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民黨主席選舉開跑,朱立倫、江啟臣先拋反美親美議題

朱立倫(左)和江啟臣(右)

圖像來源,Facebook Eric Chu/Johnny Chiang

圖像加註文字,朱立倫(左)和江啟臣(右)將角逐新一屆的國民黨黨主席。

台灣第一大在野黨國民黨開啟黨主席初選,前主席朱立倫與代表國民黨「青壯派」的現任主席江啟臣競逐,預計將在9月25日投票選出下屆黨主席。自今年以來,朱立倫不斷拋出美國議題,表示國民黨需「重修」與美國關係,引發關注。

在8月2日發表的參選聲明中,朱立倫稱台灣需加強與美日兩國友好關係,並批評稱國民黨這幾年來關閉華府辦公室的做法不明智,表示若自己當選會在第一天重啟在美駐點。現任黨主席江啟臣團隊則向台媒說,國民黨一直沒有跟美國疏離,與美國在台協會(AIT)高層聯繫從未中斷,「反美豬不代表反美」。

兩位國民黨黨主席競選人都在競選開始階段率先對台美關係進行表態,這與以往有所不同。前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司徒文(Willam A. Stanton )在接受BBC中文採訪說,國民黨當下處境艱難。若不斷以「九二共識」為核心綱領,很難吸引多數台灣選民。

「北京這幾年間已改變了遊戲規則。在2019年的香港示威中,一國兩制已經被埋葬,從北京布局全球的戰略來看,不可能接受台灣任何執政黨與美國太親近,因此國民黨希望還能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已是水中撈月。」

朱立倫的親美共識論

朱立倫在宣佈參選黨主席之前,便開始針對台美關係,乃至於國民黨與美國往來的情況發表評論。四月初他說,「中華民國一向堅持自由民主,親美或親民主是我們一定要做的,不光是美國、也包括英國和歐盟等民主陣營國家,這不是我在打親美牌,而是全民的共識。」

國民黨立委丟擲豬內臟抗議,民進黨批評浪費糧食(Credit: Reuters)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國民黨立委曾經丟擲豬內臟抗議引進美國豬肉,但兩位黨主席競選人都將台美關係作為了最先拋出的議題。

之後,朱立倫與美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舉辦了台美區域安全視訊會談,會後向台媒說,他在會中已經「向美方表達國民黨堅定的親美立場」。

8月3日,朱立倫的宣言提到,「面對國際情勢與兩岸僵局,我們堅守『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立場,重新加強美國、日本等重要國際友邦的互信溝通,更要恢復兩岸的良性互動與交流平台,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區域安全的穩定。」

隔兩天,朱立倫又在廣播節目裏說自己上次訪美時「好感慨,因為國民黨從在野後這5年半的時間,沒駐美辦事處、代表處,我當黨主席第一天就成立駐美辦事處或代表處」。

現任台灣陽明大學副校長的司徒文說,朱立倫「在紐約求學多年,是洋基棒球隊支持者,應是國民黨內對與美國關係最保持開放態度的一人。」

三名議員訪台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美國政界人物及軍機頻頻訪問台灣。民進黨政府時期的美台關係日趨緊密。

江啟臣於本周二(10日)與前美國在台協會代理理事主席卜道維(David Brown)等美國政策專家視訊座談,又強調國民黨始終支持更緊密雙邊關係,他相信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的深化,「是符合美國自身利益,也有利於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江啟臣會中強調國民黨支持合理的對美軍購,「稱國民黨是反美政黨絶對是惡意污蔑。」

江啟臣同時強調,國民黨採「親美和陸」的立場,亦即只要美中之間非全然敵對,在與美國深化關係同時,也能改善兩岸關係,兩者並不衝突。「這也是拜登政府一直鼓勵兩岸對話的道理所在」。

音頻加註文字,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不急於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國民黨如何重打美國牌?

不過,自朱立倫宣佈參選以來,台灣輿論持續關注的議題是,朱立倫如何一邊反台獨一邊與美國「重修關係」,他的策略能否也讓北京接受。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上次參選總統時,他代表的國民黨被認為過於親近中國和遠離美國,這一形象持續至今。

當年韓國瑜勝選高雄市長不久後,訪問香港,高調拜會中聯辦及受特首林鄭月娥禮遇,引起兩岸三地輿論關注。韓成為國民黨候選人後,不依循台灣歷屆候選人慣例「拜訪華府」亦引發討論。

國民黨中央黨部前「革新團結」一字,如今要如何團結是國民黨的最大課題。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國民黨中央黨部。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上次參選總統時,他代表的國民黨被認為過於親近中國和遠離美國,這一形象持續至今。

2020年韓國瑜總統大選落敗,由與美國關係不錯的「知識藍」、國際關係學者江啟臣擔任國民黨黨主席。近幾年來,國民黨內的對美鷹派及韓國瑜支持者(韓粉)不斷抨擊美國對台政策。譬如,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與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碰面時,突然在媒體面前脫稿發言,公開表達反美豬,引發美國在台協會公開發言抨擊盧秀燕及國民黨政客,讓一些當地輿論認為國民黨似乎已走向疏離美國路線。

不過,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南樂(Lev Nachman )向BBC說,江啟臣最近都有提到國民黨正在籌備重啟華府辦公室,所以他不認為國民黨失去了與美國的關係,而且美國對台灣政黨平等來往的態度應該沒有變化,主要是希望與台灣民主政黨保持合作。

但南樂也同時強調,1949年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與美國的歷史淵源很深,此刻仍需要清晰表達國民黨的兩岸政策立場。「光靠九二共識,確實很難吸引年輕選民支持。」

司徒文告訴BBC,國民黨黨內大佬對於九二共識的執著,很難說服台灣年輕選民並得到支持。就北京來說,九二共識的內涵已經是「一個中國」,中國要拿下台灣,這在台灣幾乎無人能接受。北京幾乎沒有給台灣太多選擇,國民黨還糾結九二共識是作繭自縛。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峻豪分析指出,國民黨這場主席之爭,其實是遠望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哨戰。此刻拋出台美關係來試水溫,「基本上在台灣,台美關係,就是美中台三角關係,國民黨無法讓自己的兩岸政策被台灣人接受,因此不斷著墨於台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