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孫向瑩:有一個家,永遠等著我們|天下雜誌

孫越、孫向瑩:有一個家,永遠等著我們

2018年5月1日,孫越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87歲。他的故事,銘記在許多人心中。以下為三年多前接受親子天下採訪報導。

孫越-孫向瑩-家-親子關係-親子天下 圖片來源:黃建賓
    其他

孫越今年八十四歲了。但不管他幾歲,大家還是習慣喊他「孫叔叔」,不是「孫伯伯」,也不是「孫爺爺」。

他永遠是那個詼諧逗趣的孫叔叔、那個諄諄叮嚀未歸少年「夜深了,趕快早點回家吧!」的慈祥孫叔叔。

這些年,孫越因為年事已高,因為重聽,戴上了助聽器,還「進廠大修」了許多次,切除了右上肺葉、裝了四支心臟支架、換了人工關節,但在心智與性情上,他仍是那個爽朗快活的孫叔叔。

「我爸一直都擁有很旺盛的好奇心,對新事物的接受度超高,比兒孫輩還會用那些新科技,」孫越最鍾愛的女兒孫向瑩笑說,父親十幾年前就申請了電子信箱,臉書問世以後,他不但有個人帳號,還開了粉絲頁,跟年輕人一樣,喜歡用line分享照片,還用平板電腦,一字一字寫了一本書,談他年輕時的故事。

孫越的成長過程極其顛沛。他出生隔年,就發生九一八事變,戰爭爆發,他整個童年,是在烽火中度過的。

而比烽火更無情的是:在他十一歲那年,父親在外頭有了女人,先是不愛回家,最後乾脆不告而別,遺棄了他們母子。

十五歲,才知媽媽不是親媽

而撫養孫越長大的媽媽,跟他並沒有血緣關係。他的生母生下他十天後就過世了,養大他的媽媽,是父親的續絃妻。後媽對他視若己出,即使被丈夫拋棄,她仍願意與這個孩子相依為命,對他的身世隻字未提。一直到孫越十五歲,後媽過世,他才輾轉知道,原來媽媽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

廣告

十五歲,還是一個孩子,就失去雙親、流離失所,孫越跟著部隊四處漂泊,最後到了台灣,在這裡落地生根。

因為成長過程中的缺憾,孫越對家庭溫暖格外憧憬。結婚生子以後,他努力經營婚姻,陪伴兒女成長,小心翼翼守護著這得來不易的幸福。

和一般不善表達愛的老一輩不同,孫越從不吝於對妻兒親暱表達情意。孫越的書中常戲稱孫媽媽為「小護士」(孫越的妻子以前是野戰師的護士),問他是否在家裡就這麼叫孫媽媽,孫越哈哈大笑的說,當然不是,因為他在書裡這麼寫,還害老妻被一堆朋友調侃,「不過,一直到現在,她在我的心目中,的確還是當年那個甜甜的小護士。」

孫越用他滄桑而又溫暖的沙啞煙嗓,緩緩說出這句話,聽起來絲毫沒有肉麻感,只覺得率真動人。

廣告

孫越家裡,兒子像媽媽,是理性派;而女兒則像他,是感性派,這對感情好的父女倆,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旁聽他們講家庭故事,時而好笑,時而甜蜜,偶爾也有一點感傷,這笑淚交織的家庭絮語,或許就是孫越年少時最渴望的,幸福的滋味。

Q 孫叔叔這麼有名,做他的小孩,是覺得很有面子,還是很有壓力?

瑩:小時候,是壓力,知道的人看我,不會單純用「你是孫向瑩」這種角度,而是「你是孫越的女兒」,所以我小時候很低調,儘量不要讓同學知道我爸是孫越。

越:以前當演員的時候,我常演歹徒、漢奸之類的反派,可能是因為這種大壞蛋的形象,讓孩子們小時候覺得尷尬吧。以前開車帶兒子去學校繳註冊費,雖然外頭下雨,但他遠遠就叫我停下來,寧願冒雨跑過去;還有一次,帶他們兄妹去吃早點,有人認出我,過來逗我孩子:「孫越是你爸爸呀?」九歲的向竹不吭聲,悶頭喝豆漿,向瑩則立刻說:「他是我叔叔!」

廣告

瑩:國小時,有同學跟我吵架,指著我罵:「你是壞人的女兒!」當時真的覺得挺受傷的。不過,我心裡真的是沒有怨過爸爸的,我知道演壞人只是他的工作,他又不是真的壞人。只是做小孩子的時候,情感比較脆弱,不希望他的工作影響到我的生活。不過長大以後,我很高興我是孫越的女兒,慶幸自己有這樣一位父親。

Q 孫叔叔在家裡,是一位什麼樣的父親?

