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Unsplash

《VO》導讀:

天生溫柔與感性的人,容易對人際關係特別敏感,也渴望與任何人都能建立良好的情誼。然而,當人際關係發生衝突、讓自己身陷痛苦的漩渦時,該怎麼解決呢?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讓自己不用討好所有人,卻也不與任何人為敵;不因與別人起衝突而吃虧,也不會為了維持好關係而備感壓力。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 / 暢銷書作家 有川真由美

究竟什麼是「不與別人衝突的人際關係」?

重申一次,就是不會因衝突而讓自己吃虧。

這裡必須思考的是,你最後究竟想怎麼解決?即使不發生衝突之下卻仍感受到壓力,或是使得彼此之間的鴻溝加深的話,都是得不償失。

目標先設定在不傷害彼此的情形下,讓人際關係變得輕鬆,並達成自己的目的。就結果而言,人際關係順遂的人都是這麼做。

面對衝突的五個方法

愉快走在人生路上的小秘訣

只不過,與別人相處融洽或是勝過對方,都不是最終目的。真正的目的應該是「讓人生路走得更愉快」。在這個前提下,因應人際關係上的衝突可採取的策略有五項:

1 爭執
2 不放在心上
3 保持距離
4 逃避
5 巧妙閃過

首先,最好避免 1「爭執」。就像前面說過的,和別人發生爭執,不僅會讓彼此受傷,而且還很麻煩。不過,如果要讓對方見識自己有多認真,或是即使和對方吵架也想做出可接受的結論時,有時候也會將爭執當作最終手段。

至於 2~5,都是「不戰策略」。所謂「不戰」,是放棄「精神上」的人際關係衝突。面對麻煩的人,千萬別想太多。根據對方的個性、當下的狀況,採取 2~5 柔性的「不戰策略」,讓心情盡快恢復平靜愉悅。想要多少改善些狀況的話,可以藉由與對方交談或合作,尋求和平的解決方式。女人不是靠「強悍」決勝負,靠的是「韌性」。接下來將針對 2~5 的策略,一一說明。

2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管他怎麼說

即使惱怒也不要在意

我的朋友中有個典型討人厭的A小姐。她老喜歡炫耀過去的豐功偉業或是顯赫家世。只要遇到感覺在自己「之下」的人,就會擺出瞧不起人的態度,或是出口傷人; 但如果遇到看似在自己「之上」的人,就會討好奉承。

我們一些共同的朋友會說:「想到A就火大~」不過我的感覺倒沒那麼強烈(不過萬一攻擊是衝著我來,我也是會瞬間發火啦)。

A之所以會變成這樣,無論行為是好是壞,問題都出在「教養」。我並不是瞧不起A而說她「沒教養」。所謂教養,不僅單指孩童時期,而是至今漫長的人生歷史。因為受到某些狀況的影響,才讓她有這樣的言行舉止。

此外,A現在很可能不幸福,才會想要遷怒於別人。話說回來,我們都不會知道這些狀況。別人的內心並不是這麼容易就能了解的。因此,「就讓她去講吧」。

你覺得惱怒的地方,可以表面上「假裝」聽著,但請把心關上。記得用不著去迎合對方性格中「陰暗」的部分。你不需要去在乎他們那些隨便批評別人,或是瞧不起人的言詞。

這跟無視並不同。例如,同事對你冷嘲熱諷,「現在這麼忙,你還好意思休息呢。」你只需要當場輕描淡寫回一句「真不好意思」就行了。即使在背後說你壞話的人,面對他也只要打個招呼說句「辛苦嘍」就好。

對方那些討人厭的言行舉止,基本上都是「對方」本身的問題,並不是「你」的問題。

千萬別將對方的責任和自己的責任混為一談。不必深究其中的意義,「我是做了什麼招惹到他?」也不需要反駁「才不是這樣」來尋求對方理解,或是因為對方說了「我討厭你」而苦惱 。這些反應會需要耗費一番心力,而且本來就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需往心裡去。你要做的是「只聽自己需要的部分,其他就左耳進右耳出」。心中沒有不愉快的情緒,就能發現對方好的一面,彼此感情也會變好。千萬不要鑽牛角尖,在內心反覆交戰。

3 保持剛剛好的距離

找出適當距離的三種妙招

會爆發人際關係的戰爭,大多是在彼此間的距離太近的時候。

「距離感」是女性在人際關係中最需要注意的關鍵。

相對於以地位高低連結的男性,基本上呈現平面關係的女性,藉著彼此保持恰到好處的距離,才能建立起安心的關係。但並不是交情好,熟知對方的一切就是好事。

每個人在心理上都各自有感覺舒適自在的「個人空間」。如果別人隨意闖入,就會感覺不舒服。摩擦變多,看到價值觀的不同,就會有更多不滿,或是在放鬆之下說了不該說的話。當交情愈來愈深厚,就會開始看到討厭的地方、困擾的地方,因此, 與這種容易跟別人衝突的人在一起時,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恰當的距離。要找到「若即若離」這樣剛剛好的距離感,有三個需要注意的重點。

(1)首先,珍惜自己感覺最舒適的距離感

藉由對方的言詞或表情來掌握距離感固然重要,但最要緊的還是自身的心理狀態。隨時留意「內心的距離感」,一旦覺得不耐煩、不爽快,就要響起「離開!」的警報。這是重新檢視彼此相處及應對方式的時機。

