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Jan. 熊野古道中邊路-阿母背包客初體驗(中)
遊記

2019 Jan. 熊野古道中邊路-阿母背包客初體驗(中)

26 6 10615
iscdragon 的頭像
iscdragon iscdragon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19-02-26, 01:27
熊野參詣道中邊路-DAY 3
今天的行程是從繼櫻王子走到熊野本宮大社,預計21公里,行走含休息時間9小時。聽起來也是長路漫漫,但其實從地圖可以知道整體是緩下坡,所以比起前一天相對愜意許多。


不準確GPS紀錄:第二天約走19+4公里(4公里為偷搭車節省距離),累計爬升700公尺,下降1100公尺,行走含休息時間7小時。

食物:第二天的補給點比較少,除了民宿準備的登山便當,其它要過了發心門王子才會遇到飲料販賣機。
飲水:途中休憩站的補水點比較少,但中間會經過幾次小溪可以補充,冬季行動水一人抓800-1000ml。
休息:蛇形地藏、三越峠、發心門王子、伏拜王子。
撤退:後面的路線距離311國道較遠,前4公里如果要搭巴士需要先回311國道,中間的10公里沒有撤退點,走到發心門王子後也有巴士可搭。

豐盛的早餐是一天的活力來源!民宿闆娘的愛心都在裡面了!


Mui Guesthouse招牌,可愛<3。


今天從民宿老闆獲得加速器一枚!昨天晚餐時老闆表示可以開車載我們到第一個迂迴路口,在一陣猶豫(大概0.3秒)之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少走了四公里,精神百倍的再次出發!!

經過昨天的美食、拉筋、按摩和休息,阿母看起來十分有朝氣呢!

今天的行程大多也是漫步在柳杉林之中,熊野古道目前有兩段是坍塌封閉的。
第一段是岩神王子前到蛇形地藏前,2011年因為颱風而坍塌。
第二段則是赤木越(Akagi-goe)段,可以從豬鼻王子下到湯之峰溫泉(Yunomine Onsen),2018年因為燕子颱風造成坍塌而封閉。

兩段路都有迂迴路可以改道,路線好走,但景色林相相對單調。

第二天距離雖然較第一天遠,但下坡較多,感覺也輕鬆許多。

迂迴路的後段是林道,接回主路線後來到了蛇形地藏。

蛇形地藏是用附近出土的海藻化石(紋路看起來像蛇麟)雕成,保護來往的旅人不受妖怪「ダル」所襲擊。

經過湯川時,陽光灑落,橋上三人影子。

湯川王子,首次被紀錄是在11世紀,皇家貴族在湯川沐浴休息後再繼續前行至三越,也是此行最後一段較為長的爬升。目前的神社是1983年重建。

昨天在民宿主人講解下我們才恍然大悟,因為熊野三山被看成是國王,所以將沿途因參拜而設立的小神社稱為王子。

三越前的柳杉林。娘親精神很好喔!

三越休憩所。古道沿路上休憩所的洗手間幾乎都很乾淨舒適,這點真的很令人讚賞。

過了三越一路下行,這一段路兩側有著駁坎和聚落的痕跡,在明治年間曾經有著繁榮的林業,昭和30年後半林業沒落,居住於此的人們才移居到熊野本宮大社周邊。

崩塌後的邊坡重整作業。山林中間少掉一大塊,阿康還以為隕石掉到這裡來了...。

林道和古道的岔路口這裡是第二段迂迴路,赤木越(Akagi-goe)因為2018年燕子颱風而坍塌。

迂迴路是走在以往開採林木的林道上,繞過了船玉神社和豬鼻王子。陽光在樹林間灑落真的很美!

發心門王子,是沿路上重要的王子社之一,從發心門王子到熊野本宮大社只剩下最後七公里。

「發心」意指為靈魂的覺醒與悟道的開始,通過了這個「門」也象徵著肉體的死亡和靈魂的重生,從這裡開始就進入熊野本宮大社的神域了。

在這裡吃了Mui Guesthouse闆娘準備的飯糰便當。因為老闆跟闆娘也都是朝聖旅人,知道長途旅程需要滿滿的碳水化合物!吃完繼續上路!!