越:我是單親家庭長大的,也許是因為自己小時候的遺憾,我對美好的家庭特別憧憬。打從我決定結婚那一天起,我便打定主意,將來絕不離婚!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們,一定要有爸爸媽媽陪伴成長。

家給我很多的安慰,只要知道家裡有人在等你,那種溫暖,就足以抵消所有的工作勞碌。

廣告

以前我們拍武俠片,我雖不是武打演員,可是還是要有動作演出,很辛苦,趕戲的時候,經常是沒日沒夜。記得有一年,除夕當天還在拍戲,晚上回到家,已經十點多,年夜飯早已經涼了,但是一見到妻兒,就覺得高興,就算吃冷飯菜也還是覺得滋味很好。

以前當演員的時候,拍片很忙,但不管怎麼樣,我都會抓出時間跟我的小孩相處,我相信,爸爸對他們的那種「親」,孩子們是感覺得到的。

我童年時,剛好碰到戰爭,說起來並不快樂,但是,有了兒子以後,我跟著兒子享受了一次童年,後來有了女兒,我又再過了一次童年。他們長大後,生了小孩,我從孫兒身上又體會到這些快樂,藉著他們,我得以重新體驗到很多次人生中錯過的重要事物 。

廣告

瑩:記得小時候,爸爸真的是很忙,經常日夜顛倒,可是只要他閒下來,他就會開著他的小車,載著我和哥哥,上山下海去玩,在車上,我們嘰嘰呱呱天南地北的聊,那些回憶,都是我童年時最寶貴的東西。

我們家是「嚴母慈父」型的家庭。媽媽比較理性,她是我們生活起居的照顧者跟規範者,很有威嚴;而爸爸則比較感性,感覺比較像是「朋友」,遇到什麼難以啟齒的困難,我們可能不敢跟媽媽講,只敢找爸爸商量。

我高中時,有一陣子念得很痛苦,挫折得想休學,但是這種想法不能跟媽媽講,她可能一急就跳起來,我就不敢講下去了。要講,只能跟爸爸講,爸爸都會先安靜聽我講我的苦衷,之後再陪我禱告,跟我一起想辦法。

那次想休學,也是爸爸想了個折衷的辦法,找了個學姊來指點我,說如果還是不行,到時候再休學也不遲。最後,我過了這一關,沒有休學、順利完成了學業,成績也還不錯。

我爸有一種能讓人安心吐露心事的特殊魅力。我已經過世的公公,是那種很嚴肅的家長,我先生跟我公公講話,要畢恭畢敬的說:「爸,我有件事要跟你報告一下。」這樣的男性,應該是不擅長表達自己感受的,可是,他跟我爸爸在一起的時候,竟然可以分享一些內心深處的感覺,這真的很奇妙。

Q 你們家好像有一個愛家守則?能談談你當初訂定這個守則的出發點嗎?

越:那個「守則」也不是硬規矩,只是我自己對於家庭的一種期許,這些守則總歸起來就是:你光心裡「覺得」愛家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行動才可以。

行動有很多種方式,尤其現在很方便,人人有手機,隨時都可以用手機表達對家人的關懷。可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人與人之間,一定還是要有面對面的關懷,才能夠感受到那個「親」哪。

就好比一個遊子,偶爾想起來了,給爸媽發個簡訊,固然是好,但明明很多時候有空閒,卻懶得回家看父母,那些簡訊,就只是敷衍了。其實,很多行動也不花太多時間,就算只是吃頓飯,就能營造出那種親密感。

瑩:「愛家守則」裡的第一條:「一週一定要有一次家庭活動」,我們家真的很重視。以前小時候可能是出遊,我們各自成家後,則通常是家族聚餐。我哥結婚後,他們每週三都會回家吃晚餐,我還沒出嫁時,每週都很期待哥哥回家的這一天 。

後來我結婚了,我也比照辦理,選一天回去陪爸媽吃飯。有時候,則跟哥哥家約同一天,來個「大集合」。我不僅對我娘家如此,我覺得我婆家也應該享受到這種天倫美好,每週,我也另撥一天給公婆。

現在我的小孩都二十歲了,他們從小就知道,除非有很重要的約會,才可以「請假」,否則每週都有一餐是要跟爺爺奶奶吃,還有一天則是要跟公公婆婆(外公外婆)吃。如果將來我的孩子成家,倘若他們住得不遠,我也會希望延續這個傳統 。

記得有一次去美容院洗頭,老闆娘隨口跟我聊:「你待會兒要去哪裡?」我說:「等一下要跟我婆婆出去吃飯。」隔壁有個跟我婆婆年紀差不多的阿姨,聽了露出很羨慕的表情:「好好哦,我也好希望我兒子媳婦來找我吃飯⋯⋯」

那個阿姨的眼神,讓我有點心疼,其實很多老人家都很希望兒女回來團聚,只是一方面不好意思提出請求,二方面怕小孩忙,麻煩孩子。但說真的,現在吃飯也不麻煩,全家人偶爾上上小館子也很有情調啊 。

越:我看重吃飯,是因為吃飯是一種聯絡感情的方式。向瑩公公走了以後,每年除夕,我們乾脆把她婆婆也請來家裡,一大家子十幾口人,一桌子圍爐吃年夜飯,熱鬧溫馨,那個「家」的感覺就出來了。

Q 很多老一輩的人不善於表達感情,孫叔叔好像完全沒這困擾?

