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搜專訪】《富都青年》吳慷仁、陳澤耀——「先讓觀眾相信角色,得獎場才有意義」 – 電影神搜

【神搜專訪】《富都青年》吳慷仁、陳澤耀——「先讓觀眾相信角色,得獎場才有意義」

電影神搜

撰文:迷影寶貝 黃瀚生

富都青年》(Abang Adik) 是馬來西亞製片人王禮霖首部編導的劇情長片,英文片名在馬來文的意思是「哥哥、弟弟」,也是電影中相依為命的無名兄弟檔「阿邦」跟「阿迪」。故事寫實地刻畫沒有身分證的底層勞工,如何弱弱相助、彼此扶持,直到一場意外打亂他們的生命軌跡。影片不僅風光提名七項金馬獎,吳慷仁也不負眾望,憑著精湛動人的演出拿下影帝。

採訪當天,在片商的辦公室,這是陳澤耀與吳慷仁接受的第三個電影專訪,緊接著還有馬來西亞媒體的線上訪問。兩人卻不顯疲態,展現了演員的敬業與專業。過程中,能感受到他們的專注與誠懇,以及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陳澤耀笑容靦腆但講話直率;吳慷仁則氣定神閒、不急不徐地分享。

《富都青年》專訪陳澤耀與吳慷仁

開始前,吳慷仁快速喝下一小杯咖啡提神,短暫休息後,我們聊起準備《富都青年》角色的歷程、拍攝時的壓力、劇組中重要的幕後功臣,以及為何這部戲有被「電影之神眷顧」。

飾演這樣的人,我可以把自己變成什麼

Q: 什麼機緣下參與了這個作品?

陳澤耀(陳):我比較早,因為導演是我老闆,每個項目都希望我參與。2020 年,他創作這個故事時,先給我看了整個大綱,希望我可以演出弟弟的角色。他先開始寫,後來才有了哥哥的想法,再去找哥哥的人選。

 

吳慷仁(吳):當初金馬創投,好像有放我的照片,但從來沒人跟我說過(笑)。後來有人介紹,我跟導演有在咖啡廳單獨聊一下,先給我看過劇本。那時我只說劇本很不錯,但就沒有下文。後來再聯絡時,才主動爭取說,如果在那樣的時間條件下,我可以提早去好好準備這個角色,後來就先去了馬來西亞。

Q: 最初讀劇本時,故事最吸引你們的部分是什麼?

陳:我是馬來西亞人,整個成長的環境,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種族,再加上這些外籍移工,一直都存在這個問題。要說問題也好,或者說生活環境,他們都一直存在。你可以觀察到他們生活上的起起落落 ,一些不公平的對待也有。這個作品有機會讓大家發現,或知道每個角落有他們的存在,他們可能需要被關注,讓我特別想要去演。

 

吳:主要是不同的文化。就我們自己台灣人對於這樣生活的認知,同溫層裡面我是接觸不到。雖然我小時候接觸過勞工階級,也跟他們生活過很長的時間,可是那樣的階級遠不及在劇本裡面,馬來西亞看到的狀況。我對富都 (Pudu) 「巴剎」(馬來語的市場)這個地方,很好奇它長什麼樣子,Google 了一下,會發現是一個顏色很多的地方。在陽光的照耀下,透過那個傘,你會發現五顏六色,它就很像白蟻的蟻窩一樣。

 

那時就很好奇,如果要飾演這樣的人,到那樣的環境,我可以把自己變成什麼?總是覺得演員生涯裡面,在台灣拍戲非常的舒服,我們拍完戲就回家,回家有一個溫暖的床。總會覺得如果把自己丟在一個,不是那麼清楚、自己不是那麼穩定的狀況,會變成什麼樣子?那時候是這樣的契機,劇本看了一次又一次,好像每次都會有新鮮的東西。兄弟情可能是最早 get 到,畢竟它有很多重頭戲是在談生離死別,但兄弟情以外,就變成角色之間的功課。如何變成那樣的人,可以讓大家在那個框框裡面相信。

《富都青年》劇照

對於那樣的世界,我們有太多疑問

Q: 開拍前的籌備期,導演有沒有交代演員的功課?事先做了哪些準備?

吳:功課是心潔姐給的。

 

陳:壓力也是心潔姐給的(笑)。實際的功課就是去到巴剎,我們直接去工作,跟當地的移工聊天,了解他們的背景,他們的生活作息,然後他們的困境,什麼都聊。同時間也掌握殺雞的技術,因為戲裡需要。還有學手語,要怎麼創造出兩兄弟之間懂得的手語。關於表演這一塊,就是心潔姐給的功課,我記得心潔姐給我十幾個 DVD 吧。

 

片中我有一個性愛場面,她希望我可以放開演,就給我看一位日本演員的《娼年》,叫我去看人家怎麼放開身體。他一面演戲一面做,做愛做到哭,你知道多厲害!我看了有十幾部,還有曹承佑的《馬拉松小子》,他演一個去跑馬拉松的身障,有好幾部類似的。

 

吳:導演拍這部片,因為是他第一部長片,要準備的東西非常多。從前置的時候,他的焦頭爛額我們都有看到。他又比較容易焦慮,看他的手一直搓,或他不斷地站姿開始有點不穩,我們大概都知道他在焦慮。心潔姐扮演一個很好的平衡,她不只是監製,也當我們演員的溝通師。以她的角度,非常理解演員需要什麼,我們自己做功課,聽到她一些意見,會消化她的意見後,再跟劇組提出我們的想法。

