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紀〉下 1:3b 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神嗎?

閱讀經文:〈列王紀〉下 1:1-17

猶大王:羅波安→亞比央→亞撒→約沙法→約蘭

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一世)→拿答→巴沙→以拉→心利→暗利→亞哈→亞哈謝→約蘭

有姐妹來信指出,在〈歷代志下〉廿一章第2節的最後一句說:“這都是以色列王約沙法的兒子”,她希望有所解釋,使大家明白為何這裡說約沙法是以色列王。〈歷代志〉和〈列王紀〉雖然都是記載猶大和以色列歷代的王,但是〈歷代志〉的作者並不承認以色列北國的王,所以〈歷代志下〉只記錄大衛的後裔。所有大衛的後裔做王的,在〈歷代志〉作者眼中才是正統的,全以色列的王,因而用“以色列王”來稱呼約沙法,而不是猶大王。但是〈列王紀〉記錄了以色列國分裂成猶大南國和以色列北國的實情,因此在〈列王紀〉裡,我們就明白約沙法其實是猶大南國的王。也因此我們需要參考這兩本書一起讀,使讀者對列王的歷史更有系統的理解。大家也可以看到諸王的名字有時都一樣,因此列出來使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

以革倫是非利士人五個主要城巿中最北的一個,他們拜巴力。巴力一向被認為是創造蒼蠅之神訪之主) ,有控制那些為禍中東地區的害蟲之能力。巴力西卜的原文是蒼蠅王,新約譯為魔王或鬼王;也因為巴力西卜以賜人神諭聞名,有人認為神諭就是藉蒼蠅飛來飛去的嗡嗡聲賜下的。

亞哈謝在皇宮住得好好地,不知道為何某日竟會從樓上掉下去。“從樓上的欄杆裡掉下來”也有這兩方面的意思:穿過樓上的窗花或穿越樓上的網狀門掉下去。一個人好好走路的話,怎麼會從樓上的欄杆裡掉下來,可能已經有問題。再這麼一掉,就整個病了。

亞哈謝病了,很擔心自己會不會好起來,他的擔憂和平常人完全一樣。但是當他擔心時,他想求問的不是耶和華神,而是非利士人拜的蒼蠅王。假如你生病了,會不會去找一個賣油條的求醫治呢?假如你朋友當中有人是醫生,他會不會覺得你簡直太瞧不起人了?這就是保羅所說的:“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做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羅1:21-23)”

因此神差遣以利亞先知去宣告亞哈謝的死刑。王的使者在去非利士的途中拞返,讓王非常驚訝。當王知道他們碰到以利亞後,立刻派人去找以利亞,希望能挽回此事。在當時,人若受到咒詛,破解之法就是威逼施咒者解除咒詛,或者直接殺掉施咒者,就可以解除咒詛。亞哈謝沒有仔細思考以利亞的話:“你們去問以革倫神巴力西卜,豈因以色列中沒有神嗎?”這是出於神的責問,以利亞只是代言人。他得罪的是神,不是以利亞。因此他應該向耶和華神悔改,而不是去抓以利亞。可見他心裡真的不明白,是個糊塗人。他想活下去,他想病得醫治,卻不知道他的性命是在耶和華神的手裡,醫治的權柄也在神的手中。他去找巴力西卜,而不找耶和華神,這才是神憤怒的關鍵。因為他渺視神,無視於神,反而去找偶像求救。

王的態度反應在五十夫長身上,假如王尊重神,也會尊重神人;王若不尊重神,也不會尊重神人。那麼,他的屬下豈會尊重神人?五十夫長是一個很小的軍職,只管五十個人,可是因為是接王命的,所以來勢汹汹,對著以利亞大叫:“神人哪,王吩咐你下來!”以利亞的回答值得我們深思,倘若他是神人,神所使用的人,憑他的權勢和來頭豈能任人隨意呼喚來去?王是人間的主,神是天地的主,誰的主人比較大?以利亞說:“我若是神人,願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你和你那五十人!”這就是五十夫長不敬重神所遭來的滅亡。第二個五十夫長也是如此。跟隨他們的人也都因而遭到滅亡。

第三個五十夫長就不敢再如此囂張了,他帶人上到山頂,看到以利亞就雙膝跪下去,哀求以利亞。以利亞就起來,跟他一起去見王。像亞哈做了那麼多惡事的人,被神責備時,也懂得在神面前自卑,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臥也穿著麻布,並且緩緩而行,以致神憐憫而不降禍於他。他的兒子亞哈謝卻不肯在神面前自卑。與神作對,抵擋神,對自己有何益處呢?只有第三個五十夫長為了保命,而學到尊重神人,也就是尊重神的功課。

神對以利亞說:“你同著他下去,不要怕他。”以利亞害怕嗎?不要看他降火燒死兩個五十夫長和他們的從人,就以為以利亞天不怕地不怕。只有神看見以利亞心中的害怕。以利亞怕什麼?怕人間的惡勢力。我們也怕,怕惡人,怕壞人,怕那無所不在的陰間的勢力。但是神說:“不要怕他。”耶穌在新約裡也一再告訴門徒:“不要怕”。神知道我們內裡最深的恐懼,但是祂要我們知道祂與我們同在,祂是以馬內利,永遠與我們同在的神。天上地下的權柄都己經歸耶穌,有祂同行,我們不用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