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港_百度百科

太子港

[tài zǐ gǎng]
海地共和国的首都
收藏
0有用+1
0
太子港(法语:Port-au-Prince;海地克里奥尔语:Pòtoprens [2]),是海地共和国的首都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第一大港市。位于戈纳夫湾东南岸附近的库尔德萨克平原上。人口约298.7万。 [6]1804年成为海地首都。海地工业中心,工业主要有制糖、水泥、纺织、面粉、酿酒、制皂、制药、制鞋、服装等。港口为一天然良港,吞吐量占全国进出口物资的60%~70%。建有国际机场,设有国际航线加勒比海诸岛,为交通枢纽 [1]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0日晚,海地政府发布延长紧急状态期间宵禁令和禁止在公路示威第12号令,宣布即日起延长太子港所在西部省的宵禁时间至4月17日。 [7]
  • 最新新闻
7日,海地主要港口太子港被迫关闭,因为暴乱席卷了这个加勒比海国家。与此同时,美国要求海地总理实行“紧急政治改革”。报道说,海地政府将包括首都太子港在内的西部地区紧急状态延长了一个月。因为本周早些时候,大量囚犯从两所监狱逃脱,各个帮派组织加强了他们对这个国家很多地区的管控。...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
太子港
外文名
法语:Port-au-Prince;海地克里奥尔语:Pòtoprens [2]
行政区类别
首都
所属地区
海地共和国
地理位置
北美洲南部,岛国
气候条件
海洋气候
人口数量
约 298.7 万 [6]
著名景点
18世纪教堂宫殿;国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
机    场
梅格拉特国际机场
方    言
法语克里奥尔语
国内排名
1

简介

播报
编辑
太子港
太子港,是海地共和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也是海地最大城市、西印度群岛著名海港之一。太子港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戈纳夫湾东南岸、拉萨尔山麓、库尔德萨克平原与大海的交接处,面朝戈纳夫岛。海地是拉丁美洲最穷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太子港作为全国工艺中心,有制糖、碾米、水泥、制药、制鞋及服装等工业,但是工业几乎被美国为主的外国资本所控制。旅游业收入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大部分是美国和加拿大人。港口距机场约40分钟的车程,有定期的国际和国内航班。

重要作用

播报
编辑
太子港是全国的文化中心,集中了全国重要的图书馆、博物馆及其它文化设施。有1940年建立的国家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国家资料中心,1938年建立的国家博物馆、考古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1944年建立的艺术中心。
太子港的工业区向北切入库尔德萨克平原,是全国惟一的工业基地,有制糖、碾米、水泥、剑麻加工、制鞋、服装、体育用品等厂家,其中棒球产量居世界首位。
太子港是全国的主要港口,全国对外贸易额的70%和占出口值40%的咖啡由此出口。太子港还有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机场,5000多公里长的公路,主要是从太子港通往全国各地。太子港市区和郊区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达普-达普”车。“达普-达普”原意为“迅速”,每辆车上绘有各不相同的山水、神话、体育等图案,以画的优劣吸引乘客,并经常更换。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4个,岸线长973m,最大水深为9.7m。装卸设备有可移式吊、集装箱吊、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集装箱吊最大起重能力为30吨,拖船的功率最大为1470kW。码头最大可靠长250m的船舶。装卸效率:杂货每小时约15吨,重货每小时约25吨。大船锚地水深达32m。主要出口货物为铝土矿砂、糖、咖啡、剑麻、水泥及香料等,进口货物主要有食品、石油、车辆、机械及化工产品等。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贸易额占其外贸易总额的1/2。其它还有加拿大、英国、法国及日本等国。

特色

播报
编辑
太子港曾于1794年、1820年、1888年和2010年四次遭受地震、飓风和战火破坏,发展缓慢。城市的建筑为圆梯形,由低处向山坡上伸展。城市街道狭窄,港口商业区街呈拱式,通往东面广阔练兵场的道路曲折迂回。地势较低的闹市区周围和工厂附近,是一般黑人和工人的住宅区,简陋拥挤。在山坡上,被浓密树荫和缤纷鲜花包围的小楼、别墅,舒适考究,是富裕人的住所。市中心“独立英雄广场”是为纪念在19世纪初海地人民武装起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而建,中央有一座高大的独立战争英雄纪念碑,四周花坛内鲜花争艳,绿草如茵。市内主要的建筑和古迹有:国家宫、新大教堂、政府大厦、最高法院、圣安娜教堂、圣何塞教堂、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圣安东尼奥教堂和圣阿莱霍医院。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太子港的人们
相传,在殖民时代,海上刮起风暴,一艘法国“太子”号轮船驶进港口后平安无事,后来人们便以这艘轮船的名字命名它为太子港。这里本是印第安人居地,1492年哥伦布发现海地岛后,西班牙人蜂拥而至,并从非洲运来黑人充当奴隶。1697年落入法国人之手。太子港始建于1749年,1770年取代海地角成为法属圣多明各殖民地首府。1804年,海地独立,太子港成为首都。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黑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多信奉天主教和伏都教官方语言为法语。

