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前瞻 — 2024年3月 | 安聯投資 

駕馭利率變化

固定收益前瞻 — 2024年3月

由於各國央行等待更多持續通脹放緩的證據,降息被推遲。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看到了機遇,首先是環球投資級別企業。

減息仍未啟動 利差收益矚目

較高收益的息差資產在2月和3月報升後,年初至今持續表現領先,其中亞洲高收益債券成為亮點。亞洲的信貸機會重現,我們認為低評級發行人的歐元估值較美元具吸引力。與此同時,由於息差曲線趨於陡斜,美國高收益債券有更多空間擴大息差存續期風險。基於利差收益,我們仍然偏好環球投資級別企業,但繼續減持週期性行業。

相比之下,由於央行不斷延遲減息,核心政府債券的回報年初至今仍處於負水平。各國央行正在等待更多通脹持續放緩的證據。我們認為,歐洲央行可能在年中減息,因為市場將於年中公佈更多有關工資談判的數據,而且屆時增長與通脹的風險更趨平衡。

歐元區週邊國家表現穩定

雖然整體歐元區經濟(尤其是德國)停滯不前,但多個週邊國家表現優於核心國家。舉例來說,10年期意大利和德國政府債券的息差已收窄至130點(2022年9月為250點)。1 利好的市場環境(反映於風險溢價受壓),應可在短期內為週邊國家的主權債券息差提供支持。

與此同時,英國在2023年陷入經濟衰退2,但尚未達到抵銷政策官員關注通脹的程度。日本第四季經濟增長由下跌修訂至輕微上升,勉強避過國內生產總值收縮。3 我們預期日本央行即將退出負利率,為日圓帶來上行壓力。我們認為,隨著經濟數據和貨幣政策開始分歧,可能加劇匯率波動,或會為投資組合帶來更大的主動交叉貨幣配置空間。

綜觀先進經濟體,美國明顯表現領先。2月份的非農業就業數據及消費物價指數強勁4,使美國聯儲局首次減息的路徑變得複雜。聯儲局的聲明仍然暗示今年稍後時候將會減息,除非通脹數據出現任何重大問題。與名義收益率比較,美國實際收益率目前處於吸引水平,有利於美國國庫抗通脹債券的配置。

一般而言,我們繼續偏好利率存續期投資。但鑑於美國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的時間一直推遲,我們傾向透過收益率曲線和跨國家息差交易上調利率風險。由於財政狀況惡化,使超長期債券的期限溢價不足,我們對全球收益率曲線走斜持高確信度。近年,核心國家的利率走勢同步,但我們認為,隨著增長前景分歧,未來將會出現去相關性的情況,從而創造相對價值機會。

市場聚焦中國利率

中國仍顯著有別於其他國家。受惠於中國政府寬鬆政策以應對經濟活動乏力和通縮,中國政府債券及政策銀行債券5年初至今揚升(以人民幣計升1.42%,以美元對沖計升2.10%)。6 我們認為,由於下調利率顯然是應對結構性增長放緩的方法,因此中國主權債券正處於結構性升市中。我們不太擔心人民幣走弱,因為中國很可能通過向出口價值鏈上移,並使其貿易夥伴多元化,保持強勁的經常帳盈餘。

此外,多個東南亞及拉丁美洲經濟體的物價面臨下行壓力,其中一些經濟體已啟動減息週期,這使新興市場本幣債券的實際收益率可能具吸引力。硬貨幣主權債券方面,估值日益昂貴(尤其是投資級別發行人),但我們認為利差夠高,足以抵銷近期息差擴闊的幅度。

資料來源:彭博社,美國洲際交易所美銀美林(ICE BofA)和摩根大通指數;安聯投資,資料截至2024年3月8日。指數回報以美元對沖,歐元指數除外(以歐元對沖)。亞洲和新興市場指數代表美元計價債券。最低收益率下調了公司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因為公司債券可以「提前贖回」(在到期日之前的預定時間可選擇贖回)。有效存續期也考慮到這些「認購期權」的影響。上述資訊僅供參考,不應被視為買賣特定證券或策略的建議,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過往表現、任何預估、預計或預測並不代表未來的表現。