中邊路沿途上有幾個弘法大師相關傳說,一個是水吞王子,大師將手杖插入地面,而後泉水滾滾湧出。另一個是音無川(船玉神社旁的河流),大師經過潺潺溪水,覺得太吵,所以將石頭丟入溪水使聲音從此消失。聽起來有點像古代的一朗傳說(恩...)

最後這段路線因為較多人走,所以休憩站和路面都整理得非常好。

伏拜王子,有茶屋和廁所。


三軒茶屋跡是中邊路和小邊路的交會點,似乎越走越快了...。

途中的展望點可以直接看到聳立在大齋原的巨大鳥居,從豬鼻王子到湯之峰的赤木越,和發心門王子到大齋原的中邊路,是沿著兩條不同的支稜下行。而連通這兩個地方的就是長約2.2公里的大日越(Dainichi-goe)步道。看得到就走得到!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啦!!

經歷了兩天,長達38.5公里的路程,我們終於到了最後一個王子社,祓殿王子。
祓殿王子被看作是參拜前清潔身心的地方,「祓」是指提供祓料,來解除厄運或是贖罪的一種儀式。

第二天相對第一天輕鬆不少,扣除前面少走的四公里,大概走了17公里,從早上8:20出發到下午15:10抵達,還有充足的時間和體力可以參訪大社。

大社中有個八咫烏郵筒,呃...看照片都是黑色的八咫烏不知道甚麼時候被漆成螢光綠了...。

神武東征時一群人在熊野山中迷路,天照大神派遣八咫烏為其嚮導,參照神武東征路線圖,當時渡海的登陸點之一就在熊野地區。也因此,熊野三山的標誌是姿態不同的八咫烏。

雖然是個厲害的郵筒,但是不會有特別郵戳,寄明信片前,可以先在社務所側邊的打印台蓋章,另外對面棚架攤子內有個特別的八咫烏印章可以蓋。

熊野本宮大社原本是建築在河流的交會處,人們進到社殿前,會先在河水中淨身後再前往參拜,在明治年間因為林業過度開採導致水土流失,1889年神社被洪水沖毀。現在的社殿是將未被沖毀的上四社移至新社地。

熊野三山是日本的山岳信仰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山岳信仰源自於對山與自然的崇拜,熊野信仰中認為人死後靈魂會歸於熊野山中,自古以來人們經過漫長的參詣道,最後來到熊野三山,希望藉由這靈魂所歸之地來滌盡身心與靈魂,也意味著轉生後重新再開始。

前往世界遺產熊野本宮館(遊客中心)完成這次熊野參詣道中邊路的蓋章認證,要得到雙朝聖者認證就等之後前往西班牙囉!

熊野參詣道中邊路,到此告一個段落,兩天40公里的路程對於63歲的阿母來說有點吃力,但好在平安順利的結束。

舊社地大齋原的大鳥居,比起春天的櫻花、夏天青翠的田野,冬天看起來蕭瑟許多。

搭乘巴士前往今天的住宿點,在湯之峰的J-Hoppers Guesthouse,便宜又有溫泉!而且晚餐有白飯,早上有熱粥免費供應。

唯一悲劇是搭車到湯之峰後,才發現唯一的餐廳在星期四公休,覓食要搭車返回本宮大社周邊,討論後決定在民宿內購買咖哩和泡麵加蛋,配上民宿裡免錢白飯來解決晚餐。

熊野古道麥酒配明信片們。

以往朝聖的旅人們所追尋的是前世、現世和來世的安寧,但身為旅人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前生來世,而是這個當下,能夠和生命中最重要、最愛的人一起經歷這彷彿靜置的時光,欣賞古老朝聖之路的美,感受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


旅人們在安定中渴望變動,在變動中尋求安定,目的地不是旅行的唯一,那對於未知的探索、那當下的感動,那真實的感受才是。


熊野三山-DAY4
今天的行程是參訪本宮大社、速玉大社、神倉神社、那智瀑布、青渡岸寺和那智大社,晚上再搭乘黑潮號回到和歌山。

交通券則是用沉寂已久的伊勢、熊野、和歌山五日pass,可以搭乘熊野巴士接駁各點,十分不錯!阿母和老婆坐在公車站可愛地等車。

趁著清晨逛一下湯之峰周圍,在本宮附近有三個溫泉區,分別是湯之峰溫泉(Yunomine Onsen)、渡瀨溫泉(Wataze Onsen)和川湯溫泉(Kawayu Onsen),湯之峰溫泉有1800年歷史,據說是日本最古老的溫泉之一,其中的壺湯還有世界遺產認證,而川湯溫泉是日本規模最大的野溪溫泉。

