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案|施德來自辯談地區工作稱重視民生 指民協支持落實一國兩制 (13:47) - 20230710 - 港聞 - 即時新聞 - 明報新聞網

即時港聞

初選案|施德來自辯談地區工作稱重視民生 指民協支持落實一國兩制 (13:47)

民主派「35+」初選案今(10日)進入第82天審訊。民協前主席、黃大仙前區議員施德來出庭自辯稱,民協的宗旨為擁護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從民協創黨至2020年都沒有改變。辯方展示施德來向前特首林鄭月娥致函的信件,施德來稱就林太處理2019年社運的手法不滿,「雖然政治會有爭拗,民生都好重要」,他仍向政府反映屋邨重建的意見。

施德來於2005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民協,因本案於2021年被捕後,他接連辭去民協主席和區議員職務,現為九龍城劏房家庭社工。施表示民協有三點宗旨和信念,包括擁護中國主權和落實「一國兩制」、促進民主和改善民生,以及透過社會資源再分配,改善基層生活。

施德來分別於2015年及2019年當選黃大仙區議員,他稱視區議員為市民和政府之間的橋樑,如果政府做得好,他會寫信嘉許部門。辯方此時呈上施於2018年向警方撰寫的嘉許信,他稱區內居民曾反映毒品問題,他向警民關係科報告後,警方就採取行動,所以要感謝警方。

根據辯方文件,施德來曾於2017年向前特首林鄭月娥遞信,另於2020年就黃大仙美東邨重建戶的經濟補貼致函特首辦。施表示,一直與林太就美東邨重建計劃保持溝通,冀改善居民生活。法官李運騰聽畢質疑,法庭知悉施是盡責的區議員,「但並非你做過的所有事情,都在審訊中幫到你」。

談及反修例運動,施德來指民協在社運衝突尚未劇烈之前,曾參與聯署冀雙方冷靜;他不知道於2020年和政府理性討論是否可行,「但我盡力去做」。根據2020年3月的會議記錄,民協內部談及民生優先政策和重啟初選討論。施在庭上強調,是指將民生議題放入九龍東初選討論之中,當時九東協調會議出席者尚未就初選機制達成共識。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法庭 初選 港區國安法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