1. 美國就業市場正常化
在2月份,美國就業增長強勁,新增275,000個職位。7 失業率由3.7%上升至3.9%,這是邁向就業市場正常化的一步。然而,由於1月份有接近900萬個職位空缺,仍然難以作出就業情況急速惡化的基本假設。

2. 歐洲工資及企業利潤
歐洲央行仍然擔心價格壓力居高不下,部份原因是工資增長加快及勞動生產力下降。在尋求談判工資升幅緩和的同時,歐洲央行亦密切關注企業利潤能夠承受勞工成本上升的程度,這應有助緩解工資上升的潛在通脹影響。8

3. 日本利率
自2006年以來,日本央行的政策利率一直處於負水平。市場廣泛預期最早將於3月或4月首次加息至零或略高於正水平。更重要的問題是加息步伐將如何漸進,以及其對貨幣市場利率的影響。投資者亦將密切注視央行最終開始縮減其龐大債券組合的跡象。

 


資料來源:Refinitiv Eikon Datastream、彭博,數據截至2024年2月5日。

雖然歐洲央行過早減息的風險大於過遲減息,但減息壓力可能日增,尤其在德國的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大幅下調(由之前的1.3%下調至0.2%)後。我們專有的「歐洲央行政策指標」顯示,歐洲央行準備首次減息的壓力仍然大於恢復緊縮政策。該指標代表以下三個組成部份的等權平均*:(1) 我們專有的歐元區領先經濟及剩餘產能指標,(2) 以調查結果為基礎的製造流程通脹壓力,以及 (3) 歐元區家庭貸款增長。

* 我們把該等指標值轉換為一個通用尺度(標準化或「z評分歸一化」),用於量度低於或高於平均值的標準差。

1 彭博基準政府債券指數,數據截至2024年3月12日。
2 英國國家統計局,2024年2月15日。
3 日本內閣府,2024年3月11日。
4 美國勞工統計局,2024年3月12日。
5 彭博基準政府債券指數,數據截至2024年3月8日。
6 中國國家統計局,2024年3月11日。
7 美國勞工統計局,2024年3月12日。
8 歐洲央行貨幣政策聲明及新聞發佈會記錄,2024年3月7日。

  • 免責聲明
    本文內所載的資料於刊載時均取材自本公司相信是準確及可靠的來源。本公司保留權利於任何時間更改任何資料,無須另行通知。本文並非就內文提及的任何證券提供建議、邀請或招攬買賣該等證券。閣下不應僅就此文件提供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並請向財務顧問諮詢獨立意見。但閣下若選擇不尋求專業諮詢,即應考慮本產品是否適合您投資。投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本金,以及投資於新興及發展中市場所伴隨之風險。基金經理及基金的過往表現、或任何估計、估算或預測並非未來表現的指引。本文件及網站並未經任何監管當局審閱。

    發行人:
    香港 – 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
    AdMaster:3448343

安聯投資點評

擁抱創新力量

我們見證了中國在過去數十年憑一己實力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瀏覽更多

擁抱創新力量

中國的人工智能重點不在於成為大規模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式的全球領導者,而在於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

瀏覽更多

駕馭利率變化

隨著市場廣泛預期利率將於未來數月開始從高位回落,投資者可把握時機,透過一些能夠提供穩健收益率的優質市場以實現收益目標,例如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券。

瀏覽更多

安聯投資

你正在離開此網站及轉至以下網站。此並不意味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對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所包含的信息給予任何批准或認可,而安聯環球投資亞太有限公司亦不會對有關此連結及其包含的資料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請注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可能包含未經認可向香港公眾人士提供的基金和投資策略。此外,亦請細閱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中的條款及細則、隱私及安全政策、或其他法律條款信息。如你按「繼續」,即表示您確認上述詳細信息並繼續訪問經重新導向後之網站。 如你有任何疑慮,請按「留在此頁」。