因為巴士班次和行程計畫的關係,在湯之峰溫泉待的時間不多...,沒有吃到晚餐,沒有體驗到壺湯和溫泉蛋,也忘記去看看湯之峰王子...(來這裡到底做了甚麼QQ)。

搭上巴士返回熊野本宮大社,把明信片寄一寄,順便趁著人少時後參拜和拍照。

搭乘巴士前往下一站,JR PASS的缺點是熊野巴士(本宮-新宮)的車班比較少,需要事前確認好時間表。

在権現前站(Gogen-mae)下車,步行5分鐘來到熊野速玉大社,直擊可愛生物。

可愛生物。

朱紅色的熊野速玉大社與熊野本宮大社、熊野那智大社,合稱為熊野三山。

推定樹齡近千年的大梛神木,是日本國家天然紀念物。

速玉大社的蓋章處放在神寶館的入口處,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比起速玉大社,我認為神倉神社更加迷人。

依山而建的神倉神社十分陡峭(阿母:說好沒有上坡?),陽光灑落,我們拾階而上。

神社建在琴引岩的下角,展望極佳。

據說神倉神社的琴引岩是熊野権現(即熊野眾神靈)最初降臨的聖地。也被認為是熊野三山的元宮。

在《日本書紀》和《古事記》中,神武天皇東征時登上了天磐盾,在天磐盾開掛拿神劍,為軍隊破除了毒瘴,而後又在熊野山區中獲得八咫烏開圖,開掛又開圖奠定了後面戰役的勝基。鎌倉時代後,神倉山和天磐盾被連結在一起,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天磐盾的解說碑。

頭戴一期一會斗笠的老伯,在整理周遭環境同時,樂此不疲的幫來往參拜的遊客拍照。


神倉神社起源於巨石崇拜,在巨石後面,還有一個小小空間,看起來是早期祭祀供俸的地方。照阿母的說法,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地方。

每年2月6日的御燈祭是神倉神社重要的傳統祭典,男子身穿白衣手持火炬,攀爬上陡峭的石梯前往神倉山。

參訪完神倉神社,就近找巴士站,搭乘前往那智駅,再轉乘公車前往熊野三山的最後一站,熊野那智大社。

趁著人生短短幾個秋等車短短幾分鐘,印章不蓋不罷休。夫妻倆拔腿狂奔到那智對面的補陀洛山寺尋找打印台。在大馬路旁的補陀洛山寺幽美寧靜,踏入寺廟彷彿踏入另一個靜止獨立於世外時空。

「補陀落」典故源自於《華嚴經》當中的記載,梵文音譯Potalaka,是指觀音菩薩位於印度南部海島的佈道場,與拉薩的布達拉宮名稱典故相同。

「補陀落渡海」,被認為是中世的人們為了宗教而捨身的儀式。人們搭乘渡海船,沒有特定方向,只是順著洋流前往尋找淨土。「即使無法活下去,遺骸也無法回去,仍能到達淨土」這是補陀落渡海的思想根基。

下午的行程安排是從那智瀑布、飛瀧神社開始,逆時針沿著步道上到三重塔,再依序參拜青渡岸寺和那智大社,最後走經典路徑大門坂下到巴士站。

那智大瀑,下午的光影不太好拍...。瀑布底下有著10公尺的深潭!!

