光學變色油墨(OVI)及反拷貝色彩等防偽處理

 

四、卡片內容

  在健保卡上所嵌的IC晶片內規劃有「個人基本資料」、「健保資料」、「醫療專區」及「衛生行政專區」等四種不同類別資料存放區段,各區段預定存放之內容說明如下:

 

附表一 健保卡得存取資料內容
基本資料 健保資料 醫療專區資料 衛生行政專區資料
1. 卡片號碼   1. 保險人代碼 ★◎ 1. 門診處方箋 1. 預防接種資料
2. 姓名   2. 保險對象身分註記 ★◎ 2. 長期處方箋   2. 同意器官捐贈註記
3. 身分證明文件號碼   3. 卡片有效期限 ★◎ 3. 重要處方項目   3. 同意安寧緩和醫療註記
4. 出生年、月、日 4. 重大傷病註記 ★◎ 4. 過敏藥物      
5. 性別   5. 就醫可用次數            
6. 發卡日期   6. 最近一次就醫序號            
7. 照片 7. 新生兒依附註記            
8. 卡片註銷註記 8. 就醫類別            
    9. 新生兒就醫註記            
    10. 就診日期時間            
    11. 補卡註記            
    12. 就醫序號            
    13. 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代碼            
    ★◎ 14. 主、次診斷碼            
    15. 就醫醫療費用紀錄            
      16. 就醫累計資料            
      17. 醫療費用總累計            
      18. 個人保險費            
    19. 保健服務紀錄            
    20. 緊急聯絡電話            
    21. 孕婦產前檢查            
    22. 其他就醫需要之註記            

備註:

一、基本資料第1、2、3、4、7項,顯示於健保卡之卡面。

二、內容標示◎者,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登錄之就醫紀錄,無標示者,為保險人登錄之資料;標示★者,為保險醫事服務機構需使用醫事人員卡讀取之就醫紀錄,保險對象於保險人各分區業務組、聯絡辦公室之讀卡設備得讀取表列所有內容。

三、保險對象因罹患精神疾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受性侵害所造成之傷病就醫,得依病人要求,不予登錄就醫紀錄。

健保卡安全機制

一、整體安全機制

  1. (一)契約規範  
    健保署與立約商簽訂之契約條款,第一條即明確規範立約商於履約期間所知悉或持有之健保署機密,均應保密不得洩漏。並要求立約商應與其員工及協力廠簽訂保密契約,使其對健保署負有與本約內容相同之保密義務。又於契約條款第十一條明訂在契約有效期間,立約商如將卡片或保險對象基本資料外流,健保署得沒收保證金並終止或解除全部或部分契約,並請求立約商賠償。另在投標須知第四條明訂健保卡、安全模組、讀卡設備、應用系統、軟硬體設備,如係國外產品必須提出國外原廠出具之授權經銷代理證明文件及連帶保固證明文件。
  2. 整體安全計畫
    健保署要求立約商必須針對本專案提供整體系統安全政策,以建立完善之管理機制。依據這項規定,立約商提供了「整體安全計畫書」、「整體安全機制設計文件」與「整體安全政策管理使用者手冊」等文件,委請學者專家審定,並據以執行。
  3. 成立健保卡資料安全防護小組
    為防止健保卡建置計劃資料外洩或被不當使用,健保署成立健保卡資料安全防護小組,監督一切安全相關事務。

二、個人資料及隱私權保護機制

(一)政策配套

  1. 不作健康保險與醫療保健目的以外之用途
    健保卡的主要功能係在提供保險對象就醫時辨識身分之用,以便於醫療處置之正確判斷,目的單純明顯,並不作為衛生行政及保健醫療服務等特定目的外之使用。
  2. 不存放完整的病歷資料
    健保卡現階段開放使用之欄位內容,僅限於取代紙卡原有功能,並不涉及隱私。部分社會團體對於健保卡是否會侵犯個人隱私權,極為關切,健保署已積極與各相關人權及病友團體開拓對談平台,持續溝通,以利未來存放用 藥、檢驗、檢查等資料,保障民眾對醫療知的權益與自主管理權。大家所關切之個人就醫隱私資料,係記錄並存放在各醫療院所製作之病歷中。健保卡之記憶容量,包含內建程式與必要欄位規格,僅有36K位元之空間,無法存放病人於各醫療院所就診之所有病歷資料及檢驗檢查影像資料。設計之存放欄位內容僅止於健保業務中有利於民眾就診作業,能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與具有費用節流功能。



(二)卡片操作安全機制

  1. 卡體精密防偽印刷:

    健保卡除卡片有扭索狀設計、彩虹紋、細微字、紫外線隱形印刷及光學變色油墨等多重防偽設計外;另照片背景亦有防偽處理,以防照片被取代冒用,較諸一般信用卡並不遜色。

  2. 多重保密安全機制保護個人隱私
    • 晶片內儲存資料均經特殊保護機制處理。
    • 讀卡機加安全模組(SAM)卡:須具有健保署自己製作發行的讀卡機安全模組卡(SAM) 才能讀取晶片內資料,採嚴謹授權及相互認証機制。
    • 醫師卡:具有醫師卡始能讀取醫療資料
    • 個人密碼:健保卡設有密碼功能(Pin code),以個人密碼優於醫師卡之讀寫授權,民眾可選擇是否輸入密碼解密,一旦設定密碼,一般人或掛號人員即使有讀卡機及安全模組,亦無法讀取基本資料段以外之欄位資料,必須民眾同意輸入密碼,醫護人員始能開啟資料。
       
  3. 資通安全機制
    • 整體運作架構採用多道防火牆控制,並隨時監控網路作業情形,以期能即早發現安全缺失。
    • 採用VPN封閉式專屬網路,不能由網際網路連結進入VPN,駭客無從由外部入侵。另在健保署端之網路頻寬隨使用量自動調整,以確保網路傳輸品質,有效降低網路塞車機率。
    • 代碼傳輸,健保卡僅儲存必要之慢性病用藥、某些特定疾病名稱或昂貴之檢驗檢查醫令,各該項目均以數字代碼登載(code),亂碼傳輸,而非以中文記載。

       
  4. 電腦病毒防治
    1. 本署使用完善之病毒防治機制。
    2. 使用端輔導使用防毒軟體
        (1) 主機端提供使用者端之病毒碼及程式更新機制。
        (2) 建置與病毒防治公司(如Trend、Norton)間之Gateway。
        (3)勸導使用防毒軟體。
  5. 危機處理及應變計畫
      研訂危機處理應變計畫,明定危機種類、等級、認定與啟動程序,並組織危機應變小組,作為緊急應變及危機處理機制之事前防範措施,於緊急危機(如天災、停電)發生後,亦建置有事後應變機制,如:
    • 卡片遺失或被竊,得立即註銷卡片。
    • 遇有全台大規模停電,因建置有UPS不斷電系統,得以確保系統能完全關閉,避免軟、硬或資料之流失與損害。
    • 整體運作架構採用多道防火牆控制,並隨時監控網路作業情形,以期能即早發現安全缺失。
    • 人員接觸資料設有權限劃分,任何接觸使用健保卡資料者,均會留存電子紀錄,便於追查,防止人員洩密情事發生。
發布日期
更新日期
瀏覽人次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