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演說難度甚高 極度考驗選手反應力 - 客家電視台

情境式演說難度甚高 極度考驗選手反應力

【 胡吰誌 林柏均 苗栗 】 2022-03-09

「情境式演說」極考驗選手的整體靈活度,從自主思考到語言的溝通表達能力,甚至一舉手一投足、臨場反應、能否順暢、表現得當,都是艱鉅挑戰,學生如何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自然流暢的展現出來,接下來跟著採訪團隊,前往苗栗校園直擊,特優選手們的特訓過程。

「各位評審老師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正月裡來是呀是新年。」

「客家文化真是寶,後生傳承人稱讚。」

記者 胡吰誌:「講四句 唱歌謠,客語情境式演說,和以前(演說)比賽不一樣,(選手)們的眼神接觸與互動,都更加自然。」

「鈴鈴鈴、鈴鈴鈴,電話打過來囉,阿婆聽到電話響了,急急忙忙要去接電話。」

說到要接電話,選手的神情堪比阿婆還緊張,情境式演說考驗的,不只是選手看圖說故事的能力,更要把故事說得活脫脫,就像日常交談一樣,看誰更能生活化。

110年客語情境式演說特優學生 劉奐廷:「做(演講)的句子的時候,開頭你就要答句,答句念起來好聽又有節奏。」

110年客語情境式演說特優學生 蘇意媗:「(對著)鏡子練習,看自己的表情啊、動作啊。」

對選手來說,拿到題目後,第一,要先揮別緊張、控制好情緒,第二,當場得快速組織、擬好講稿,再來,必須做好表情管理、表達肢體語言,分分秒秒都在和時間賽跑,因此是否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充足的聯想力,很重要。

110年客語情境式演說特優學生 謝孟均:「在生活經驗當中,很多東西可以融入這個比賽裡,變成我們的題材,比如說剛剛我有唱歌,是因為阿婆和我從小就去(唱)歌謠。」

「好今天我們在線上 要來練習。」

苗栗縣客語情境式演說代表隊,為了力拚佳績,特別將備賽戰線拉長,從課堂到午休小憩片刻,師生們都抓緊時間面對面訓練,甚至放學後,繼續用視訊猛練語調及咬字。

「綠油油的芥菜,來再來牽一次聲,看得到很多綠油油的芥菜。」

面對本土語言演說,從以往的「背稿」形式,轉變到「即興看圖說故事」,指導多年客語演說,實戰經驗豐富的老師徐煥昇認為,師生都必須擺脫過去那套「演講模式」,一躍轉向「大解放」。

苗栗縣客語情境式演說代表隊講師 徐煥昇:「以前那種"背稿"的演講,每個字、每句話,都很像去雕琢出來的,那連動作也是練出來的,久了以後就沒有那種生命力,就很匠氣這樣子,不過現在情境式的演說,大家可以用自己感情去做處理,動作哪有什麼標準答案。」

極具挑戰的比賽內容,難度激增,但多數指導老師都很支持。

苗栗縣建中國小教師 范美華:「對孩子的抗壓的能力(有幫助),因為他短短的30分鐘,他就得想好等等上台要講什麼。」

苗栗縣大湖農工教師 向元玲:「這套全部訓練完以後,我覺得他講話等等都比較有自信,我想不管是演講,還是之後他去哪裡面試,對他一定都有很大幫助。」

連結演說與生活,最好的練習,就是平日就使用本土語言溝通,讓客家話「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