(2)以自然的態度面對,逐漸拉開距離。

面對惱人的對象時,如果擺出一副「我討厭你」的態度,會讓氣氛變得更僵。在謹守最基本的禮貌之下,有事情打聲招呼,需要時給予協助,但不用多聊自己的事, 事情辦完之後迅速離開,不需要帶太多的情緒,以平常心相待即可。在自然的情境下,時而接近時而遠離,漸漸就能掌握到最理想的距離。

(3)擁有多個活動據點及專注的事物。

面對同事、家人這些每天都得打照面的人,就算不發一語也會深受影響。如果待在狹隘的世界,就更需要思考距離感。想要在恰到好處的緊張,以及體貼的心境下面對別人,適度轉換心情很重要。藉由發展多項活動,或是專注於其他事物,來保持內心的平衡。

面對需要長久相處的婆婆或是同事,認為自己的婆婆(同事)真好,並能持續對對方抱有好感的人,都是能在內心保持一定的距離。恰到好處的距離感,就是尊重對方且珍惜對方所需的禮儀。

4 失控前先離開現場

逃避是為了生存

「閃避」或是「逃避」,表面上是膽小鬼的行徑,卻是生存所需的為人處事技術之一。尤其當你情緒化的時候,建議先將自己抽離當下的情境。因為一旦變得情緒化, 就會停止思考,失去判斷能力。

比方說,被主管罵了之後火冒三丈,「幹嘛這樣罵人!」想和他爭論並加以反駁,很可能還覺得若悶不吭聲就輸了。然而,在盛怒之下發生衝突,非但無法解決問題,事情還會偏離正軌,變得愈來愈複雜。

而且,愈是情緒化就愈會覺得對方是「可恨的敵人」。

倒不是說不能情緒化。只要是人,任誰難免都會有理智斷線的時候,但直接拋出帶有情緒性的話語,最終後悔的往往都是自己。當情緒在瞬間像熱水器一樣升溫時,不如先冷卻下來,等腦袋冷靜之後再決定下一步。

成熟的女性不做火上加油的事,應該要適時停戰,讓傷害降到最低。暴怒時記得在心裡默數「1、2、3⋯⋯」。爆發性的情緒不會維持太久。數到10之後就會慢慢平靜下來。

「我知道了」、「我現在剛好有點事⋯⋯」試圖讓自己平靜說完,暫時離開現場。喝杯茶,活動一下筋骨,同時想想晚餐要吃什麼。這麼一來,先前惱怒的事情就漸漸變得無所謂了。

要讓激動的心情冷卻下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暫時「改變空間」、「擱置時間」、「採取其他行動」。這樣就能讓自己慢慢回到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以及當下的狀況。接著再來思考明智的解決方案。

當對方情緒失控,或是當你遭遇職權騷擾、霸凌,面對牽扯不清的陰險人際關係時,「逃避」也是有用的一招。如果真的被牽連其中,盡量在冷靜的時候應對。老實人會想要努力突破困境,但請優先考量自己的身心健康。記得,「逃避」也是一種解決的辦法。

5 巧妙閃躲對方的攻擊

讓對方配合自己步調的戰術

在前面已經傳授各位像是「不放在心上」、「保持距離」和「逃避」等戰術,但有時候光靠這些仍無法解決問題。

雖然對方咄咄逼人,或是處於戰鬥模式,但遇到「即使如此,還是想讓你了解我的想法」時,就需要進行「交涉」了。這種情況下,適合的戰術就是「輕巧閃過對方的攻擊,同時讓對方配合自己的步調」。

這種不戰精神,跟「合氣道精神」非常類似。合氣道不是要在比賽中分出勝負, 而是要藉由「招數」來化解與對方的對立態勢。表面上看起來像是防身術,實際上是輕巧化解對方的攻勢,一舉將形勢扭轉到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輕巧閃躲」的意思,就是「不要正面迎接對方的攻擊」。

將合氣道的這些招數替換成【巧妙閃躲敵人的戰術】,就可歸納出下列幾項:

(1)【連結】配合對方的呼吸解讀招數 → 理解對方的「需求」。
(2)【引導】進入對方的守備範圍後不使力 → 讓對方感到「安心」。
(3)【化解】化解對方的防備後出招 → 讓對方鬆懈後說出自己的意見。

首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了解對方「想要怎麼做」,就是真正的「需求」。例如,有個人仇視你、批評你,可以得知對方是「希望自己保持在有利的地位」;當遇到眼睛長在頭頂上、驕傲自滿的人,可以得知對方是「希望獲得認同」;展現出敵意的人,其實是「遇上一些麻煩的可憐人」。

因此,要祭出(2)提到的,讓對方感到「安心」。不需要刻意逢迎,但若能主動說出「我對你甘拜下風」、「你真不是蓋的」之類,率先表達尊敬與好感,對方就會安心,卸下戰意。

這裡的重點是「表面上」的配合。至於對方的心裡怎麼想,那是個人的自由。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因應」。

因此,到了(3)的穩定狀態時,便能輕描淡寫地說出想說的話,像是「指導的時候麻煩親切一點唷」,最終的目標就是進入笑容模式。

提升人際的100個教戰守則:

女子人際學

這裡買

延伸閱讀

為什麼總喊著辭職,卻遞不了辭呈?心理諮商師:擺脫「假和諧」,察覺心中真正的「癥結點」

【小確幸是逃避,還是為理想而活?】人氣 KOL 崴爺的「新職場運動」:人生,不需要靠上班來成全

【要怎麼讓對方更在意自己?】情感講師:活用「2 個技法」,製造「邂逅」而非不自然的搭訕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女子人際學》,由時報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