瑩:我爸爸很細心,他一直都很會表達情感。我家有一個年曆,爸爸會把全家人的生日統統寫在上面,我們結婚以後,他就把我們另一半的生日也寫上去,各自有了孩子以後,又再加添上去,我們生日時,他定會捎上問候。不只生日,我當媽媽以後,母親節時,還收過爸爸送的禮物,祝我母親節快樂。

他也是很會對妻子示愛的男人。如果出國工作,都會幫我媽媽帶小禮物回來,平常在家裡,也常寫小紙條給媽媽,我媽媽有時候也會寫給他,說真的我也很好奇上面寫些什麼,我猜應該是噓寒問暖吧?「天氣冷了,要多穿件衣服啊。」之類的?

越:哼,那多沒意思呀,我們的留言可要俏皮多了......(孫叔叔此時展示了手機上的一張照片,是孫媽媽留給他的小紙條,上頭寫著:「越: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因為你知道我少不了你。」甜蜜得讓在場眾人驚呼)。

瑩:他們現在雖是老夫老妻,還經常兩人一起出去約會,有時我一整天都找不到他們,後來才聽爸爸說:「我們今天有點無聊,兩人一起搭公車去溜達了。」 夫妻倆感情好得很。

Q 這些年來,你們家也經歷過好幾次可能失去彼此的難關(編按:除了孫越動了幾次大手術,孫向瑩生第二胎時,還曾因血崩失血三千西西,險些喪命 ),你們當時是怎麼熬過來的?

越:因為我信耶穌,我這輩子,無論受傷、生病、遭遇困難,我都可以坦然接受那是上帝的旨意,不害怕,也不怨恨。

可是,當自己女兒血崩時,我卻完全恐懼、無助了,我知道生命是在上帝手中的,我不住禱告:「主啊,求祢還我從前的向瑩!」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上帝會不會應允我,雖然我知道,就算向瑩沒熬過來,她的歸處也是確定的,我們有一天會再重逢(指上天堂),但知道是一回事,情緒又是另一回事,那個夜,真的是很漫長。

後來向瑩脫離險境,從開刀房推到加護病房時,我心裡很有感觸,我們真的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我想到一些事情,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一天珍惜當下的關係。若上帝哪天真的帶走誰,我們會難過,但至少不會太遺憾。

瑩:爸爸對於生病,真的很淡定。他每次住院,雖然身體可能很不舒服,但我爸無論何時看起來都是很喜樂的樣子,有人來探訪他,若不是基督徒,他還趁機抓著人家一起禱告。

我記得他告訴我他有肺腺癌的那天,我正要去接小孩,爸爸打電話來,語氣很平靜:「向瑩,我去醫院檢查,疑似我肺部有一點問題,我接下來可能要開刀。我不擔心,我知道上帝掌管我前面的路,我只是要通知你一聲。 」

我聽到爸爸這樣講,眼淚當場就掉下來,我掉淚,主要倒不是擔心我爸爸,而是為擔心我媽媽。爸爸的信仰很堅定,加上長年推動安寧照護,我知道他可以從容應對這一切,可是,我媽媽這一生都這麼倚賴我爸爸,她該怎麼辦?

每一次爸爸進出醫院,媽媽都很憂慮,去年,我爸動了人工關節手術,我媽寸步不離陪病,爸爸看起來還好,但媽媽一下子憔悴了好多,我知道,她真的非常害怕會失去她的老伴。如果生死可以選擇,我真的寧願是我媽媽先走一步,若是我爸先走,我難以想像媽媽會有多傷痛。

Q 孫叔叔平常有試著開導孫媽媽嗎?

越:我有啊,隨時都在開導她,只是,這件事情還是得當事人自己想通呀。

但,我也深信,愛是很奇妙的東西。有時候,有些人會因為太愛對方,自己變得很脆弱;可是,真的遇到大事時,這人可能又是家裡最堅強的。

記得向瑩五歲時,曾出過一次嚴重的車禍,我當時人在香港拍戲,孫媽媽怕干擾我,完全沒告訴我,一個人默默解決了這件事。一個月後我拍完戲下了飛機,他們在機場接我, 我才知道女兒出過事,她(孫媽媽)也有很堅強的一面。

而且,就算我離開,我們的家、兒女都還在。而家的好處就是,在家人有需要或困難時,可以隨時彼此呼應、給予支持與安慰。其餘的,就交給上帝吧。

孫叔叔的愛家守則:

  • 一週要有一次家庭活動。
  • ‧對家人一週要有一次主動關懷。
  • ‧盡可能解決家人的問題。
  • ‧讓家庭充滿樂趣。
  • ‧常與家人分享心情,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
  • ‧告訴家人「你對我的意義有多大」。
  • ‧用正確的言語行為面對家人的批評責難。

《如歌年少.孫越My Stage My Dream》

(本文轉載自「親子天下」,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Ep.2】選對區域沙里掏金,讓投資收益「Jump!」跳起來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