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股息率超5厘 值得買入收息嗎?

太古 (SEHK:19)上周公布2019年全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大幅下跌62%,但集團維持2018年度股息水平,以現價計算收益率已逼近5%,是歷年罕見的高收益。

太古是歷史悠久的藍籌股,長線投資者應否入貨長揸?

太古的綜合企業型態越來越沒有意義

今時今日的「太古股份」是歷史的產品,這種跨行業的管理架構以至控股形式,在英資洋行的全盛時代無可厚非。傳統上,太古集團旗下業務分為航空、航海、地產、貿易、工業各大分部,業務之間不但有一定的協同效應,亦有分散風險之效,各項業務的表現可以拉上補下,這樣才是健康的綜合企業。

但1997年之後,隨着香港經濟轉型,太古地產的收益及增長顯著加速,其他業務卻逐漸凋零甚至式微,太古亦沒有任何培養「明日之星」業務的意圖。於是出現了這現象:買太古股份,不如直接買太古地產 (SEHK:1972);太古在地產以外的業務不但未能分散風險,「累街坊」的機率更越來越高。

以2019年的業績為例,地產業務的溢利達110億港元,卻因為海洋服務、貿易及實業均錄得虧損,集團總溢利到頭來只剩90億港元。萬幸的,是國泰航空(SEHK:293)在2019年並未錄得虧損,還有7.6億港元的溢利進帳,靠的是2019年上半年的好表現。

5厘收益的意義不大

太古2019年全年派息維持在每股3元 ,與2018年相若,但由於股價從2019年年中大跌至3年低位,收益率逼近5%,這程度於太古而言甚為罕見。投資者是否可以買來收息?

太古集團的作風向來十分保守,不會以派高息作為吸引投資者的手段。過去5年,太古的派息率均維持在50%之下,2019年派息雖然與2018年相若,但派息比率低於去年。集團解釋其股息政策是實現股息持續增長,由於新冠病毒影響集團經營前景,增加了挑戰和不確定性,維持合理派息比率,是審慎的做法。

換句話說,未來如果集團的盈利狀況不理想,太古的股息也會隨之下調,投資者不可不知。如果出現股價和股息齊齊下降,現時收益率的參考價值實在有限。

那麼,出現這情況的機會有多大?

2020年太古地產前景不敢看好

太古前景的關鍵因素,仍然是太古地產。雖然太古地產旗下物業組合非常優質,遇上現時新冠病毒重創中港以至全球經濟,零售租務難有反彈,連寫字樓的需求亦勢將下跌,租金有下調壓力。就算以最樂觀的考量, 2020年難有逆勢機會。

另外還有國泰航空,2020年錄得虧損的機會幾乎百分百,太古亦已在較早前發出過警告,這將進一步增加今年太古盈利下跌的風險,連帶股息亦「凍過水」。所以,投資者莫需為這5厘太興奮。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