教育情况

播报
编辑
海地国立大学
海地高级技术学校

气候旅游

播报
编辑
太子港
该港属热带干湿季气候,各月平均气温在22—28℃间。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4—6月、8—10月为雨季。多飓风。沿海地区炎热,高原地区平均气温15摄氏度。全国平均气温24-27摄氏度。海地一年分两季:3月至11月相对炎热,12月至2月较为凉爽。旱季通常温而湿,雨季则通常热而湿。不同的气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旅游业收入是其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大部分是美国和加拿大人。
太子港的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全年气温大致平均。三月到十一月是雨季,不过七月的雨水稍少,而旱季则是余下的三个月份。太子港的旱季通常温而湿,雨季则通常热而湿。
太子港气候平均数据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极端高温℃(℉)
34
(93)
35
(95)
37
(99)
37
(99)
37
(99)
37
(99)
38
(100)
38
(100)
37
(99)
37
(99)
36
(97)
34
(93)
38
(100)
平均高温℃(℉)
31
(88)
31
(88)
32
(90)
32
(90)
32
(90)
33
(91)
34
(93)
34
(93)
33
(91)
32
(90)
31
(88)
31
(88)
32
(90)
平均低温℃(℉)
20
(68)
20
(68)
21
(70)
22
(72)
22
(72)
23
(73)
23
(73)
23
(73)
23
(73)
22
(72)
22
(72)
21
(70)
22
(72)
极端低温℃(℉)
17
(63)
16
(61)
16
(61)
16
(61)
19
(66)
19
(66)
19
(66)
20
(68)
19
(66)
19
(66)
18
(64)
16
(61)
16
(61)
降水量㎜(英寸)
33
(1.3)
58
(2.28)
86
(3.39)
160
(6.3)
231
(9.09)
102
(4.02)
74
(2.91)
145
(5.71)
175
(6.89)
170
(6.69)
86
(3.39)
33
(1.3)
1,353
(53.27)
来源:BBC Weather [3] July 2011

政治动荡

播报
编辑
1994年9月4日,一群海地人挤坐在卡车上逃离太子港。海地虽早在1804年就已独立,是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共和国,但自独立以来一直动荡不断。
1994年9月17日,美国前总统卡特率领的高级代表团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并在海地士兵的护卫下乘车离开太子港机场。次日,海地军政当局被迫同美国代表团达成“和平协议”,同意美军“和平进驻”海地。
太子港
1994年9月19日,一架载有美军士兵的美国军用直升飞机进入太子港上空,一些海地居民登上市区一堵高墙观看。从当天开始,1.5万多名美军及多国部队先后进驻海地,“以维护这个岛国的社会秩序”。
1994年9月29日,一名美国士兵在太子港处理一次突发事件时强行按倒一名海地人。
1994年10月15日,回国复职的阿里斯蒂德返抵太子港后向支持者挥手致意,从而结束了他在美国的3年流亡生活。
1996年2月7日,刚刚卸任的海地总统阿里斯蒂德携夫人在太子港出席新任总统普雷瓦尔的就职宣誓仪式2000年11月25日,一名海地女孩从太子港街头印有总统候选人阿里斯蒂德的竞选宣传画前走过。海地临时选举委员会于11月28日宣布,执政党候选人阿里斯蒂德在26日的总统选举中获得胜利,当选海地下届总统。这是他第二次担任海地总统职务。
2001年7月19日,在太子港街头,一位贩卖蔬菜的海地妇女在等待顾客的光临。人口约830万的海地共和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80%的人是文盲。
2003年12月10日,一些海地人在首都太子港的总统府前举行示威,要求总统阿里斯蒂德辞职。
2004年3月1日上午,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解放海地全国抵抗阵线”领导人菲利普率领着70多名反政府武装士兵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市中心。而早其一天到达此地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和法国士兵均已部署在太子港各战略要地,海地前总统阿里斯蒂德亦于2月29日宣布辞职并离开海地流亡国外。
2004年3月1日晚上联合国一致通过第1529号决议,授权向海地派遣多国维和部队,帮助海地维持社会安全与稳定。现有多个国家派遣的维和部队部署在太子港。在2010年1月12日的地震中,联合国维和部队总部大楼严重损毁。
海地,这个面积不足3万平方公里加勒比海岛国,又开始在政坛反常的更迭之中动荡起来。在印第安语中,“海地”意为“多山之国”,在近现代世界舞台上,海地又成为动荡与战争的代名词。作为首都的太子港更是目睹了近十年来发生在这个国家的风云变幻,它的百姓不得不在贫困、战乱和屈辱中艰难地寻找和平与发展的希望。
2024年3月3日,海地政府发布公报称,位于首都太子港的国家监狱和位于太子港市郊的克鲁瓦-德布凯监狱从2日晚开始遭武装团伙袭击,造成警察和监狱工作人员伤亡,大量囚犯脱逃。公报宣布首都太子港所在的西部省进入为期72小时的紧急状态,同时执法机关将采取宵禁措施,以恢复当地安全秩序。 [3]3月7日,太子港被迫关闭。 [4]3月12日,海地安全部队夺回了首都太子港最重要的港口码头加勒比港口服务码头的控制权。该码头重新开放,恢复运营。 [5]
当地时间2024年4月10日晚,海地政府发布延长紧急状态期间宵禁令和禁止在公路示威第12号令,宣布即日起延长太子港所在西部省的宵禁时间至4月17日,紧急状态仍将根据4月3日颁布的法令持续至5月3日。 [7]

地震灾害

播报
编辑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左右,海地发生强烈地震,造成多座建筑损毁和巨大人员伤亡。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初步测得地震震级为7.3级,震中距离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6公里。北京时间2010年1月21日,海地再次发生里氏6.1级余震,震中距离太子港约60公里,震源深度约10公里。此次海地地震造成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
太子港所在地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而地震频发,曾于1794年、1820年、1888年和2010年四次遭受地震、飓风和战火破坏,城市发展缓慢。

姐妹城市

播报
编辑
迈阿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