 

比如要學殺雞,弟弟就陪著我,當我的翻譯。我們去認識當地的人,認識真正的移工,跟著他們一起上班。上班的過程會了解到,我們只看到他們在那做事情,看到一個表面。當我們投入以後,就可以跟他私聊,問他一整天賺多少錢?跟這個老闆多久?一天吃飯到底花多少?吃完便當休息以後,要去哪裡?有些人去打兩份工,有些人做了二十年,離開家裡二十年。你會更了解到,其實我們想像的苦,好像不是那麼的苦,他們也是很甘之如飴。在那樣的生活底層,只要不被抓。

 

我們有專業的手語老師,除了學正統的手語,我們也去認識所謂的聽障人士。聾人也有一個小群體,跟他們吃飯,甚至有一些夫妻檔,去了解他們的生活是如何,有什麼樣的變化。加上我們平常自己的生活,兩個人熟悉彼此,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滿有趣,滿佩服這麼短時間我們做了好多事。

 

開拍前一個月,其實大家都焦慮,每個人都在很緊張的狀態,不曉得我們準備這些功課,對於表演跟整部戲,到底有沒有幫助。因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我不斷向選角指導提出很多問題,因為對於那樣的世界,我們有太多的疑問,那樣的疑問會困擾著我們,如何解讀這個劇本,怎麼去詮釋當地的人。

《富都青年》劇照電影

編導 王禮霖(右)

生活化的手語

Q: 你們提到一起學習手語。如何將手語融入角色的對話跟生活?片中主角跟不同親疏關係的人互動時,肢體動作會有差異。跟親近的人,動作更活潑豐富;跟外面工作的夥伴時,可能就稍微收斂,不會有那麼多動作。

吳:聽人跟聾人在溝通上,本來就會有一個問題。那時候也會很好奇,導演寫這個人,到底能不能夠生存在這樣的世界?能夠塑造角色關係的戲真的太少,因為太多故事要說。開場,阿邦跟老闆要錢,真的需要在聽人面前比劃嗎?就算比對方也不會看得懂,只要講重點,五十還是三十。回到戲劇上,對於角色的狀態就好。

 

跟弟弟之間,我們和手語老師一直在拉扯,如何讓專業的手語,看似有在表達,該對的地方要對,該簡單的地方,我們試圖讓它簡單,讓表情跟動機多一點。不只清楚表達我們手語到底比了什麼,很多時候是流動性的,不一定要這邊比完換你,然後換我。而是不斷讓手語可以生活化一點,走路也可以比,你看得到都很自然地比,不要做過多的停留。

 

陳:劇組特別安排手語老師跟著我們,基本上只要哥哥在,手語老師一定都在。很多時候,沒有特別去背,或想著手語。我們先把基本的 A 到 Z 跟數字都學起來,有些動作很簡單,你慢慢就會有一個概念,去表達自己想要說的。拍攝中,有時靈機一動,就像我現在跟你講話,我手會要比,會要講這句話,我們會問老師,就開始一直創造。 

《富都青年》吳慷仁 金馬影帝

電影資訊

富都青年 Abang Adik

上映日期
2023/12/01
富都青年_Abang Adik_電影海報

導演

王禮霖

劇情

李心潔 首度出任監製之作,由金鐘影帝 吳慷仁 及馬來西亞演員 陳澤耀 主演,2020年獲得金馬創投兩項首獎,並入圍瑞士佛瑞堡影展的劇情片國際競賽單元。 一對沒身分證、無國籍的兄弟,在馬來西亞混雜各國外勞的富都巴剎社會底層中,苟延殘喘的生存長大。吳慷仁飾演的啞巴哥哥,甘於接受命運的安排,陳澤耀 則演出不願向現實低頭的弟弟,卻因為兩人尋找原生父母和出生證明的過程中,捲入了一場命案,而陷入水深火熱的命運捉弄。 導演王禮霖說到創作緣起,故事背景之所以選擇俗稱「富都」的巴剎地區,是經過充分田野調查後的決定,該地點位於吉隆坡市中心,古老的菜市場過去曾經輝煌,現在周邊被高樓大廈包圍,富都卻變得破落不堪,有不同人種交匯,讓王禮霖抓住許多靈感。王禮霖透露片名由來:「富都是一個蠻很諷刺的地名,這班人明明很窮,住的地方卻叫做富都,是一個很大的對比。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愛,內心沒有愛支撐,可能就沒辦法在殘酷不公的社會環境活下去。人的愛往往可以拉著我們,讓我們更堅強去面對,在電影裡面這兩兄弟沒有身份,遇到現實生活壓力,最後凝聚他們在一起的就是愛。未來這也是我創作題材很重要的命題。」希望專注呈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金鐘影帝吳慷仁為了完美詮釋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人,特地提前2個月赴馬來西亞實地考察,了解當地人生活,並與演弟弟的陳澤耀培養感情,為了角色努力瘦身和曬黑,減重超過8公斤以上,還把自己曬黑到還被當地人以為是同鄉,對他講馬來語,成功擺脫「台味」,也再次證明吳慷仁發揮接戲拼命三郎的性格。

IMDB
--
Rotten Tomatoes
--
PTT
好雷
100%
觀看完整介紹
富都青年_Abang Adik_電影海報

延伸閱讀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