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一天風光賺五億,超大貨船助攻航海王!謝惠全憂:塞港將成為新常態|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長榮一天風光賺五億,超大貨船助攻航海王!謝惠全憂:塞港將成為新常態
長榮一天風光賺五億,超大貨船助攻航海王!謝惠全憂:塞港將成為新常態

「這是公司最新交的大船。」長榮航運總經理謝惠全,指著投影布幕上的墨綠色大船,興奮的不停比畫著。

長榮最新的「長範輪(Ever Ace)」在父親節周末抵達台北港,這艘船甲板有相當四座足球場大小,可裝載23,992個TEU(20呎標準貨櫃),在現在全球都缺艙、缺船來運貨物的情況下,謝惠全形容「這就像是一場即時雨,如同久逢甘霖。」

長榮
圖/ 長榮

延伸閱讀:甲板有四個足球場大!長榮巨無霸新船「長範」抵台,為了哪些佈局?

長範輪進到台北港時,無論從側面,或是上方的空拍照,都能看到滿滿的綠色貨櫃,一點空隙都沒有,視覺上非常震撼,滿載的貨船,代表著市場需求超級旺盛。

今(20)日登場的法說會上,即便隔著口罩,都能看到謝惠全嘴角止不住的微笑,他特別提醒記者:「要看一家公司經營的好壞,看老闆笑不笑得出來就知道。」

2021年長榮海運的表現不只是好,而是跌破許多人眼鏡,光是第二季的營收就逼近1000億新台幣,換算下來一天營收就有五億,且無論是今年第一季或是第二季的單季獲利,都超過去年全年獲利,謝惠全說,接下來的表現,還會越來越好。

Delta變種病毒肆虐,塞港情況加劇

止不住的好表現,跟最近肆虐全球的Delta變種病毒有關,像是中國寧波舟山港,就因為這隻兇猛的病毒導致部分關閉,也因為港口員工染疫而造成人手不足。謝惠全還提到,許多港口的基礎設施沒有更新,無法有效率的處理大量停靠的船班。

因此,每艘船進入港口後,岸上卸貨等作業速度就會變慢,連到影響後續要停靠的船隻,就會引爆港口大塞車,後續船隻運送的趟數也會減少,供需失衡之下,國際運價自然直線飆升,帶動航商獲利的好表現。

長榮
圖/ 長榮

長榮內部統計,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貨量比2020年同期成長約17.36%,與2019年上半年比較,全球貨量成長6.98%。

國外研究機構報告也顯示,2021及2022年貨櫃航運市場運能增長率,分別為4.5%與3.1%;貨量增長率5.8%與4.0%;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七月,也調升對全球經濟成長率的預測,2021年為6.0%,2022年4.9%,這些報告顯示全球貨櫃航運市場未來展望樂觀。

「世界工廠」模式掰掰,謝惠全:供應鏈恐會短鏈化

「面對這個狀況,我們也很無奈。」謝惠全認為:「塞港恐怕會成為新常態。」港口壅塞、缺艙狀況,很有可能會持續到年底,甚至到明年中。關鍵就看Delta變種病毒是否能被控制,而長榮現在能做的因應措施,就是盡量壓縮航班運作的時間,盡可能提高效率。

貨物無法如期送達目的地,也衝擊民生經濟,舉例來說,車用晶片短缺造成許多汽車工廠被迫停工,車廠被迫減產,出現有錢買不到新車的狀況。在後疫情時代,維持供應鏈穩定、產業安全成為重要課題。

長榮
圖/ 長榮

謝惠全觀察,過去某個國家大量生產製造的「世界工廠」模式或許很快會被打破,「供應鏈恐會短鏈化,就是變成區域製造,降低運輸風險。」未來幾年,運輸業的配置是否會重新洗牌,將會是值得觀察重點。

船只會更大、更新

面對數十年來一遇的航運榮景,謝惠全說,接下來長榮比較大的變化,會是船隊的布局,「小船換大船、新船換舊船。」能載運的貨櫃數量越多,對公司成長就會有幫助。

根據海運諮詢公司Alphaliner統計,長榮目前在全球市佔約5.6%,排名第七,旗下有203艘貨船。

長榮
圖/ 長榮

2025年前,長榮待交付的新船(含租船及自有船)仍有57艘,今年會有33艘新船加入,目前已經交了18艘,都是能載運上萬TEU(20呎標準貨櫃)的大船,預計都將會投入遠歐航線。接下來,無論是自己的船租給別人,或是跟別人租來的船,比較短的合約都會換成長期合約,來強化競爭力。