飛瀧/熊野那智大社起源於瀑布崇拜,是熊野修驗的重要場地之一。(感覺修行者會坐在瀑布下沖水的那種)

平安時代中後期,修驗道逐漸昌盛,以山岳信仰為基礎,融合了神道、佛教/密教、陰陽道,藉著山岳修行來體驗超自然的經驗。山伏們身穿白衣草鞋,遊走山林之間,以經法為民眾祈禱,或以咒術來消災解厄。明治時代政府以法令禁止修驗道。

三重塔和那智大瀑,經典照片。

青渡岸寺和那智大社比鄰而建,現今所看到的本堂(如意輪堂)是1590年建成,佛教傳入日本後和本土信仰(神道)產生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而出現了神佛習合的現象。

明治維新時為了政教合一的目標,一方面推動了神道國教化,另一方面則是頒布神佛分離政策,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產生了大規模的廢佛毀釋運動,全國多數寺廟、文物遭到破壞,熊野本宮大社和速玉大社旁的佛寺也是在那時遭到破壞。逃過一劫的如意輪堂,之後更名為青渡岸寺。

1918年在那智瀑布附近發現了那智經山塚,大多是平安時期的佛教古文物,出土的文物保存於三重塔旁的瀧宝殿和東京國立博物館。

熊野那智大社目前還在整修中,預計要到2019年4月才完工QQ。

那智的樟在本殿的右手邊,據說是平安末期時平重盛到熊野參拜時所栽種。長得十分茂盛,還有樹洞可以付費進去參觀。(圖文不符)

速速的參拜完那智大社後,我們在社殿前點燃護摩木祈願,為這次熊野三山的巡禮做個結尾,木頭象徵人的煩惱與災厄,火焰則象徵著智慧與真理。有趣的是護摩儀式也是隨著佛教/密教傳入日本,而後融入神道儀式當中。

大門坂是熊野古道的經典路線,石階平而寬廣,兩旁杉木矗立,少許的陽光滲入其間,走在其中有著靜謐而古老的氛圍非常醉人。

從大門坂搭乘巴士回到紀伊勝浦,再轉乘最後一班黑潮號回到和歌山住宿。

整個熊野古道就像是日本信仰文化的時代縮影,從早期的原始神道到神社神道的昌盛,佛教與密教的傳入與神佛習合,神秘的修驗道,平安和幕府時期參拜人們所留下的痕跡,明治維新時神道國教化和宗教政策所帶來的衝擊,戰後至今日本對於歷史文化遺產的保存與規劃,都化為身旁的磚瓦草木,述說這裡曾經的故事。
此篇文章於 2019-02-26 18:01 被 iscdragon 編輯。
感謝 21
10615 次查看
wp640
舊 2019-02-28, 10:46
已讀上中,等下!
再謝!
感謝 1
遊遍天崖海角 的頭像
遊遍天崖海角 遊遍天崖海角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19-02-28, 20:39
謝謝樓主對熊野古道的分享,到了紀伊勝浦沒有去洗溫泉舒解一下這幾天的疲乏有些可惜喔。浦島飯店的忘歸洞是我最愛的
感謝 1
tammy1965 的頭像
tammy1965 tammy1965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19-03-01, 08:20
引用:
作者: 遊遍天崖海角
謝謝樓主對熊野古道的分享,到了紀伊勝浦沒有去洗溫泉舒解一下這幾天的疲乏有些可惜喔。浦島飯店的忘歸洞是我最愛的
感謝樓主分享這麼好的文章及相片,尤其是文中的那一段“以往朝聖的旅人們所追尋的是前世、現世和來世的安寧,但身為旅人我們,所追求的不是前生來世,而是這個當下,能夠和生命中最重要、最愛的人一起經歷這彷彿靜置的時光,欣賞古老朝聖之路的美,感受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是多麼的幸運和幸福”。這麼的温馨孝心,年輕人你非常的讚 !
感謝 1
派翠克蕭
舊 2019-03-01, 12:58
感謝版主如此用心撰寫,突然好想去走走熊野古道阿
感謝 1
q 的頭像
q q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19-03-02, 04:41
中:精氣神來嘍

下:接近神道?

年輕時曾坐火車繞半島一圈不知有神道藏內山
感謝 1
iscdragon 的頭像
iscdragon iscdragon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19-03-02, 23:33
引用:
作者: 遊遍天崖海角
謝謝樓主對熊野古道的分享,到了紀伊勝浦沒有去洗溫泉舒解一下這幾天的疲乏有些可惜喔。浦島飯店的忘歸洞是我最愛的
感謝推薦,看來只能等待之後安排小雲、大雲取越或伊勢路時再安排了!


主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