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團隊逆勢成長的關鍵:做好人才培育

文◎倪偉晟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1219

每一個團隊都一定會有人員流失,最重要的是在於團隊主管培育人才是否紮實到位,將人員流失的比率降至最低。國泰人壽專招長鴻通訊處透過連結目標和榮譽的團隊經營方式,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人才,成為全公司的指標性團隊。

  「我不在乎我超越多少人,我只在乎我影響多少人。」國泰人壽專招長鴻通訊處處經理許月霞,深耕團隊經營已有20年的時間,面對近年來的環境變化,以及市場日益競爭的態勢,她始終做好該做的事情,致力於人才培育、提升每一位夥伴的競爭力。目前,單位不但已是全公司的指標性團隊,年度績效更是連續11年蟬聯公司榜首。

影響團隊定著率的2大層面:增員、教育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金融環境波動,連帶使保險市場需求也跟著轉變,這些變動著實影響到業務員展業,此時對於團隊來說,「增員面」和「教育面」如果把關得不夠嚴謹,就會影響到團隊的定著率。

  公司大力的協助,是單位績效能夠一直保持在高水準的原因,而近2年單位的定著率仍維持75%的水準,令她相當自豪。許月霞提及,業務員正常的汰換,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每一個團隊都一定會有人員流失,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團隊主管培育人才是否紮實到位,才能讓人員流失的比率降至最低。

  招募、增員,一定要想方法找到對的人,許月霞特別重視「家訪」這個環節,因為這有助於更加瞭解準增員對象平常的生活、個性、從業決心。在面談過程中,她會和準增員對象傳達選擇公司、單位對於從業的影響,另外職涯發展規劃也是面談中的重要部分。

  她認為,主管對於新人的培育要以2年的時間作為基準,這2年當中,需要兼顧新人心態面、技巧面、發展面等3大面向的養成,單位會開設專屬新人的培育課程,由各級主管親自帶領,她也會親自參與其中。

  新人一入行需先克服信心度不足的挑戰,團隊會經由2個方向讓新人建立展業自信。第一個是透過完整的商品教育,進而考取不同的專業證照(投資型、產險、外幣等),如此在打底的階段,就能厚實自身的基本功;第二個是協助新人做陪訪,為了讓新人在正式展業前,對市場有一定認知,瞭解業務工作會遇到的人事物有哪些,單位3個月內的新人都會由資深處長陪訪,引導夥伴瞭解行業生態,同時給予指導和建議。

  她進一步提到,在教育訓練當中,單位相當強調銷售要依循「客戶分級」的客戶經營模式。不同類別的客戶由於屬性不同、需求不同,想法有著很大的差異,而彼此間的熟識程度也會影響到銷售策略的擬定。

  目前,單位主管平均年齡約在40歲,與整個單位38歲的平均年齡相差不遠。許月霞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團隊裡面涵蓋老、中、青三代,最年輕的夥伴僅有23歲,最年長的夥伴為64歲,而40歲以下的夥伴占整個單位的60%,如此的結構有助於引進、培育更年輕與優秀的業務同仁和主管。

  要讓新進同仁喜歡上這個團隊,單位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專招長鴻通訊處的團隊宗旨是「健康、和諧、快樂」,每一位夥伴彼此就像家人一樣,面對困難,互相溝通、協助,並樂於傳承、分享經驗,與其他單位之間更多的是交流、相互激勵、合作,而非全然以競爭的心態作為出發點。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