謝惠全強調:「長榮目前沒有缺櫃問題,配合新船交付,運能增加所需的貨櫃量,也陸續補充到位。」空櫃調度對航線營運相當重要,長榮現在的做法,是落實各航線回程搬櫃需滿載,確保空櫃補充無虞。

目前長榮的運能,約有超過 139萬 TEU(20呎標準貨櫃),若再加上接下來即將加入的新船,預計會再多66.5萬TEU,四年後長榮的總運能就會達到約205.5萬TEU,市占將有機會擠進全球前五。

不過,變種病毒讓全球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航海王歷經上半年風光後,未來還充滿變數,奇幻旅程看來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責任編輯:錢玉紘

最新8月號雜誌《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馬上購:傳送門
「電子雜誌」輕鬆讀:傳送門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開跑! 結合LINE、Google等國際品牌與產業資源,讓世界看見臺灣新創
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開跑! 結合LINE、Google等國際品牌與產業資源,讓世界看見臺灣新創

創新,是國家前進的最大動力。近年來,臺灣新創蓬勃發展,屢屢在國際舞台創造佳績。而於5月20日上任的總統賴清德,亦積極投資下一代創新科技,期望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讓臺灣的新創能量被世界看見。

對此,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持續推動「新興數位內容技術人才培訓與國際合製推動計畫」,並為了呼應國家重點擘劃的大南方政策,今年特別結合產業資源和國際平台品牌,推出為期半年的「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致力透過業師輔導與團隊初選、亞灣新星孵創大會(Pitch Day)、國際競賽、開發者大會、創新創業落地等豐富資源和階段性的輔導,加速新創團隊落地創新數位內容和產品的速度,並接軌國際。

計畫採團隊制,分為「遊戲」和「數位」兩組,只要是成立時間在七年內的新創團隊,亦有成品(發行兩年內)或半成品的數位遊戲、數位內容科技產品或服務概念,都歡迎報名參加。遊戲組主要瞄準開發具有創新、互動和娛樂性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家用遊戲機遊戲開發的團隊;數位組則聚焦數位內容科技相關技術,在所在領域推出的創新應用服務與產品,並不限任何特定的科技類別。

報名資格.jpg
圖/ 台北市電腦公會

產業龍頭、國際平台業師齊聚 分享第一手經驗

團隊報名後,首先會接受強大的業師群輔導,像是來自Google、LINE等國際平台的業師,會針對Google廣告投放、YouTube社群行銷、Google Cloud、AI、LINE 生態系與平台資源等議題,提供新創團隊進入國際平台的輔導;計畫也與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TGDF)合作,透過邀請海內外的開發者,以現場實體、線上演講的方式,向新創團隊分享第一手開發經驗。對於AI 輔助創作和應用、發行商業授權談判等熱門議題,計畫也會安排專家與熱愛遊戲的開發者、產業廠商,進行交流。

投影片2.jpg
圖/ 台北市電腦公會

而經過業師初選、進入亞灣新星孵創大會(Pitch Day)後,則有來自國際平台、產業龍頭的高階經理人評審,針對團隊的創新性、市場潛力、技術實現和商業模式等各個面向,提出寶貴建議。通過提案的團隊,不僅能獲得5萬元的創業提案支持經費,還享有前進Google Hatcher Show孵創計畫和LINE PROTOSTAR 新星計劃的綠色通道。同時,團隊也能參加2024的亞灣開發者大會,尋求創業資金、商業合作的各種可能。

除了Google Hatcher Show、LINE PROTOSTAR、台北遊戲開發者論壇(TGDF)、亞灣開發者大會等資源之外,亞灣國際新星孵創計畫另外會透過方方面面的創新創業資源,例如高雄夢想方舟(CG Ark)、專業設備,以及市場推廣、企業媒合、國際工作坊、技術課程等,輔導新創團隊落地亞灣、接軌國際。

本計畫即日起徵件至113年6月21日止,6月3日將辦理徵件說明會,歡迎有興趣的新創團隊一同參與瞭解!一同壯大創新能量,讓世界看見臺灣的無限可能。

6/3 說明會報名連結:
https://seminars.tca.org.tw/D18n00262.aspx

計畫報名連結:
https://seminars.tca.org.tw/D18n00254.aspx

瞭解更多資訊:https://seminars.tca.org.tw/D18n00254.aspx

【申請須知、提案規劃書範本、懶人包下載】

報名方式.jpg
圖/ 台北市電腦公會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Be Young and Beyond  引領台灣破浪的創業家們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